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度新闻最高奖的完善与创新——
专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副书记高善罡
在2015年度的记者节当天,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294件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4件,一等奖47件(含10个新闻名专栏),二等奖91件,三等奖152件。
中国新闻奖经历多年调研及调整,特别是在2014年新修订了《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今年的评选工作更趋于完善,那么,这些获奖作品是如何体现年度中国新闻作品的最高水平呢?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工作进行了哪些改进?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与历届相比有何特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中国记协党组副书记高善罡,与他一同近距离观察中国年度新闻最高奖的完善与创新。
历史沿革与增设奖项
《传媒》:高书记,您好!感谢您接受《传媒》的专访。中国新闻奖的创办始于1989年,当时是开展“现场短新闻”的评选。1990年,中国记协通过广泛征求新闻界各方面意见,确定了中国新闻奖的评选方案,明确了中国新闻奖的定位——全国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的最高奖。请您简要梳理一下中国新闻奖历史演变中的闪光点。
高善罡:1991年6月30日,中国记协发出了《关于开展1990年度“中国新闻奖”评选工作的通知》和《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启动了首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工作。首届设报纸消息等13个评选项目,从各新闻单位推荐的449件参评作品中评选出了153件获奖作品。其中,新华社穆青、冯健、周原采写的长篇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获得了首届中国新闻奖荣誉奖,被认为是“新中国报告文学史上闪闪发光的篇章”。
此后的20多年,新闻界举办了一些全国性的新闻评比活动,如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举办的“全国新闻摄影年赛”、中国记协主办的“中国新闻名专栏奖”等,先后合并、纳入到了中国新闻奖中。2005年,中宣部在对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的批复中明确,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是评选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和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这既是中央和主管部门对“两奖”评选工作的认可,也是在全国新闻界的共同支持和参与下,经历了历史检验和沉淀的结果。
为了维护中国新闻奖评选工作的权威性、公平性和公正性,多年来,中国记协始终坚持开门办奖,每年都在广泛征求新闻界意见的基础上,对《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进行修改和完善,力求使中国新闻奖评选能够充分反映全国新闻宣传工作的新业绩、新成果,引领和激励全国新闻工作者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新闻规律,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促进新闻界多出精品、多出人才,推进新闻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传媒》:历经多年的积淀,中国新闻奖增设了很多奖项,其情况请您介绍一下。
高善罡:中国新闻奖设立20多年来,不断根据新闻事业发展实际和新闻界意见建议,调整、丰富和改进评选项目,以首届设立的3个类别13个评选项目为基础,按照媒体类别和作品形态分4大类29个项目,基本覆盖了主流媒体的主要新闻作品形态。
1991年,中国新闻奖增设新闻漫画类别,这是中国新闻奖增设的第一个评选项目,漫画名家法乃光、缪印堂、叶春旸、罗琪、张耀宁、韦启美等人的5件作品,分获新闻漫画二、三等奖(一等奖空缺)。1997年,为鼓励和推动新闻学术研究,首次将新闻理论研究成果纳入新闻奖评选范围。2005年,中国新闻名专栏奖纳入到了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新华社的《新华视点》、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的《政府在线》等栏目赢得首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的荣誉。
2006年,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提议,在多年跟踪调研的基础上,中国记协把网络新闻作品纳入中国新闻奖评选范围。人民网刊发评论《我们怎样表达爱国热情》、新华网采制专题《网民感动总理 总理感动网民——总理记者招待会网上答问》从82件网络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首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网络新闻作品。
2011年,为鼓励新闻工作者在对外传播中进一步增强中国声音,表达中国立场,有效影响国际舆论,按照中央领导同志要求,正式增设国际传播奖项。评选时,不按媒体类别预设获奖名额,而是侧重从参评作品的国际传播实效来考查作品。新华社《从“芭比”到“苹果”:笼罩在数据迷雾下的“中国制造”》,以芭比娃娃和苹果手机为例,讲故事、算细账,报道中国“微利代工”的现实,解读中国企业为世界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有力回击了西方媒体对中国贸易顺差的歪曲性解读,体现了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实效,被评为一等奖。
近年来,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深刻影响下,各类媒体的采编流程、作品形态和传播方式等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及时跟进新闻工作实际,鼓励创新,中国记协从2014年开始就增设新媒体奖项,并就改进创新中国新闻奖评选工作开展调研,努力使中国新闻奖的评选更科学、更规范。
评选标准与本届特色
《传媒》:20多年的评选实践,中国新闻奖已形成一套与定位相一致、政治导向与业务导向相统一、比较系统完整的评选标准体系。这些标准体现出中国新闻奖的何种精神?
