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记者》>>2015·第6期

筛选与呈现:信息疲劳背景下的移动内容传播新趋势

——以雅虎新闻摘要与NYT Now为例的分析

邓建国
2016年01月12日11:14 | 来源:新闻记者
小字号

【本文提要】互联网信息环境的变化(从信息稀缺到信息超载)带来了用户信息疲劳,催生了他们对相对开放、优质和结构化的信息秩序的渴望。这推动了所谓“Curation新闻”(curation journalism,有人翻译为策展新闻)①的出现及它与移动新闻客户端的结合。本文分析了产生以上“新信息秩序”需求的根源、“Curation新闻”的特点,并以雅虎新闻摘要以及《纽约时报》NYT Now为例,说明了“Curation新闻”在移动新闻客户端上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Curation Journalism 移动新闻 新闻客户端 媒介融合

一、信息疲劳改变用户内容消费心理

尽管在上世纪20~30年代,信息爆炸现象就出现了,而且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急剧加速,但直到21世纪初的Web 2.0时代,普通人对信息爆炸带来的“信息超载”(information overload)②才有了亲身感受。

在我国,如果从2002年“博客元年”算起,2015年是我国进入Web2.0时代的第13个年头;发达国家进入Web2.0时代的时间则更长。走出信息贫乏的Web1.0,进入信息丰富的Web2.0,网民曾一度为之欢呼。而在10多年后的今天,每天有2.5亿张照片上传到Facebook864万小时的视频上传到YouTube,2940亿封电子邮件被收发;③中国5亿微博、微信用户,每天信息发布量超过200亿条。信息从丰富到超载,其负面影响也日益让人烦恼和疲惫,频生摆脱之意。如在社会性媒体Twitter上,由于信息庞杂,相关性低,体验差,其用户黏性和新注册用户数量已经出现下降。为了保持增长势头,这些社交媒体的功能和界面变得越来越复杂,让用户不知所措,反过来又加剧了用户的逃离。④

由于信息过载,网民应接不暇,其有效注意力时间(attention span)在进一步缩短。研究发现,2000年时,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12秒;到2012年,已经下降到8秒(作为比较,金鱼为9秒);互联网上有17%的网页,网民在其上的停留时间少于4秒。⑤随着信息给人们带来的边际效应的递减,用户对“信息丰富”的态度也已出现了变化。笔者认为,类似于黑格尔的正、反、合的历史发展规律,网民对信息量的态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Web1.0阶段(1995~2002年):内容稀缺但有序,渴望获得更多的信息;

(2)Web2.0阶段(2002~2013年):内容多样但无序,喜悦于拥有更多的信息;

(3)We1.0+Web2.0阶段(2013年~至今):人们疲劳于过多的信息,希望找到好的应对方法,⑥催生了兼有Web1.0和Web2.0特征的信息新秩序。

以上第三阶段为什么会从2013年开始?这主要是因为Web2.0背景下网络“新闻流”或“信息流”(news/information stream)概念在提出和盛行后,在2013年时出现衰落迹象,正被更有序的信息秩序所替代。

2009年5月,著名科技信息网站TechCrunch的一名高级编辑Alexis Madrigal撰文指出,在各种社会性媒体的推动下,网络新闻信息不再以专门网站或网页,而是以实时“流”(stream)的方式发布和呈现;“流”已经成为互联网信息组织最重要的比喻和最主流的手段。⑦换句话说,以《纽约时报》为例,如果它的新闻出现在Twitter上,就可以称为“流”,如果在纸质版或者其自有网站上就不能称为“流”。

“新闻流”极度崇尚“现在”(nowness),因而信息均以逆时间线呈现——最新发生的新闻被视为最重要,出现在页面最上方,得到最明显的呈现。这样做,有其合理性。如果信息无限丰富、海量而且更新迅速,新闻的“发生时间”应该就是最优先的选择标准。但是这样做也存在弊端。首先是新闻的“质量”退居其后;其次,阅读“新闻流”,让读者产生一种感觉,觉得自己似乎是站在城市过街天桥上看下面川流不息的车辆。对车流中的任一辆车(新闻),你的视线都无法停留太长,你也不会有一种“完成”的感觉。互联网信息洪流生生不息,任何内容都是永远的beta版(即测试版本),网民在消费信息时,再也不会有“今日事今日毕”的成就感。正如Alexis Madrigal所说,现在阅读《尤利西斯》都比阅读互联网要容易。因为至少《尤利西斯》有边际,内容可以读完,而互联网上的内容无穷无尽,无边无际,你永远读不完。很多人面对碎片化的海量信息,常常惊喜、焦虑、害怕(即所谓FOMO,fear of missing out)、矛盾、疲惫、无奈以至最后干脆放弃。网民们热切期待着高信噪比的网络应用,特别是移动网络应用的出现,帮助他们重新做回信息的主人。

