以“互联网+”推动金融业稳步创新和转型发展
“互联网+”行动计划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互联网创新能力和“乘法效应”的前瞻性认识,以及对借助互联网推动传统行业改革创新的高度重视。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面对资本监管加强、利率市场化加快、金融市场准入开放、金融脱媒加剧等新的形势,金融业转型发展的要求日益迫切,实施“互联网+”战略是金融业的必然选择,也是金融业实现创新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转型的有力手段。
互联网金融在过去两年里成为炙手可热的概念,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这正是“互联网+”在金融领域的一次实践。互联网金融既不是金融电子化,也不是简单地利用互联网销售金融产品,而是金融服务和互联网服务的深度融合。“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合”则“生”,“和而不同”则“生生不息”,互联网和金融的深度融合已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社会价值。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在利润驱动、同业竞争、需求驱动的作用下,未来的金融行业必然要适应这种跨界趋势,在跨界的环境下不断演进和发展。“互联网+”将不断推动互联网和金融行业的无边界融合,打造互联网时代金融创新的新范式。
2015年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关键一年,“互联网+”战略的逐步落实为传统金融行业全面部署互联网金融注入动力,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体系也逐步建立,相关法规也将逐步明确,互联网金融将迎来自己的转型之年。在全面深化“互联网+”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势必会向规范化、正规化的方向发展。在社会各个行业中,金融业的信息化程度可以和互联网、计算机行业媲美,具有充分的“互联网+”实践条件。金融业的信息化始于电子化交易,网上银行、网上证券交易的出现远远早于互联网金融概念的产生。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大型金融机构大多有专业的信息科技团队、数据中心,具备打造或对接互联网平台的技术能力。在“互联网+”时代,传统金融机构应抓好以下核心优势,牢牢把握“互联网+”的重大发展机遇:
一是传统金融机构在金融业务的专业性上无可替代。金融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有多大利润,就有多大风险。当前,以网络借贷为典型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中持续高企的无风险利率不具有可持续性,其集聚的风险值得警惕。相比而言,有长久经营历史的传统金融机构在专业性上具有绝对优势。二是金融业务范围广阔,而当前的互联网金融主要服务于消费端,仍有很大拓展前景。当前流行的网络理财、P2P网贷等模式在本质上都是聚焦在海量长尾客户身上借助平台效应形成募资来源。在面向高净值客户和机构客户的资产管理、资产交易,以及互联网征信等方面,“互联网+”的价值还并未充分挖掘。三是传统金融机构具有覆盖面广阔的分支机构,是O2O战略的最佳实践者。互联网平台的一个核心价值是以消除信息不对称来促进交易的达成。在非标业务、高净值客户服务等方面,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难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来解决。传统金融机构运营多年、分布广泛的线下经营场所成为互联网本身无法提供的重要资源,可借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O2O战略实现全方位、多元化、一体化的金融服务模式,打造真正的价值闭环。
当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传统金融机构还需要向互联网行业甚至民间创业者学习,互联网有自身的运营机制、运作方法,这些都是传统金融机构并不熟悉的。传统金融机构面临的关键挑战是能否在下一轮金融创新中掌握主导地位。互联网行业有很强的用户黏性,在有刚性需求的网络平台上,用户迁移的意愿不大、迁移成本较高,这都给新平台的起步造成困难。同时,互联网行业有很强的垄断特征,以打造价值生态为目标的平台在发展成熟后往往有很大的议价权,依附于这些平台的金融机构要警惕在互联网金融产业链中沦为下游产业。
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与以往高增长相比出现较明显的下调。中国经济已进入“速度增长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常态,实体经济增长面临很大挑战。“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因此,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战略转型,还是互联网公司在金融业务上的新兴布局,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都首先务必要紧紧抓住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基石,牢固树立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思想,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实现互利共赢。其次,互联网金融的创新要牢牢把握风险底线,坚持合规经营,要以稳步的创新来实现进一步发展。互联网金融若背离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根本宗旨,“为创新而创新”,不但会推高资产泡沫、降低资金效率,还会为整个金融体系埋下风险隐患。中国实体经济当前需要“更切中要害、更周到、更雪中送炭”的综合金融服务和高效的运转机制。以“互联网+”推动金融业转型升级就是要利用好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这些有力工具,不断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发掘消费增长点,服务更加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同时,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灵活、快捷、覆盖面广的特点,更好地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等关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和稳定社会全局的需求。
中国华融从1999年成立之日起便带有服务实体经济改革脱困的先天基因,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的“稳定器”和“安全网”作用,为国有银行、国有企业改革脱困作出了重要贡献。商业化转型以来,中国华融已具有多元化、宽领域、全牌照的金融服务功能,形成了以不良资产管理为核心,融银行、租赁、证券、信托、投资、基金、期货等多元化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可以通过打业务“组合拳”的形式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在新形势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有着作为“救助型金融提供者”“结构调整加速器”“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的使命与责任。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实践充分证明,创新是促进企业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加快行业变革的源泉和灵魂,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华融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的代表,将继续丰富创新发展理念,在信息化、网络化引领产业创新的浪潮中,借力于现代信息科技,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努力推动传统金融业和互联网等现代科技的融合,切实服务中国实体经济,为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为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 人民日报 》( 2015年09月11日 14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热门排行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