高善罡:这些标准既是新闻界在采编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出的业务规范,也是新闻界选拔优秀新闻作品的评价标准。20多年来,中国新闻奖始终坚持稳定的评价体系,不断与时俱进、补充完善,使新闻评奖工作充分发挥了促进新闻界出精品、出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中,有关“评选标准”内容涉及文字、广电、网络和综合四大类29个评选项目。归纳起来,有四项共性反映出中国新闻奖的精神。
第一,必须坚持新闻作品的正确舆论导向。2012年,参评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的1件广播专栏作品中,特邀评论员在评论卫生部有关政策时,把讲人情、托关系、买号儿等现象概括为“狗仗权势”,并武断提出医院“不可能”迅速辨别危重病人等。节目主持人对这样明显过激的语言没有及时加以引导和评判,造成节目导向明显失当,损害了新闻作品应有的客观公正。经全体评委讨论表决,该作品失去了新闻名专栏的候选资格。
第二,必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中国新闻奖不仅要求新闻作品中所涉及的具体数据、事实表述等要真实准确,对参评作品申报的社会效果等也要经得起反复推敲,不能存在失实、夸大、造假等情况。2007年至今,被撤销获奖资格的14件拟授奖作品和2件已获奖作品中,有的存在事实性错误,有的为参评而重新制作,有的在申报材料中夸大传播效果等,均被取消了拟授奖和获奖资格。
第三,必须坚持新闻采编业务的高标准。25年来,5500多件获奖作品体现了中国新闻奖评判优秀新闻作品的业务标准:一是题材重大,主题鲜明,新闻性、思想性强,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引领社会舆论。如《稳定压倒一切》《选择,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等人民日报社论,思想深刻、导向正确,在关键时刻有力发挥了团结稳定鼓劲的舆论引导作用。二是坚持“短、实、新”的要求。《评选办法》根据不同体裁,对获奖作品字数(时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三是鼓励创新。新华社《“三西”扶贫记》、中央电视台《代表民心的四次掌声》、《河南日报》“龙?舟”特刊版面等很多获奖作品,都是从内容到形式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的精品佳作。
第四,坚持获奖作品必须按照国家标准使用语言文字。近年来,为确保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能够真正经得起社会和时间的检验,经得起“放大镜”审视,中国记协将语言文字差错的情况列为参评作品能否获奖的重要评判依据。
《传媒》:综观本届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作品是2014年度新闻界服务大局、引导舆论成效的充分反映,也是新闻界转变作风、融合发展实践成果的集中体现。请您介绍一下这些获奖作品是如何体现年度中国新闻作品的最高水平的?