二、移动信息新秩序:从聚合到筛选,从信息到知识

对信息的“群体过滤”(collective filtering)的需求和机制在网络空间一直就存在,如“大众点评网”或“豆瓣”等信息互荐网站,但这些网站并不能完全解决信息过载的问题。到2013年前后,有人提出“长新闻”(long-form journalism,通过纸质小册子或Kindle阅读器发布的长篇优质新闻)和“数字斋戒”(digital Sabbath)等概念,并出现了一些帮助网民过滤信息的网站和工具,包括改良的RSS新闻聚合器,它们后台聚合社交媒体内容,前台是以传统纸媒形式呈现的移动平台客户端,如Flipboard、Pulse和Zite;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新闻客户端,如“今日头条”,号称“你感兴趣的才是头条”。各社交媒体也开始提供各种形式的聚合新闻。

但这些机制或工具,其内容或者靠用户自我选择,或者靠算法自动实现,均缺乏专业把关,造成信息庞杂,与用户的相关性低,同质化严重;内容的推送也多为随机,排版混乱,可读性很低。所以网民在对以上工具和服务的新鲜感丧失之后,便很少再打开它们,造成内容到达率极低。

在这种背景下,也就是在2013年左右,由专业新闻生产机构支持的强调信息过滤、分析、整合和结构化呈现的数字“Curation新闻”应运而生。⑧同时也出现了一批便利网民和新闻记者对网络信息进行“curation”的网站,如storify.com和scoopit.com等等。

“Curation新闻”,有人翻译为“策展新闻”,强调对新闻的专业筛选和视觉化呈现。作为新闻实践,其历史与新闻业一样悠久。它类似于我国门户网站上的“新闻策划”,指记者和编辑对不同来源信息进行的阅读、选择、排除、组织和集中呈现的过程。不过,过去的“Curation新闻”主要发生在专业新闻机构内部——记者和编辑阅读和挑选大量媒体内部生产或者通讯社提供的信息,然后将它们组合成一篇“干净”的新闻报道,最后作为成品展示在纸媒传播给读者;这样的筛选过程是封闭的,不为读者所知晓,更无读者参与。现在,由于有了更多的公开的数字化新闻来源,新闻的筛选与呈现变得前所未有的便利,内容生产者可以检索、挑选、整合、呈现和链接多种内部和外部新闻源,指引读者自己去阅读,新闻生产也因此变得更加透明和更具参与性。

如前所述,“Curation新闻”注重对新闻的“专业筛选”与“视觉化呈现”两个方面。

在“筛选”的方面,要把握好“内容专业性把关(封闭性)”与“内容的多源头选择(开放性)”两个方面。

市场化媒体或新媒体一般会自诩自己能“提供读者想知道的内容”,并贬低非市场化媒体或传统媒体只会“提供它们认为读者应该知道的内容”,但“Curation新闻”则重新强调后者并引以自豪。首先,这是为提高新闻质量所必须做的;第二,正如黑格尔所言,中世纪人们习惯做晨祷,而现代社会人们则习惯读早报。在信息时代,数字读者的信息消费仍然具有规律性,⑨因此强调新闻质量,降低信息数量,使得新闻推送更有规律性,这也是对用户“信息过载”的一种反拨。第三,内容把关的相对封闭性与对其他多种权威新闻源的开放性引用,两者能彼此互补有无。

此前,“Curation新闻”中“筛选”的“封闭性”和“开放性”曾长期被专业新闻媒体视为相互矛盾,不可调和。如《纽约时报》就一度不能接受在自己的内容发布平台上引用和链接其他新闻来源,因为:1.它认为只有自己才是最好的新闻来源,2.这么做会造成读者的流失,为他人做嫁衣。由于有这些顾虑,传统媒体曾一度热衷于在开放的互联网上建立封闭的空间,一直不愿意在自己网站上整合、呈现和链接其他新闻源,期望能借此将读者“锁定”在自己的网站上。然而,多信源意味着新闻的丰富度,网民很难被锁住——他们会径直转到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其他网站上去。

