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快笔小新”上岗看传统媒体产业升级
[摘要]2015年11月8日新华社机器人记者“快笔小新”上岗,引发业界广泛关注。面对新的媒介环境,传统媒体在加速技术创新的同时,更要不断提高新闻产品质量,促进媒体产业升级。
[关键词]“快笔小新” 产业升级 产品创新
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比我们大多数人想象的更快。机器人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解放人的体力和脑力,新闻写作也不例外。2015年11月8日中国记者节,微信朋友圈里一条《“快笔小新”上岗了!84岁新华社启用“机器人记者”》的消息在媒体人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有惊喜亦有恐慌,有分歧亦最终达成共识——“机器人记者”上岗,虽然只是新闻产业发展中的一小步,但终将推动新闻产业升级迈进一大步。
机器人也能当记者
“嗨!我叫‘快笔小新’,能来传说中的‘国社’当记者,好新鲜啊!同事们看我也很新鲜,不仅因为我是机器人,长相有点怪,还因为我能干很多他们干不了的事。”
1931年11月7日,新华社从江西瑞金发出了中华苏维埃成立的消息,同时宣告它自己的成立。2015年11月7日,新华社迎来了一位新“员工”——“快笔小新”,它以一条“萌萌哒”快讯宣布自己正式入职。
“快笔小新”长啥样?是跟它的名字和文笔一样“萌”吗?其实,“快笔小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器“人”,而是一个计算机程序,不过它应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能生成类似于人类写作的稿件。除了“卖萌”,“快笔小新”有什么真本领呢?新华社的同行是这样评价这位特殊“员工”的——
新华社总编室业务管理中心主任胡金芳介绍,目前“快笔小新”供职于新华社体育部、经济信息部和中国证券报,可以写体育赛事中英文稿件和财经信息稿件。
“前段时间,‘快笔小新’在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报道的写稿测试中表现出色,能够生成中、英文数据消息,包括每轮比赛的成绩公报和积分排名。速度快效果好,得到编辑、发稿人的认可。”新华社体育部发稿中心主任周杰说。
在中证网内容总监李蔚看来,过去几个月的测试中,从一句话的报盘到一段话的公司财报,再到根据“行情触发”写出“站上/跌破某某整数点位”的快讯,“快笔小新”越来越聪明,写市场行情的稿子越来越上手了。
周杰和李蔚都表示,以前需要安排几个记者值班采写晚间中超赛事稿件和公司公告,现在只需“快笔小新”来写,编辑发稿人审发即可。
“记者写一条这样的消息至少10分钟,有些数字没有表格的话还容易看错行。‘快笔小新’分分钟可以生成很多条,还不容易出错。这就把记者从基础、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采写原创、深度的稿件。”周杰说。
新华社经济信息部发稿中心副主任温希强表示,财经信息稿件是机器人写稿的一大用武之地。“机器人在我们部门可以采写多种类型的资讯稿件。比如,播报外汇中间价及涨跌幅度的快讯和简讯,写创业板财报等。”温希强说。
“快笔小新”虽然牛,但它却不是第一位“机器人记者”。2010年,一款名为Narrative Science的智能写作软件在美国推出,同年,同名公司成立。在Narrative Science的官网上,赫然写着公司的宗旨“赋予你的数据生命”,并列出了利用这一软件可以完成的文章类型:体育报道、财经报道、房地产分析报告、地方性社团相关文章、民意调查报告、广告企划案小结报告、销售报告、市场调研报告,其核心是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进行技术融合,生成简短的文字表述或有固定模式的行业性文章。2011年,Narrative Science开始崭露头角,20多家媒体使用这一软件。《纽约时报》的专题文章在赞叹Narrative Science便利好用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像这样的人工智能应用对于人力来说究竟是一种协助,还是将彻底取而代之?“机器人记者”是否将取代编辑部里血肉之躯的记者们?