高善罡:首先,这些作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时代的主旋律。获奖作品中,不乏主题重大、立意深远的精品力作,这些作品集中书写2014年国内外重大事件,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中心工作。在积极宣传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舆论氛围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获本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解放军报、新华社通讯《生命线在强军兴军伟大征程中闪耀——习近平主席、中央军委领导推进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纪实》主题重大、气势恢宏,深刻阐述了习近平同志建军治军的重要思想。
其次,讲述身边故事,汇聚正能量,弘扬核心价值观。反映民生作品较多,如获得特别奖的作品——中央电视台电视系列《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摄制组采访了全国各地和十多个国家与地区的海内外华人4000多人,原汁原味地呈现了老百姓祖代相传的家训家规,向海内外观众生动展示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发了公众对传统家教和家国情怀的强烈关注与思想共鸣。
再次,采访深入,文风清新,彰显媒体社会责任。深入基层一线,反映普通民众的心愿和呼声。如获得文字系列一等奖的新华社《“呼格案再审”系列报道》采访扎实,细节感人,记者汤计坚持九年追踪,推动了案件重审,记者“铁肩担道义”的为民情怀得到媒体和社会各界高度赞誉。
最后,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增强感染力、吸引力。获一等奖的人民日报《公共辩论 求真比求胜更重要》选材独到、逻辑严密,体现了党报在改进评论方面的创新进步。获得三等奖的央视新闻客户端网络专题“V观”,推出“V观APEC”“V观习主席出访”“V观国家公祭日”等系列微视频,以独家时政画面、重要议程现场、领导人活动全程等短视频报道,使手机上的时政视频新闻更生动好看。
除此,报送的作品中,真正的精品比过去多了。审核委员会拿下的作品明显减少,较去年下降10个百分点。新媒体作品也首获新闻奖项,它们都是互动性强、影响力大的新媒体的好作品。
勇于创新与严苛评选
《传媒》:我们注意到,在获奖目录中有一些奖项的空缺,体现出奖项评选之严谨,但也有媒体曾表示,奖项中出现了一些具有倾斜性的、“被照顾”的作品。请问这二者是否会自相矛盾,有损评选的严肃性?
高善罡:首先,我不否认会有这些现象,但二者终不可同日而语。关于奖项的空缺问题,每届中国新闻奖虽可评选出300件作品,但首要的原则是宁缺毋滥。比如,很多年新闻摄影的一等奖都空缺,说明对作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滥竽充数。中国新闻奖不是为评而评,而要做到名实相符。再比如,依据《评选办法》中的程序性规定,一、二等奖定评后公示,有些作品遭到举报,后经核查确有问题,一等奖被拿下来,原则上二等奖不去递补。另外,定评时会有明确的票数规定,一等奖要求全体评委四分之三通过,二等奖半数以上的评委通过,到不了规定的票数,也没办法获奖。这恰恰说明了中国新闻奖在评选中的严肃、严格,甚至严苛。
当然,你所讲的“人情味儿”也是存在的。从前几年的获奖作品中不难看到,有的省好几篇作品获奖,有的省却“剃光头”,一篇都没有。在此前提之下,新闻奖评选也有适当照顾的情况。但原则上照顾的范围仅限于三等奖的奖项中,一、二等奖不予考虑。所谓的“照顾”,就是要考虑哪个省现在还一篇都没有。例如,关于少数民族的报道不多,一个标准来比,肯定不行。在没有硬伤的原则下,可以照顾老少边穷地区的作品,调动其积极性。让奖项变得更有人情味儿,也要把握原则,作品是评委认可的,没有暗箱操作的情况发生。所以,“照顾”和“作弊”不一样,是同等条件下的统筹兼顾。另外,《评选办法》明确规定,在消息、评论、通讯与深度报道(专题)、系列(连续、组合)报道项目中,每个刊播单位获一等奖不超过1个。考虑到有特殊情况,即各项评选条件都很优秀,只是因字数、时长等硬性规定所限,中国新闻奖允许在300个设奖数额内,可设不超过4个特别奖(与一等奖同样待遇),其中报纸、通讯社、广电、网络类作品各不超过1个。特别奖每一件获奖作品都是在全体评委充分讨论、仔细斟酌基础上评选出来的。
《传媒》:2014年,新修订的《评选办法》中不乏有创新之举,历经一年,落实情况如何,又有何需要完善之处,请您简要介绍一下。