美国“杰出新闻项目”主任Tom Rosenstiel 曾指出,“我之所以上某个网站,是因为其能为我提供‘一站式’(waystation)的服务。如果该网站是一个死胡同,那么他对我的用处就不大。⑩作为网民,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自己喜欢访问的网站要么其本身能提供我们所需的全部信息;要么其能通过超链将我们指向所需要的信息。在信息爆炸而媒体资源有限的时代,专业新闻媒体要完全实现前者几乎不可能,因此只能在保持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强化后者,即所谓“集中力量于自己最拿手的,剩下的则通过超链来实现”(Cover what you do best; link to the rest.)[11]。如今,传统媒体对“Curation新闻”的采纳的深化体现了它已经完成了内容选择上“从封闭到开放”的思想解放,也意味着记者和编辑的角色出现了变化,由从前主要对内容“把关”(gatekeeping),即完全由自己挑选,编辑、审核和发布新闻,转变成“Curation新闻”中的“望关”(gatewatching),即在“把关”的同时,整合其他同行或公民生产的新闻)。[12]换句话说,“Curation新闻”的“视觉化呈现”方面,就是要通过对所选新闻的充分“布展”来提高新闻的传播率、到达率。

在信息爆炸时代,我们有必要区分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讯息(message)和知识(knowledge)。一般而言,数据指未经加工,人无法直接阅读和理解的内容;信息是经过初步整理的内容;讯息是针对特定对象具有特定意义的内容;知识则是经过提炼和系统化的内容。如前所述,在Web2.0时代,数据或信息稀缺问题已经解决,而如何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度加工,使其成为讯息和知识,提高它们的传播效率,则已成为内容生产者的当务之急。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行方式是“提高信息与信息接收者之间的相关性,即在对的时候,对的地方以对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对的信息”。这种方式的实现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在宏观层面,内容提供商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智能手机),基于强大的算法获得和分析用户行为数据,并结合用户地理位置来实现这一目标。目前这一点已基本实现。在微观层面,即用户阅读内容(一篇文章、一个视频等)时,采用一种微观阅读环境中的信息架构设计(information architectural design)展示信息。这时的内容呈现需要满足几个要求:相关(relevant)、易查(accessible)、结构化呈现(structural)、易于理解消化(digestible)。

与基于“用户行为算法”推送的聚合新闻不同,由专业新闻机构生产的“Curation新闻”带着专业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敏感性、解释力和表现力等附加值,是倾向于成为“知识”的信息。

自2012年左右至今,“Curation新闻”已经普遍为发达国家的专业新闻媒体所采纳。《纽约时报》在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中推出的核心客户端就包含了编辑们认为重要的其他来源的新闻内容;[13]纽约时报网站的《科技与比特》栏目也有筛选自其他媒体的内容;2013年,贝佐斯在收购《华盛顿邮报》后对该报员工发表讲话时说:“今后我们的读者从《邮报》购买到的将不再是一篇篇单独的新闻报道(story),而是一个个新闻组合(package)。” [14]他所谓的“新闻组合”实际上就是“Curation新闻”。后来《华盛顿邮报》即开始实施“Curation新闻”报道,如2013年7月其对美国亚特兰大大熊猫产双胞胎的图片报。[15]在英国也有不少这方面的实践,如《卫报》2012年7月对英国街头暴动的报道;[16] BBC在2013年3月对叙利亚暴力冲突的报道[17]等等。

2014年初,“Curation新闻”被进一步推向深化,与智能机移动应用相结合产生了移动“Curation新闻”,其代表为Circa、[18] “雅虎新闻摘要”(Yahoo News Digest)和《纽约时报》的NYT Now。它们一推出便在用户中迅速扩散,在西方新闻业界产生的广泛的影响。这里我们主要介绍“雅虎新闻摘要”和NYT Now。

三、“Curation新闻”案例1:“雅虎新闻摘要”

