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传媒》>>2015年12月下

对第25届中国新闻奖电视专题评选的思考

冯建新
2016年01月18日13:30 | 来源:传媒
小字号

中国新闻奖每年一届,对全国各媒体前一年的优秀新闻作品进行评选,至今已经成功举办25届。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通过对一年来的优秀新闻作品的评定和表彰,带动新闻界推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和优秀的新闻人才。中国新闻奖的各类奖项也是记者评职称时的重要依据,为此,各地、各媒体非常重视,竞争也就显得更加激烈。

评选方法

本届新闻奖于2015年8月18日—24日在北京举行,共80个评委,分成9个小组,笔者被分配到电视专题组任组长(也叫召集人),评选的每天晚上都要开主任会,对每个小组的评选进程进行“碰头”交流。评选的基本方法是:首先,小组审听、审看、讨论;其次,小组以无记名方式评出一、二、三等奖候选作品;最后,大组集体审听、审看小组评出的一等奖作品,集体以无记名方式评出一、二、三等奖作品。所有评选的程序都非常规范,大致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事前——征求评委意见分组、将评选作品分发到每一个评委;事中——报告评选各个有关事项、确定评选标准;事后——核对、公示、颁奖、培训(研讨会)、出书等。中国记协在这个方面做了大量的、有效的工作,确保了每届评选活动的顺利举办。

作为电视专题组的组长,本文仅以电视专题内容为基础展开讨论。在电视专题组评选中,专题小组对奖项的认定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对每部片子进行审看,表明对作者负责任的态度;其次,每审看完一部片子都要对其进行讨论,全组9个评委,每人都要发言,可见其慎重程度;最后,46部电视专题和纪录片看完和充分讨论后,都要进行小组无记名投票,有时票数相当,就要重新讨论后再投,决出一、二、三等奖拟选名单报大组投票通过。

作品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新闻奖最大的变化在于强化了对新闻作品的文法审读。仅以电视专题作品的审读为例,在审核的43件参评作品中,有差错建议撤销的作品就有8件,不得获一、二等奖的作品就有7件,差错作品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现将主要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新闻作品的导向和立意有偏差。《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明确规定:“凡存在导向不当、有不良社会影响,以及新闻要素不全、事实性错误和意思表达不清或有歧义等情况的作品,不得获奖。”如电视专题《跳神的人》中,主人公采访同期声中多次出现宣传封建、迷信思想的表述——“它就是神,所以妇女就不能(参加),(不能)让肮脏的东西去碰这个神”。

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一是违背有关规定。如电视专题《十年回家路》,因为在专题片右下角有“现代女子医院”的广告,违反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有关规定。

二是错别字频出。例如:将“心理”错写为“心里”;“截至目前”错写成“截止目前”;“疑议”错写为“疑义”;主持人把姓氏“牟”(mù)读作móu;等等。尤其是“的”“地”“得”的错用现象较为普遍。

三是同期声的字幕词不达意。例如:“每月收入一千五、六”应为“每月收入一千五六(百元)”。再如,同期声为“觉得哪里可以搭把手帮个忙”,字幕被改成了“可以帮忙”;同期声为“7月初吧,开始准备办理”,字幕为“今年7月初开始准备办这个证”;等等。

四是解说词语法错误。例如:“讳莫如深的死亡,就这样被他豁达地化解开来”“在一个偶然命运转机的机会”等语句存在搭配不当、词语重复等语病。又如,电视专题《一颗印章管审批》中,“滨海新区封存的109枚审批公章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109个章合并成一枚公章后,审批权力相对集中”,量词使用前后不一致,“颗、枚、个”随意混用。

五是配图差错。例如:有的作品在批评官员“做秀”的段落,解说词提到“事故现场,嘴上心情沉重强调严肃处理,握手慰问之余竟满脸笑容”,所配画面是领导同志在建筑工地视察工作的照片。

评选后的思考

大家都想获得新闻奖,更想评上一等奖。问题又出现了很多,该怎么办?攀登这座金字塔确实很难,但是,如果摸清了规律,掌握到了“秘诀”,获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根据多次担任中国新闻奖评委的经验,笔者总结出三点方法: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呈现。这三点在新闻奖的所有获奖作品中,包括文字、图片、网络、广播电视等都有体现。观察什么?思考什么?我的理解是,了解“上天入地”之政策、学会“上下贯通”之能力。从获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大观点小视角的中国故事;很多新观点新手法的“真新闻”。这些都是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思考,并通过特有的新闻形式呈现出来的。至于差错问题,只要从上到下都重视,并不难解决。

学会观察。作为一个记者,要学会看、学会领会、学会思考,要多看、多学、多了解社会;要多想、多分析、多反映社会。只有在多了解、多反映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发现更多的主题,对的主题加对的新闻,才能有优秀的新闻作品。拍什么,写什么,主题很重要,主题的高低关键在于作者的观察水平、学识水平。主题不确定,主题太一般,即使新闻作品没有差错等“硬伤”,也得不了大奖。所以,“学会观察”这个问题非常关键。举例说明,中央电视台参评的《解密“狱中八条”》电视专题片,是2015年电视专题组初评为一等奖的作品。20世纪60年代有一本风靡全国的小说《红岩》,从中了解到重庆白公馆、渣滓洞的革命志士们在重庆解放前被反动派杀害,他们在狱中时给党中央写了八条意见:一是防止领导成员腐化;二是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三是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四是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五是请勿轻视敌人;六是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七是严格进行整党整风;八是惩办叛徒、特务。这八条意见结合到当前全国正在开展的反腐工作有很现实的教育意义。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发现了这个线索,用观察的方法,在电视专题片中用了大量的调查数据和人物采访,论证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从这个电视专题的获奖可以看出,要善于用观察的方法去领会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再到生活中去抓细节,去抓故事。中央电视台围绕一个小线索,而且是历史的线索,做了一个大专题,很有现实教育意义。

学会思考。当发现并找到了主题以后,就要思考在社会生活中有什么素材或故事能符合主题表现。比如说搞电视的,适不适合拍电视?搞文字的,适不适合写成文章,或是其他报道形式。思考的方法很简单,思考的同时也是学习。多想,不能单一的线条想,一定要综合的、全面的想,然后再确定目标和主题。如上海广播电视台参评的电视专题《食品工厂的黑洞》,这个片子获得第25届中国新闻奖电视专题片一等奖。大家都知道,食品安全的问题是个大问题,上海广播电视台派记者打入到上海一家给肯德基、麦当劳等提供原料的食品加工厂,用暗访的方式采访拍摄到了这样一个专题作品,很不容易,非常有震撼力。

学会呈现。学会呈现就是学会讲故事,有了对的主题和对的故事,还需要一个对的呈现形式。这非常重要,有很多记者能想到、能看到,但是表现力不够,呈现出来就是不行,尤其是电视专题片,几十分钟的时间,要抓住观众往下看就很难。在《食品工厂的黑洞》中,记者的采访一是深入,二是生动,记者知道哪些镜头需要,如那些商标,他就拍特写,既是细节又是证据。再如,重庆万州电视台拍的专题片《姐弟》,片子拍的是一对等父母回家过年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故事,结尾处,姐弟俩在没有父母的家中,看着春晚主持人朱军喜气洋洋地说道:“一个个母亲在这喜庆的节日里看着孩子们的笑脸,真好,我们又过了一个平安、吉祥的快乐年!”看到这个细节时,几乎就要催人泪下,但片子镜头一转,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在院子里放起了烟花,一组快乐、自强的镜头语言将主题得以升华。

(作者系重庆记协(驻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广电集团原副总台长)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