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网络媒体走转改]做好一公里生活圈的“服务员”

2016年02月06日10:29 | 来源:中国经济网
小字号
原标题:[网络媒体走转改]做好一公里生活圈的“服务员”

收银员李春芳正在收银,她的收银台前排起了长队。中国经济网记者 袁 勇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6日讯 (记者 袁勇)春节进入倒计时,超市成为此时最忙碌的场合之一,也是观察消费市场的一个“窗口”——什么样的商品和服务受欢迎?在网购冲击下超市如何生存与发展?为了满足节日市场激增的需求,超市及超市的员工又在做着怎样的努力和付出?

1月29日至2月2日,记者来到北京超市发清河店,与这里的售货员、收银员、送货员和店长等各个岗位的员工一同工作,在体验周边居民享受超市所提供的生活便捷的同时,探访背后所发生的故事。

  竞争压力下的思考与努力

早上6点半,气温零下7摄氏度,位于北京北五环外的超市发清河店迎来了最早前来上班的员工。

换好工作服,戴上手套,将水果蔬菜分类摆到各个货架上……一个多小时后,原本空空如也的货架已经摆满了新鲜的蔬菜水果,地上的果皮和菜叶也被收拾得干干净净。

8点,超市正式营业,欢快的音乐声响起,在到处可见的节日礼品和猴年吉祥物的映衬下,超市内已俨然一派过年景象。守候在外的顾客鱼贯而入,早上刚刚摆得满满当当的蔬菜货架很快出现了空缺,售货员不断地添加新菜,称重处也排起了队。

下午2点,店长刘鑫在办公室看着监控视频。今天的客流量不算理想,她有些焦虑,“一二月份是一年的营收高峰,员工们指望这两个月多发点工资,这样可不行”。

下午快3点时,顾客逐渐多了起来。刘鑫松了一口气,“但周一还是要研究销量,销售不好的要减供货调位置,销售好的要加大供货”。

作为店长,刘鑫时刻不敢放松。不远处开了一家大得多且交通更加便利的外资超市,再加上网购的冲击,竞争压力剧增。“以前店少,随便进点什么都能马上卖掉。现在竞争激烈多了。”刘鑫每天都要工作至少12个小时。“经营就是不能懒,一懒销售就下来,一勤快就上去了。”

勤快不是闷头瞎干。刘鑫一直在不断地观察分析,探索着经营之道。她给记者看了一张前一天的销售分析表,销售额42万元,食品类占比88.73%,其中,生鲜类占食品销售额的18.9%,“只要找准定位,我们的经营还是有很大潜力的”。

刘鑫扬长避短,把卖场依旧有很大优势的生鲜类商品作为主推商品,放在店里最好的销售位置,同时严格把控商品质量。在价格比其他超市略高的情况下,水果和蔬菜每天的销售额从不到1万元迅速攀升到了现在的每天近3万元。

找准定位,并不代表顾客就会不请自来,能够吸引顾客不断前来,清河店的贴心服务是重要原因。“注重服务,才能抓住客户。”刘鑫用这样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话总结自己的经营理念。

功夫不负有心人。超市发清河店卖场面积3800平方米,年营业额能做到7500多万元。

  带给邻里的便捷与温暖

当记者在肉品操作间见到徐应师傅时,他正在切五花肉,刀起刀落间,一大块肉变成了一片片薄厚均匀的肉片。徐应将切好的肉片放到盒子里,用保鲜膜包好,称重贴好价签,再放入冷柜供顾客选购。一位老人走过来,详细地问了每一种肉,徐应一一介绍,讲了五六分钟,老人最终什么也没买。记者问徐应,会不会觉得烦,徐应憨憨一笑,“这有啥,谁不想买到合心意的东西呢”。

清河店有“三多”:老顾客多、老年顾客多、老员工多。老年人一般对新事物接受热情不高,对新型综合商场和电商等购物方式并不感冒,依旧喜欢来清河店这种贴近百姓日常生活的超市。清河店有很多工作了六七年乃至十多年的老员工,他们大多居住在周边小区,和顾客平时就是邻里,这让顾客多了一份亲切感和信任感。在1月30日的采访过程中,短短半个多小时,收银员李春芳便遇到了三四个熟悉的顾客,“今天买的够多,家里来人啦”“拿不过来先放我这,回头给你送过去”……

熟悉的邻里关系为生意增添了一层信任保障,刘鑫说,“就肉而言,我们这里的确要贵一点,但每天能卖出六七百斤,就是因为都是特级肉,质量真的好。邻里熟悉了,他们对我们更放心,很多人直接通过微信和电话订货。”

此外,清河店还会走出卖场,走进周边小区与邻里互动。每半个月,清河店便会组织去周边的力度家园、阳光南里、毛纺厂南小区等售卖日常食品和日用品,很受居民欢迎,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顾客,超市员工还会帮顾客将货物送到家里。

