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四问纸媒深度报道 内容还能为王?如何保持竞争力?

2016年01月19日09:58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四问纸媒深度报道

  经过调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了解到,深度报道部的撤留问题只是表象,其更深层的原因在于用户的需求,而这又与新媒体的成长、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媒体运营环境变化息息相关。

  撤销会否影响报道?

  深度报道部或撤或合或恢复牵动着媒体人的心,不少媒体人开始思考深度报道部应不应该成为媒体常设机构,对此,大家看法不一。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文化月刊》创意总监何涛就预测,以后深度报道部将不再是常设部门,媒体会根据各自的理解而决定该部门生存与否。从事媒体编辑工作的王恺羚也告诉记者,虽然深度报道还是有许多读者喜欢,但是,在读者选择越来越多元的当下,是否撤销深度报道部关键要看负责人或“金主”对媒体市场发展的理解。从事新媒体编辑工作的范典则大胆判断,撤销深度报道部是个大趋势,因为现在是轻阅读时代。

  对于这样略显残酷的判断,不少媒体人表现出足够的理性,他们认为,并不是没有深度报道部稿件就不会有深度,而是深度的角度不同了。何涛就说,深度文章的方向有从原来的以监督性报道为主转向服务性文章的趋势。

  内容是否还能为王?

  有人说,传统媒体不应该只被看成纸媒,而可以看成机构媒体。这样一想,情况就不一样了。其实,不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是向用户提供内容,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何涛认为,媒体还是媒体,只是载体不一样了。王恺羚说,媒体不论以什么形式出现,还是要以优质的内容产出为前提。好杂志她还会买,深度报道也一直都看,关键在于内容好不好。

  《新快报》记者梁志钦体会出了移动互联时代和传统媒体时代内容提供的最大不同,他认为,以前是内容为王,现在是用户为王。因为载体的变化,使得整个内容生产的结构链都变了,从而倒逼内容生产的改变。“现在的情况是,好的内容,阅读量不一定高,阅读量高的内容,也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好文章。”梁志钦认为,相比较而言,传统媒体时代的用户是被动地接受,而现在的用户虽说不上足够主动,但有了更大的选择权。以前的媒体生态相当于“计划经济”,现在的媒体生态相当于“市场经济”,任何信息输送都难以一家独大。

  如何保持竞争力?

  如今,深度报道部的“撤、合、复”除了经济压力之外,人才的流失也是重要因素,有的媒体就因为一时没有合适的人才而选择了深度报道部撤销或合并的权宜之计。正如《新文化报》评论员肖金所言,现在,真正让传统媒体恐惧的,不是新媒体这个平台本身有多牛,而是不少“牛人”都跑到新媒体平台去了。

  肖金说,所谓媒体,不论新旧,核心竞争力还在于人。优秀媒体人,不管在新媒体平台还是旧媒体平台,永远都是“稀缺品”,也永远都是这个平台发展的基础资源。平台也许会变,人还是那些人,这是根。何涛也认为,同样的一份报纸,在不同的人手里,做得也不一样。因此,留住人才是当务之急。

  不过,人往高处走。这个“高”,一方面是收入高,一方面是前景看起来更好。对于新媒体收入高的问题,不少传统媒体人的看法相对客观,他们认为,目前,真正赢利的新媒体毕竟是少数,收入高可能不具有可持续性,这不是影响传统媒体人转型的关键因素。而对于影响传统媒体人判断的“前景说”,肖金则概括为,不少传统媒体人是被自己“吓死”的。

  困境只因新媒体影响?

  观察行业统计数据总会让媒体人心情低落,整体广告业务持续下滑,发行量逐年下降,于是许多媒体惶惶不可终日,认为只有新媒体才是传说中的“诺亚方舟”。事实上,如果能够明确传统媒体不景气的原因,这种想法或许会有所改变。

  众所周知,新媒体的冲击自然影响了传统媒体的发展。但是,也要看到,如今面临“寒冬”的不只是传统媒体,新媒体也同样如此。《大河报》记者吕进说,传统媒体的不景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济大气候的影响,不应该归咎于新媒体的出现,经济环境不好可能是问题的关键,因为目前多数新媒体都不好过。

  事实上,即使传统媒体也有逆势而动的,比如《国家人文历史》杂志2016年订阅量比上一年上涨17%。其实,类似这样的报刊不是一家两家。而新媒体也不乏“烧”完投资方的钱就黯然离场的案例。(范占英)

(责编:宋心蕊、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