高善罡:首先,是扩大自荐与他荐的范围。自2014年以来,为了拓宽报送渠道,避免好作品错失参评机会,中国记协全面放开自荐参评。就是把原来将自荐参评的作品交由相关报送单位审核后占用名额推荐,改为由评奖办公室直接受理。此外,还新增11家新闻教学研究机构作为参评作品的报送单位,并探索社会单位和个人推荐作品的办法。比如,去年有20件自荐作品同通过组织选拔报送的作品一同进入评委会评选程序,最终有2件作品获得二等奖,3件作品获得三等奖。今年,自荐作品的参评数量、获奖数量和获奖等级均大大超越往年。在自荐参评的201件作品中,有20件作品拟授予奖项,其中特别奖1件,一等奖3件。
但扩大自荐范围随之带来的问题是,随着自荐数量加大,以后谁来负责自荐的初评成为一大亟须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我们设想在2016年的评选工作中加以改进,具体是通过自荐与新闻院校的推荐相结合的办法来实现,推荐即初评。如在工作当中发现哪篇新闻作品比较好,从新闻专业角度推荐,也会遴选出一家或几家新闻院校对自荐的作品进行筛选。
其次,是设立审核委员会。这是中国记协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健全文化产品评价体系,改革评奖制度,推出更多文化精品”的要求,对“两奖”评选制度进行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其目的在于确保“两奖”评选工作的权威性和公平公正性,评选出真正代表全国新闻界最高水平的优秀新闻作品和优秀新闻工作者。
以往各报送单位向中国记协报送的参评材料,经评奖办公室进行资格审核后,就直接进入评委会定评环节,缺少对作品文本的事实审核,致使一部分带有各种硬伤的作品最终进入了获奖名单,给“两奖”的声誉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为解决这个问题,2014年中国记协根据新闻界的意见,对评奖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决定设立“两奖”审核委员会。委员会按照《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办法》中有关“评选标准”的要求,对参评作品、参评人申报的材料进行全面审核,提出审核意见,为评选委员会评定作品和人选提供参考依据。也就是说,审核委员会的工作任务,就是在正式评选前对申报材料做一次筛选,把那些不符合“评选标准”、存在各种各样问题、不宜获奖的参评作品和人选排除在评委会定评之前,为评委会优中选优把好关,做好基础性工作。
这样的创新及完善,不但倒逼新闻单位加强对作品的把关,还通过审核委员会发现了不少问题。这些不仅仅是语法、标点的使用错误,更重要的是导向性、政治性的错误。今年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共收到“两奖”参评材料799件,提交本届审核委员会审核的“两奖”参评作品共计742件。经审核,其中338件作品存在各种明显瑕疵,占审核作品总数的45.6%。对其中存在原则性、事实性差错以及有两处以上文字、标点、语法、逻辑错误的149件作品,审核委员会建议撤销它们的参评资格,占审核作品总数的20%。由此可见,审核工作之严格,申报作品淘汰率之高,在中国新闻奖评选上可谓史无前例。
再次,将媒体融合纳入评选标准。中国新闻奖鼓励多报优秀的新媒体作品。在今年的调研工作中我们发现,哪些作品可以纳入新媒体报道作品,按照什么形态来区分新媒体报道作品是亟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比如我们在浙江调研时发现,某种新媒体产品所呈现的形态是款游戏,通过流量的导入与新闻产生置换,从而发生了新闻新媒体的关系。这样特殊形态的产生如何界定?新媒体从策划、制作到推广,呈现方式很多都是靠技术实现的,这与以往的评奖标准不同。我想,现在新媒体的新闻作品不应当是简单的“照搬主义”,而更多应是独立设计、刊播的作品,适合网民的好作品。调研一路走来,我国东部经济发达,新媒体走在前列,甚至有些省已经有一些标志性产品出现,西部等地区相对来说差距较大,若是一个标准统一来评选,在现行实际来看恐怕不太平衡。这样一来,评奖也失去了广泛性,会成为部分人的游戏。因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三大问题,即评给谁、评奖标准、作品形态如何界定。中国记协正在就媒体融合趋势下中国新闻奖奖项设置进行深入调研,力争提出更好遵循新闻传播规律、适应媒体融合趋势、符合媒体发展和新闻事业发展实际的奖项设置方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