作为一互联网原生公司,雅虎却一直对新闻业饶有兴趣,虎视眈眈。早在2004年,就有传言说雅虎可能会收购《纽约时报》,引起了《纽约时报》的警觉。然而雅虎却对此毫无顾忌,近两年内已经挖走《纽约时报》的众多业务骨干,并将其中之一任命为雅虎新闻总编,同时也在移动新闻上推出了一个以“Curation新闻”为主要特色的“雅虎新闻摘要”客户端(YND),思路新颖,好评如潮。

YND的原名叫Summly开发者为当时年仅17岁的在校学生尼克·达洛伊西奥(Nick D’Aloisio),当时他的开发初衷是为了解决自己信息过载的问题。Summly使用所谓“遗传算法”,能够自动将长篇新闻内容浓缩成要点呈现。2013年4月,雅虎以3000万美元收购Summly。在2014年“消费电子展”(CES)上,雅虎将其改为现名后隆重推出;同一年,YND即成为App Store的最佳应用。YND具有以下特点:

1.为用户提供他们“应该知道的”内容,信息推送有质量、有规律、有限度

在“Curation新闻”的指导原则下,YND作为新媒体不仅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强调新闻专业人士对内容的把关能力。它珍视并尊重一百多年来人们形成的早晚读报的习惯,每天在算法挑选的基础上,人工挑选和编辑新闻内容,定时向用户分早上和傍晚两次发送新闻摘要,总共16条。YND声明,这些信息是YND的编辑认为当天最重要的,用户“必须知道”的内容。

2. 新闻内容视觉化呈现,有结构、原子化,易读性高,提升了信息传播效率

YND在“Curation新闻”的第二个方面,即视觉化呈现上做得非常突出。每条新闻都是一个浓缩的信息包,每个“包”里都包含“主体信息”和“背景信息”两部分,编排都遵循相对固定的结构化模板——由不同的“原子”即“信息单元”组合构成,包括主打图片、“高亮”引语、新闻标题、全文摘要(200字)、新闻图片、社交媒体权威内容、新闻地图、新闻视频、维基百科条目、其他权威新闻源(10条)等。这些“原子”全都为编辑精心挑选,组合后形成一篇完整报道,每一个原子的内容都可以打开或折叠。用户阅读时可以做到“丰简随君”,各种“原子”之间不是相互竞争,而是共同衬托和补充说明新闻的主体。这让用户投入很少时间便能对当天的重要新闻迅速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成竹在胸。正如一位网友评价指出的:“新闻本就是一种典型的多层次的信息形式;将海量信息进行有效的重新结构化,尽可能优雅地展现给阅读者,不仅降低了读者的阅读难度,也更加能够突出新闻主体,同时兼顾信息完整性,达到由浅入深,全面但不失条理的阅读体验。” [19]如此,YND从内容结构上大大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使新闻得到了高效的传播。

另外,YND的界面设计也用心独具,美观大方、色彩鲜明、布局合理、切换流畅;而且整个客户端的风格、色彩、图标、动效设计都与雅虎的其他客户端产品设计保持了一致,很好地传播了Yahoo的品牌,体现了开发者的良苦用心。2014年它因此获得了“苹果设计奖”(Apple Design Award)。

四、“Curation新闻”案例2:NYT Now与NYT新闻客户端

2015年2月,在一次媒介技术会议上,《纽约时报》的首席执行官马克·汤普森(Mark Thompson)指出:“决定新闻业未来的战斗将发生在智能手机上。” [20]这显然是他对《时报》2014年4月以来在智能手机上的“Curation新闻”创新所做的一个注脚。

《纽约时报》目前有两个新闻客户端:《时报》核心客户端和《时报“现在”》(即NYT Now)[21]。这两个客户端最近动作频频,引人关注,均体现了“Curation新闻”对移动客户端的渗透。我们这里主要分析NYT Now的“Curation新闻”特点,以及《时报》核心客户端的“Curation新闻”改版。

1.NYT Now的推出背景

2014年4月2日,经过9个多月的研发,《纽约时报》发布了NYT Now移动新闻客户端,为用户提供他们“每天必须知道的内容”,培养潜在的数字版订户,也成为《时报》最新移动互联网战略的典型象征——“Curation新闻”、移动优先、收费、情境式广告和个性化声音。Now目前每月订阅费8美元/月,2015年4月《时报》宣布它将改为免费。[22] Now在推出一年内吸引了2万名订户。参考《纽约时报》当下90万的数字订户(15美元/月)以及庞大的手机用户群,这个数字还很低,但是用户互动和黏性都很高。

