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传媒》>>2015年12月下

接地气 正能量——

第25届中国新闻奖消息、通讯获奖作品点评

刘 伟
2016年01月18日13:28 | 来源:传媒
小字号

“聚焦社会关注点,正确引导舆论,是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一大特点。”笔者很赞同对这届新闻奖的这一评价。什么才是好新闻?笔者以为,既关注了正在发生的事实,还能预见社会的正确走势,这应该就是好新闻。本届获奖新闻基本涵盖了2014年的所有重大事件,这说明:作者在社会责任担当方面没有缺位;作品在正确舆论引导方面没有失声;媒体融合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入选参评第25届中国新闻奖的各类新闻作品共有700多件,最终评出获奖作品294件,其中,特等奖4件,一等奖47件,二等奖91件,三等奖152件。笔者参加的是文字通讯组的评审,文字消息通讯类获奖新闻篇篇都是业内的精品,值得新闻从业人员学习,也值得本人学习。本文仅以其中几篇谈一点浅显的认识。

有关获奖消息

一等奖消息《项目审批“长征”698天泰豪动漫变“动慢”》,这是深化改革元年一篇很好的舆论监督报道。用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的话来说,面对问题是勇气,解决问题是水平。消息用汉语谐音动漫的“漫”批评审批流程的“慢”。慢,有两个细节,一是记者现场看到的审批的流程图,二是举例的698天的天数。从地方看全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这种慢,正是深化改革的障碍,不破除慢,就谈不上深化。舆论监督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消息在《江西日报》发表后,得到江西省省委书记、省长的批示,“以此为例,彻底摸清行政审批事项家底,转变职能要求,把能取消的坚决取消,把能下放的真正下放到位”,能得到省里党政一把手的批示,要求又那么明确,还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应该是地方媒体最高的荣誉,最好的效果。消息的作者认为,“聚焦的事件发生在江西,但实际上在全国都有普遍性。聚焦、剖析这一现象,加速解决导致这一现象的症结,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不足的是,导语过长,如果再精练些,读起来会更加流畅。

二、三等奖消息有18篇,其中,二等奖7篇。这里着重评点一下二等奖。《领导过问案件“打招呼”先登记》这篇消息初评时,小组本想推荐为一等奖。记者只要下基层,就能摘到鲜菜,抓到活鱼。这篇消息写得活,也及时。领导干部干预并插手司法,严重影响了公平正义,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明确提出“要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这是来自一个城市区法院创造性的经验,具有典型意义,他们在中央具体提出建立领导干部干预插手司法制度之前4年就这样做了,说明基层干部在工作实践中,有创造性,有灵活性,敢闯敢试,体现了处理传统人情世故的智慧。把中央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并不难,关键是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司法的公平正义落到实处,结合实际,认真去做。遗憾的是,4年间登记了2338次“打招呼”,消息中却缺少了登记以后的反响,有没有追究?有没有受到处理?哪怕有一个小例子也好。常说新闻要有一种打动读者、打动受众的力量,这个力量往往就在一个小细节,令人震动,令人深思。

《马德里迎来首趟“义新欧”货运班车》是小报写大消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中国发展战略愿景,一年多时间里,专家分析多,论坛讨论多,但鲜有实际的举动和具体的成果。这篇来自地方媒体《金华日报》的消息,弥补了有关“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的缺憾。消息一个“新”,义乌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马德里是欧洲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首列货运班车途经8个欧亚国家,是世界上最长的货运班车,“开辟了中国小商品出口欧洲新丝绸之路”;消息的另一个“新”,开了我国地市媒体在他国首都发当日国际新闻的先河,而且这条新闻还是全球首发。初评之前的审核意见认为“马德里Abori ginal火车站”西班牙文后应有译文,遗憾没能参评一等奖。

《福建日报》的《道德荣誉,贷来“真金白银”》,一篇不到1000字的新闻,充满了正能量。每年我国各地餐饮店开业不计其数,而这篇消息写的是一个餐饮休闲吧开业,由于店主是在洪灾中抢险、救孩子的见义勇为模范,因而获得省里为道德模范提供的第一笔专属贷款。在此前一年,福建省多个部门联合出台政策,为道德模范提供纯信用为主的金融授信产品,无需抵押,最低利率,上门服务。记者的采访手记写道:“贴心的金融政策,让周围的人们切实感受到社会对道德模范的推崇,让人们体会和认识到道德的价值,这对推进全社会道德建设有积极意义。”

新华社的消息《中国首次以国之名公祭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篇幅短、题材重大、内容厚实、笔力老到。描写有点有面,有说有议,有国有共,有内有外。是重大题材消息的杰作。

特别要赞一下《内蒙古日报》一篇获奖蒙古文消息《苏尼特牧民:赶着羊群上天猫》,这是《内蒙古日报》(蒙文版)的两位记者在“走转改”中,深入牧区发现此新闻线索。消息的新闻点抓得好。在互联网上出售肉制品不是新鲜事,但远在草原上的牧民在放牧之余,点着鼠标在“天猫商城”线上购物网站交易,就是新闻。“赶着羊群上天猫”题目也吸引人。这是千百年来逐水草而居的放牧形式与“互联网+”的奇妙结合。这是“互联网+”在中国的具体场景,是传统的中国社会发生现代化巨变的写照,也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这篇消息产生的效应也是媒体融合的典型例子。蒙文消息先是在蒙文版的网络、手机报、微信、客户端发布,10天后,《内蒙古日报》(汉文版)头版刊出,经过全国各大新闻网站推送,形成了更大范围的传播。