“现在竞争激烈了,必须搞差异化经营和精准化服务。相比周围的其他大型超市,我们店不算太大,周边交通条件也不好,很难吸引高端顾客,所以我们就把周边普通居民的生活必需品作为主打内容,做居民一公里生活圈的服务员。”在激烈的竞争中,刘鑫保持着清醒的认识。

  普通人的认真与坚守

晚上9点,经过一天喧嚣,清河店结束了当天的营业,货架上的水果蔬菜已经销售一空。这一天光临超市发清河店的顾客大约有5000人次。徐应和李春芳结束了一天辛苦的工作,走出超市,走向回家的路,逐渐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而此时,在位于学院南路的超市发果蔬配送中心,调配员和送货员已经开始为第二天的果蔬供应忙碌起来。

记者见到调配员王景利时,他正在办公室进行送货单的最后核对。看到记者进来,他没有说话,继续低头在一张密密麻麻布满字的单子上写着什么,不时给仓库管理员打去电话,核对每一条送货信息。过了好一会,他才抬起头来说:“我这工作就是需要特别的专注细心,所以刚才没敢走神和你说话。”

王景利负责超市发的水果调配工作,每天上午11点上班,统计各个连锁店发来的配送需求,协调前方采购员进行采购以及仓库进行配货。晚上9点半,他终于结束了当天的工作,长长舒了一口气:“今天其实算是很早的,赶上促销活动销量大的时候,11点下班是常事。”

夜晚寒气袭人,记者站了一会,便觉得手脚冰凉。而此时,送货员已开始进进出出地忙着装车了。每天晚上,大约有80吨水果和蔬菜从这里出发,运往北京78家连锁店。送货员的工作算不上复杂,但可能是所有岗位里最辛苦的。每一次配送,送货员都要自己装车、运输、卸货,每个人每天晚上大约要配送四五车货物到各个门店。

送货员张超、吕霁阳和佟瑞斌三个人一组,当天负责超市发清河店的果蔬配送。张超见记者冷得直哆嗦,笑着说,“今天还算好,上周六遇上极寒,冻得我们都受不了了,不还是干了一晚上”。

张超1990年出生,工作起来成熟稳重,自己一边干,一边指挥着另外两人。6年前,他从技校毕业就开始干这份工作,记者问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他笑了笑说,“我觉得这里挺好的,待遇稳定,从来不拖欠工资,一个月也有八天休息日,有付出才有回报嘛”。

装车完毕,货车驶出配送中心,一路向北。

晚上10点半,货车到达超市发清河店,接货员老冯打开仓库的门迎接我们。老冯是湖南人,今年50多岁。他每天的任务就是晚上等着送货的车来,打开门,解除警报,收货;然后等他们走,再安好警报,关上门,直到下一趟货车的到来。

跟我一熟络,老冯就敞开了话匣子,从工作聊到生活,从湖南聊到北京,一直聊到了12点多钟。他送我出门,连声说再见,等我快走到胡同口,回头一看,他还站在那儿挥着手。

打开互联网地图,输入“超市”两个字,在北京范围内会出现600多个搜索结果。在这些超市里,数以万计的员工在不同岗位上工作着,为北京2000多万人的生活提供着服务。他们认真勤奋,这是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也是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采访手记:从百姓身上感知中国经济的温度

近些年,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零售业正在不断分化转型,电商和大型综合商场成为零售业转型的典型,然而,作为“非典型”的一些传统中小型超市,虽然受制于各种客观条件,也在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中探索着自己的发展之路,超市发清河店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非典型”。

清河店所处的清河街道近些年发展十分迅速,配套设施也越来越完善,周边出现了交通条件便利的大型综合商场和大型超市,而清河店所处的清河中街是一条狭窄的街道,并排通行三辆车时就很容易出现拥堵,更没有地方停车,这让清河店的购物体验受到很大局限,与竞争对手相比,在外部条件就落于下风。

对店长刘鑫来说,无论是搬迁还是改善路况,都是她能力之外的事情,她只能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来做文章。而在竞争压力如此之大的情况下,清河店保证了稳定的客源和营收,普通员工的认真与坚守也同样至关重要,无论是配送中心的送货员冬夜中冒着严寒的辛苦工作,还是卖场里售货员一句句耐心的解释和一次次温暖的问候,都是支撑这家超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我遇到的都是来自基层的最普通的人,即使是店长刘鑫,也是从普通的收银员一路干起的。他们没有太多权力,也没有接受过太多的教育,甚至都很难说他们怀有多么崇高的职业理想,但是他们有着认真执着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这正是他们最强大的动力,他们以此一次次打动着我,让我感受到基层群众带给中国经济的动力,让我感知到基层群众带给中国经济的温度。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