NYT Now的推出有几个背景。第一个背景当然是我们前文提到的用户对信息超载的疲惫感,不再赘述。

第二个背景与《纽约时报》付费墙的成功相关。《纽约时报》的付费墙策略的实施可以分两个阶段:“付费墙1.0”(Paywall 1.0)时期,针对桌面互联网,策略是读者付费即可以阅读《时报》网站的全部内容(all-access),这一做法简单易行,但对用户区分不够;“付费墙2.0”(Paywall 2.0)时期,针对不同数字平台(桌面和笔记本电脑、iPad和智能手机等)进行计量收费,收费方式更加精细复杂。《时报》2011年开始建立付费墙时充满风险,但4年来效果令人满意,数字版用户稳定增加,现在已达90万,各项指标均表明对内容收费是正确的,表明读者对《纽约时报》的认同而且愿意为之买单。《时报》因此信心大涨,试图由防御转为进攻,希望在移动(特别是智能手机)互联网上主动出击,开发收费应用,吸引年轻读者。

第三,数据显示,NYT网站有超过50%的访问量来自移动平台(多为年轻读者),但很多年轻读者并非不喜欢《时报》的内容,而是觉得订阅其完整数字版价格太高,所以敬而远之。因此,《时报》认为有必要开发出一系列付费的轻型移动应用(如新闻、观点和美食等等),吸引那些不愿意为全数字版付费的年轻读者。

第四,在推出NYT Now之前,《纽约时报》曾经在NYTimes.com上推出过一个博客栏目,名为New York Today(今日纽约)。[23]该栏内容主要是对纽约市5个区的报道,报道风格轻松可读。数据显示,该栏目的内容和风格非常受读者欢迎,所以《时报》从New York Today的成功获得了灵感,这也为开发一个风格类似的收费客户端提供了实际操作(内容和风格)层面上的参考实例。

2.NYT Now“Curation新闻”的特点

NYT Now目前只有iPhone版,内容包括三个部分:新闻简报、要闻、时报精选。编辑团队包括15~20名专业编辑,另有10人负责广告经营。内容以自产自销为主,以社交媒体的精选内容为辅,均是《时报》专业编辑认为用户当天“应该知道的内容”。目前,通过NYT Now,付费读者一天可以阅读30~50篇《纽约时报》自产文章,约占《纽约时报》每天生产文章总量的10~15%。

(1)简报(Briefings)。该部分的表达风格与前述New York Today非常相似——主要是软新闻,博客化,风格清新可读,这也是NYT Now的核心风格。“简报”强调信息发布的规律性,每天发布四次(早、中、晚、午夜),氛围如与读者进行的不穿西装、不打领带的轻松聚会。如用户打开应用时,会看到友好的招呼:“早上好!”或“晚上好!”等,然后是2~3段文字,向用户报告“今天我们注意到的一些重要新闻”。

(2)要闻(top news),主要是硬新闻,数量在6篇左右,但在页面下部提供了更多新闻的链接,同时包括重要的评论。

(3)时报精选(our picks),这部分充分体现了《时报》身段的降低和新闻的筛选及呈现特性。《时报》承认在自己之外也有其他值得阅读的新闻源,因此它以专业眼光挑选自认为最好的新闻,将其链接到NYT Now中,提供给读者,来源包括Wired、路透、CNBC、《今日美国》《卫报》《福布斯》等传统主流媒体,有时甚至包括知名专家的最新博客文章。

不过,NYT Now虽然在“内容专业筛选”上发挥了《纽约时报》的传统优势,但在“内容视觉化呈现”上尚用力不足。由于有“雅虎新闻摘要”的视觉新闻传播作为成功先例,《纽约时报》已经宣布将对其核心客户端进行改版,并在“内容视觉化呈现”上下猛药。

3. NYT核心客户端的“Curation新闻”改版

如前所述,在NYT Now发布一年以来,尽管付费用户刚到2万,但用户互动和黏性都非常高,这背后的原因是NYT Now的内容生产和呈现都专门为手机平台设计,采纳了“Curation新闻”模式,积极响应了智能手机用户的信息需求。所以NYT Now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本身吸引了多少用户,更在于它的运行为《纽约时报》的智能手机战略提供的宝贵的经验——“Curation新闻”及其具体实施方案。