《解放军人民前线报》也有一篇给人印象很深的获奖消息——《祖国强祖国昌:“忠勇孪生兄弟”10年演绎血性军人精武传奇》。写来自农村的双胞胎兄弟同到一个连队当兵,经过刻苦训练,从军事素质倒数第一到第一,成长为三栖特战的“优秀猎人”。文字生动,细节感人,从他们身上看到,我们的军队还是能打胜仗的。

有关获奖通讯

获奖通讯共有32个,其中,特别奖2个,一等奖1个(空缺一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18个。今年获奖通讯作品体裁多样,有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特写等。

一等奖作品《一水激活万水流》,这篇通讯题材重大,对严重缺水、水污染也十分严重的我国来说,具有全局性的意义。上世纪50年代,我国百公里流域河流有5万多条,大多数水质良好;到2013年,仅存2万多条,而且水质普遍受到污染。许多江河断流、许多湖泊或是萎缩或是干涸。同时,中国缺水与浪费水并存的现象令人痛心。文中写道“缺水不等于没水!”换个思维,眼界大开。“河湖连通”工程是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确立的国家重大水利发展战略,是国家支持东北振兴的重大举措之一。河湖连通,是中国式治水,从根上平衡了水的盈缺。河湖连通,是一篇写满希望的绿色发展大文章。这篇通讯文字优美,有诗歌,有俗语,有远境有近境,画面感强。评委们在初评时一致认为是2014年通讯中难得的佳作。

《光明日报》在一版头条推出的通讯《只追寻有价值的收视率——北京电视台“生命缘”妈妈记者团的故事》获得二等奖,新闻记者写记者,讲中国故事,也讲新闻记者的故事。报道对象定位为“平凡好人、身边感动”,记者报道的事迹感人,文字感人。既展示了医生救死扶伤的精神,也展现了妈妈记者团追求新闻真实的执着。这篇获奖通讯说明,好新闻都在基层里,在脚板上。现在娱乐性节目、真人秀节目又多又低俗,而北京电视台关注医生出诊现场报道的节目很有意义收视率也高,报社记者本想采访医生,就这个节目的正能量进行一个解读性报道,但在座谈会上,医生、患者、家属都说这些记者真好,说着,有人还流下了眼泪。在采访过程中,作者才逐渐了解到《生命缘》团队的6位年轻女记者竟有5人正在哺乳(已过法定哺乳期),有的记者还带着孩子到电视台边喂奶边编辑。于是,记者从报道节目改为报道采编播这个节目的妈妈记者群体。稿子在《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在北京新闻界、卫生界引起积极反响。刘云山同志批示:记者好形象,社会正能量。媒体应多挖掘这样的典型。刘奇葆同志批示:坚持“走转改”是出好新闻、好记者的有效途径。北京新闻界为此开展了“记者好形象,社会正能量”大型走转改活动,报纸、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还开设专栏。江苏记协主席周世康评价说:“对妈妈记者团进行报道,这是《光明日报》创刊以来非常罕见的在头版报道一个省级卫视的节目。”报社认为这篇通讯产生了至少两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年轻一代的主流队伍积极向上;二是新闻记者为人民服务形象真实感人。

几点评奖感受

今年文字类好新闻多,既接地气,又有正能量。只是拈出几个点评,其他的难免挂一漏万。

新闻媒体要带头讲好中国故事,就面临着讲什么?怎么讲?怎么讲得真实动人?笔者以为,动人的故事大多来自基层,好新闻是跑出来的。好故事出自基层,出自群众,出自社会中多样性生活,今年的获奖新闻作品有很多都来自“走转改”。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方面,新创造、新经验、新成果不断涌现。这三个“新”,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鼓舞人心,弘扬正能量;另一方面,新问题、新矛盾、新情况层出不穷。这些“新”只有到社会基层,到工作的一线才能感受到,新闻媒体则要多作解疑释惑工作,反映人民群众的表达诉求。

我始终认为,习近平同志提到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10个向往,就是新闻工作者服务人民的方向和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就是新闻记者讲好中国故事的来源。“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中央这两年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哪个不是为了实现这10个向往?扣住这10个美好向往,正面报道有方向,批评报道有对象。10个美好向往,个个与民生有关,走下去,沉到社会底层,进入工作一线,了解人民的喜怒哀乐,以及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和难题,就是新闻工作者对十八大精神最实在的贯彻落实,而贯彻落实最好的方式就是“走转改”。

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需要有很好的宣传和传播艺术,在媒体融合时代,媒体还需要三高人才:要有高雅的文化人气质;要把新闻当作高尚的工作;要掌握信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高新技术。

文字类新闻作品就应该讲究文字,行文要有文采,有故事、有细节、有生动的群众语言。新闻记者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把中央的精神吃透;立地,就是把基层的情况摸熟。把中央的好政策、好举措,化作记者的语言,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则事半功倍。通过这些获奖新闻作品的学习,建议年轻的编辑记者加大优秀传统文化、国内外文学名著的学习力度,提高自身的素养,使文字表达更优美,新闻报道更有文采。

(作者系《光明日报》副总编辑)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