“机器人记者”上岗提升新闻产品质量
自从“机器人记者”问世,“被抢饭碗”的担忧就从未停止。Narrative Science联合创始人克里斯蒂安?哈蒙德2011年时就曾信心爆棚地表示,他们的“机器人记者”会在5年后拿到普利策奖,并且预言15年内,90%的新闻稿将由“机器人记者”写成。
机器人确实可以通过大数据和算法使写作提速,但能完成的文章类型有限,无法进行深度分析,在创造性、处理复杂信息方面,机器脑与人脑的差距仍然很大。以深度调研报道为例。这是记者特别是传统媒体记者的看家本领。因为只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只有真正做到“身到、眼到、心到”,才能反映社会新现实、新思想、新诉求、新趋势,报道才会有情感温度、有思想深度、有时代高度。终究,用脚步丈量出的深度和炽热的情怀、滚烫的文字是任何冰冷的机器、程序都无法替代的。
2015年,新华社推出“来自一线的调查报告”栏目,播发了一批深入基层调研、把握社会脉搏、反映民众心声、体现时代要求的稿件,不仅获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也带动了新华社新闻产品质量的整体提升。这些稿件要么贴近性较强,关注基层百姓生活,披露的问题带有普遍性;要么以小切口观察社会,并通过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要么深度聚焦社会发展真实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解决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具有启发性。
“机器人记者”上岗推动新闻产品创新
“我们曾傲慢地以为,自己的工作不会受到自动化的威胁,毕竟我们是知识工作者。”美国纽约杂志网站凯文说。现在看来,机器人已经“全面入侵”,拒绝不如拥抱,传统媒体应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加快产品创新,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讲好“数据新闻”故事。“数据新闻”是以数据为驱动的新闻,是基于互联网及其衍生技术平台实现的以大量数据搜集与分析为主要工具而生产出来的新闻。互联网教父、科技商业预言家凯文?凯利日前在斯坦福大学进行了长达3小时的分享,畅谈他对未来20年重大科技商业潮流的见解。凯文?凯利指出,大数据时代没有旁观者。媒体特别是传统媒体更不能成为旁观者,而是要讲好“数据新闻”故事。
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热点技术领域深入融合,将产生越来越多的“数据新闻”。传统新闻主要依靠记者的直觉、经验去发现,依靠文字、图形、视频去讲述。而“数据新闻”则通过挖掘数据,分析数据,从繁杂的数据中发现故事,再用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去展现。与传统的新闻形态相比,数据新闻表达了别样的思维逻辑,拓展了时空范围,深化了事实认知,为读者获取信息扩容了空间,提升了效率,增强了智能化体验。新华社2015年11月25日播发的《(新华视点)让流量跑得快成APP通病,国人为“偷跑”流量一年至少多付近400亿元》就是一个很好的“数据新闻”故事。
稿件从流量“偷跑”背后的APP这个“元凶”入手,选取不同角度,针对公众对手机流量“偷跑”事件中较多的几个问题,通过多地深入调查,采访权威部门、专家、受害人等,对公众最关注的质疑运营商“偷”流量、手机APP乱象成为流量“偷跑”主因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度分析,梳理出一条客观、清晰的流量偷跑“路线图”,为受众答疑解惑,为产业发展指明前路,为网络和APP监管部门敲响警钟。记者在调研采访过程中,通过与业内专家深度交流,拿到大量独家一手信息,根据主流安全软件大数据计算出平均每部智能手机非正常流量消耗预估值,在与专家反复核实后,得出国人每年被偷跑近400亿元流量,在所有媒体中第一家提出此概念。“数据新闻”成为该稿一大亮点。
做好“智库型报道”。“智库型报道”是用智库研究的思维、态度和方法去审视命题,从而形成更科学、更高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模式。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为了增强报道的针对性和影响力,是报道创新的一种尝试。
常听楼梯响,终见人下来——正如外界所预料的那样,《中国制造2025》与公众见面之时,是一场真正的新闻争夺大战。经过充分周密的准备,发挥上下联动、信息通畅、采集全面、调研功底扎实的特有优势,新华社认真策划并组织实施了这次“智库型报道”。不仅采访到部委高层人士,拿到了独家分析内容,还联系基层实际,将市场和社会的反应第一时间加以综合报道,同时还针对文件内容丰富、体量庞大的特征,运用多媒体手段选萃精华,通过灵活的描述展现给普通读者,整组稿件充分显现了国家通讯社“智库型报道”的特殊作用与价值。
从现在的情况看,人被机器取代似乎还是杞人忧天,但“机器人记者”上岗,还是给我们带来了深深的危机感。在“机器人记者”承担起一些简单重复的初级写作时,记者只有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调查研究和深度报道中,才能使新闻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才能促进传统媒体产业升级。
(作者单位:新华社国内部)
【本文系《中国报业》供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