2014年底,鉴于NYT Now的相对成功,时报将NYT Now的“简报”功能引入到其核心客户端上,获得了大量好评。2015年2月,《纽约时报》的首席执行官马克·汤普森宣布对《时报》的核心客户端进行改版,将“Curation新闻”全面引入到后者。

我们知道,传统媒体发布数字新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纸质媒体内容原封不动发布到网站,但这种做法早已被证明是错误和失败的;不过,这种错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仍在被某些媒体重复着,这次是从网站复制到智能手机上。《纽约时报》的核心客户端也一直是这样。这样的客户端在内容发布过程中尽量自动化而剔除人的因素,让内容从网站主页这一上游向客户端这一下游自然流动。这样做固然节省成本,但导致的结果就是,报纸网站和客户端的同质化,两者不仅内容相似,而且标题、字体、图片、摘要等都是同一的。这时,编辑对整个新闻发布流程的干预仅仅是挑选哪些稿子发布在网站上,哪些稿子发布到客户端上。“在手机成为我们最重要的发布平台时,我们在内容发布上并没有更加重视和定制,而是背着双手在看。”《纽约时报》的移动平台高级编辑山姆·多尔尼克(Sam Dolnick)说。[24]可见,以往的新闻客户端的设计指导思想是:网站为主,客户端为辅,后者为前者服务。但是“媒介即讯息”,不同的媒介对相同的内容均会有不同的塑造。既然智能手机已经主流化,人们的智能手机使用时间超过了桌面电脑,这时候自然需要一个以智能手机为核心考量的内容发布战略。

新的主流平台需要新的战略——手机新闻已经不能再仅仅充当媒体拿来吸引读者到其“主站”去的诱饵,手机新闻本身必须成为媒体的“主站”。因此,《纽约时报》决定改造其数字新闻部,专门为移动平台定制新闻内容和呈现方式。一是强调“筛选”,让“人的因素”重新回到新闻的把关和呈现中,同时链接更多非《时报》生产的优质内容,提升用户阅读体验;二是更加重视移动“Curation新闻”中的“视觉化呈现”特征,如编辑会根据新闻的重要性程度决定投入不同的资源来呈现它。对于重要的调查性报道,既然生产它已经投入了大量资源,它的呈现就值得投入更多资源,因此将会使其更加视觉化,如使用更大的图片,更悦目的字体,更多的视频、音频等,帮助优质新闻完成传播的最后一英里,获得更好的效果。在苹果推出智能手表(Apple Watch)之后,《纽约时报》已经开始为这一平台生产“一句话新闻”,[25]这说明,这一深具“内容意识”的百年大报已经开始具有鲜明的“平台意识和用户体验意识”,而且在内容、平台和用户三者的交叉点上(即“Curation新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五、结语:“筛选”与“呈现”将成为移动新闻的主流

考察国内新闻客户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在新闻的“筛选”和“呈现”上各有所失,影响了新闻的到达率。一类如“今日头条”、网易、腾讯和凤凰网客户端等,在内容的“筛选”方面用力不足,将其选择权过度置于读者身上,以读者需求为中心推送内容,最终使得读者陷入量大质差的信息海洋中,导致其阅读兴趣下降,客户端打开率低,信息传播率很低(当然,这些客户端采取网络内容抓取和推送,这也导致其在“呈现”的方面无所作为)。

第二类,主要是传统专业新闻媒体的客户端,在“筛选”上相对好一些,有相对高质量内容推送,但在“呈现”上基本无所作为,内容的“呈现”不够结构化。如“澎湃”新闻客户端,内容呈现与纸媒几无差异,长篇大论,同一媒介、同一字号、同一颜色,一路到底。试想,读者在纸上尚且没有耐心读完的长文,在晃眼的手机屏幕上又如何有耐心读完?所以,这第二类客户端同样造成了信息积压,打开率低,信息传播率也很低。

