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网络媒体走转改】脚在基层 心在基层

韩梅
2016年02月24日09:13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脚在基层 心在基层

  脚在基层 心在基层

  ——辽宁大连“报哥”20年公交车上“新春走基层”

  今年除夕,辽宁大连9路公交末班车开进终点站时,时针已指向零时24分。再过20天就要退休的劳模刘金祥,拔下了车钥匙。“咔嚓、咔嚓、咔嚓”,照相机的一组连拍,定格了这位辽宁省劳动模范、大连最美公交人的工作照。

  拍照片的人,是大连晚报摄影李传报,认识他的人更习惯叫他“报哥”。“报哥”1993年从部队转业到大连晚报,20多年来,他只回山东老家过了3次年,剩下每一个除夕都是在公交车上度过的,今年是他第20次在公交车上走基层。

  “有新闻与我们同行,就多了一份温暖,多了一种感情。”

  ——大连公交集团党委书记刘德升

  李传报的镜头曾记录过无数大连公交人的动人瞬间:邹斌、吴丽红夫妇同线开公交10年却只能“视而不见”,除夕两口子一同上岗以工作的方式相伴守岁;全国公交优质服务大赛标兵李宏,工作35年有30个除夕在岗位上度过,即便身患癌症,手术出院后21天就主动上岗,一直工作到去年3月退休;90后公交司机潘超工作刚5年,年年都是大连公交集团先进生产者、星级驾驶员,还常年帮助一位带着脑瘫孩子的乘客乘车,甚至出钱资助这位乘客。

  今年除夕,开了31年公交车的张万军让“报哥”流泪了。他做到了开车31年无违章、无投诉,他的妻子双目失明已经8年,为了能多照顾妻子又能方便工作,他卖掉房子在单位附近租房住。除夕那天张万军在岗,李传报傍晚6点半坐上他的车跟踪采访,又跟着他一起回家,看见了盲人妻子在家摸索着为丈夫准备年夜饭的场景,他的眼眶一下子湿了。

  “每年春节采访公交司机,感受都不同。他们每个人都有故事,谁都值得写一写。每次我问他们除夕不能与家人团聚有何感想时,他们的回答大多只有3个字‘习惯了’。”李传报说,因为有了这个“习惯”,除夕公交人永远在路上,而他也一直被感动着。

  “他说20多年来自己一直被公交人感动着,而公交人更被他感动着。”

  ——大连公交报韩梅

  “我第一次见传报,是在1993年的除夕。那天傍晚,他来到6路车场采访,事先并没有打招呼。他很朴实,话不多,跟我上车后,就一直在拍照。”大连老公交人杜桐武说。

  让老杜一辈子忘不了的是1995年的一个特别冷的雪夜,“传报背着相机穿得很单薄来车场采访。我说:‘你怎么这个时候来了?’他说:‘就这个时候才有新闻。’我说:‘你怎么连个大棉袄都不穿?’他说:‘穿那个东西照相不方便。’那天半夜,他跟着我们的撒盐车上道除雪,撒完融雪剂已经凌晨3点了,我因为要组织第二天早上车辆出库,没办法回家,他就在办公室陪我坐着,说要采访第一班车出库。”杜桐武说,“那时候车场办公室没有床,我们俩坐板凳一直到4点,然后开始拍早班司机给车辆加热水。当时我就想,这真能吃苦。”

  20多年来,李传报给很多大连公交人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五分公司经理黄韧刚说:“还有谁能在除夕陪公交司机七八个小时?‘报哥’是我见过的最敬业的!他跟我们公交人的感情千言万语说不尽。”

  “他将镜头始终对准基层、对准普通百姓,把报人最可贵的‘平民意识’践行始终。”

  ——大连晚报原总编辑韩宗凯

  “一身旧军装,一口山东腔,一摞发表在《解放军报》、《人民海军》报的作品。”20多年过去了,曾任大连晚报社总编辑的韩宗凯,依然对刚进报社的李传报记忆犹新。

  “可千万别说我连续20年在公交车上过春节,中间有3年我回山东老家了,是一共20年;也千万别说我20年体验除夕夜的末班车,这其实是最近六七年的事儿,以前我虽然也在除夕晚上跟车,但不都是末班车。”“报哥”的叮嘱就像他的为人一样真诚务实。

  而在同事们眼中,“报哥”为新闻事业付出的远比公交车上20年新春走基层要多得多。2002年大连“5·7”空难,他是第一个出现在现场的,也是唯一一名参加海面搜救的。2013年四川雅安芦山地震,已经55岁的他主动要求前往灾区采访,经历了数十次5.5级以下的余震,自己被震倒了,第一反应却是保护相机……年复一年的坚守,“报哥”的新闻精神已成为“走基层”新闻理念的具象——脚在基层,心在基层,默默坚守,始终如一。(光明网记者 吴琳 光明网通讯员 王春燕)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