而“雅虎新闻摘要”、NYT Now以及《纽约时报》即将改版的核心客户端都以移动“Curation新闻”为其新的增长点,因为它们都意识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民已经普遍因信息过载而备感疲惫,因此都在发扬专业内容生产者的优势,结合移动平台的多媒体和小屏特征,通过“筛选”(专业新闻把关能力+内容的相对开放性)和“呈现”(新闻内容的结构化展示),有规律、有限度、有质量和有结构地发布和呈现新闻,让在信息海洋中深具“失控感”和“无力感”的用户重新找回“做回自己的主人”的感觉。它们的创新未必是移动新闻的唯一正确方向(和在桌面互联网时代一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新闻业的未来同样充满不确定性),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无论新旧媒体,存活下去的首要前提是把握用户心理,积极响应和满足用户需求。

(邓建国/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Curation的动词是curate,意为“仔细挑选出各种物品然后精心展示,以获得最佳的效果”。其意思包括两方面含义:专业挑选和精美呈现;常常用在博物馆业中,如博物馆员或馆长为curator。由于很难为Curation Journalism找到精简合适的汉语翻译,本文只得在少数必要处使用“Curation新闻”,在其他多处均使用其意译。

②“信息超载”的概念由埃尔文 ·托夫勒在其上个世纪70年代出版的《未来的冲击》(The Future Shock)一书中首次提出。

③引自:《哥伦比亚新闻评论》:http://www.cjr.org/the_kicker/leave_curation_alone.php

④引自:http://www.nytimes.com/2014/02/06/technology/twitters-share-price-falls-after-it-reports -4th-quarter-loss.html)

⑤引自:http://www.statisticbrain.com/attention-span-statistics

⑥邓建国:《 罅隙微光:〈纽约时报〉引领下的美国报纸网站收费潮》,《新闻记者》2013年第2期

⑦引自:http://techcrunch.com/2009/05/17/jump-into-the-stream/

⑧这里我以发表在2013年1月发表在《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上的一篇相关评论为标志,参见:Steven Rosenbaum,Stop knocking curation http://www.cjr.org/the_kicker/leave_curation_alone.php

⑨如有数据显示,人们一般在早晨和傍晚对新闻信息的需求量最大,而白天多半是使用社交媒体或者游戏。

⑩引自:Extra! Extra! We Still Want News March 282008 http://www.onthemedia.org/ transcripts/2008/ 03/28/05

[11]2015年3月16日,美国南加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数字新闻部主任马克·库珀(Martin Cooper)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师生交流时,我引用了这一观点,得到他的赞同。另可参考:邓建国:《妨碍我国网络新闻发展的几个认知和行为误区》,《新闻记者》2009年第5期.

[12]Bruns, A. (2003). Gatewatching, not gatekeeping: Collaborative online news. Media International Australia Incorporating Culture and Policy: quarterly journal of media research and resources10731-44

[13]参见:http://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12/10/02/us/politics/what-romney-and-obamas- body-language-says-to-voters.html

[14]引自:http://onlinejournalismblog.com/2013/09/30/curation-tools-tips-advice-journalism

[15]如:http://www.washingtonpost.com/national/giant-panda-at-zoo-atlanta-gives-birth-to-twins/ 2013/07/16/aacdd856-ee26-11e2-bed3-b9b6fe264871_gallery.html

[16]参见:http://www.theguardian.com/uk/series/reading-the-riots[17] 如:http://www.bbc.co.uk/news/world-middle-east-18255521

[18]Circa新闻(Circa News)客户端,有专门编辑们从众多的新闻源中精心筛选,并且以卡片的形式呈现给用户。

[19]佚名,如何评价Yahoo News Digest 的设计?引自:http://www.zhihu.com/question/ 22509822

[20]参见:http://recode.net/2015/02/25/new-york-times-ceo-mark-thompson-on-the-papers-digital- future-the-full-codemedia-interview-video

[21]其他的客户端,《时报“观点”》、《时报“美食”》等,均在实验阶段,调整平凡,尚无太多经验沉淀总结),所以本文目前不关注。

[22]参见:http://www.capitalnewyork.com/article/media/2015/04/8565393/emtimesem-plans -make-nyt-now-mobile-app-free

[23]《今日纽约》(New York Today),见:(http://cityroom.blogs.nytimes.com/category/new-york- today)

[24]参见:http://recode.net/2015/02/25/new-york-times-ceo-mark-thompson-on-the-papers- digital-future-the-full-codemedia-interview-video

[25]参见:http://www.nytco.com/the-times-rolls-out-one-sentence-stories-on-apple-watch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