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清华新闻2015

社会化媒体时代传统新闻业的权威塑造:以PX议题为例

王宇琦
2016年03月09日11:18 |
小字号

摘要:社会化媒体语境下,传统新闻业的专业权威正在面临新的挑战。本研究通过对《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关于PX议题报道的分析,探讨在社会化媒体语境下,传统媒体如何维护其专业权威。研究发现,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传统党报通过对社会化媒体上的不实内容进行范式修正,以舆论引导的方式巩固其业已建立的专业权威。在对社会化媒体上的内容进行修正的同时,传统媒体也在主动调整自身的报道范式,借此提升自身的专业权威。具体而言,在PX议题中,《人民日报》用技术科普的方式,以科学权威支撑其专业权威;而《南方都市报》对自身专业权威塑造的思路,则更多呈现出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的操作范式。本研究试图为新的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权威塑造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传统媒体;专业权威;社会化媒体;PX议题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中国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方兴未艾。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达7.4亿, 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到信息传播和新闻内容生产中来。

但是,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挑战了传统媒体对于媒介生产的渠道的控制权、对于专家信源的近用权,以及对于广大受众的传播权,导致专业控制与开放参与之间构成了某种相互争夺的张力(Lewis, 2012)。

那么,面对社会化媒体上用户生产内容的挑战,传统媒体如何维护其既有的专业权威?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研究对《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从2007年至今有关PX的所有报道进行了内容分析。PX议题是与国家能源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议题,传统媒体保持在该议题上的话语权和控制权至关重要。而之所以选择这两家媒体,是由于《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第一大报,处于舆论领导地位,也是媒体专业权威的集中体现。而《南方都市报》是都市类传统媒体的代表。通过对这两家具有代表性的媒体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媒体在维护自身专业权威中大致的操作模式,以及不同类型媒体维护专业权威的不同逻辑。

具体而言,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 社会化媒体上的内容是否进入了传统媒体的话语体系?传统媒体对这些内容持怎样的态度?又是否会对这些内容作出某种调整,以维护其业已建立的专业权威?

2. 在社会化媒体的挑战下,传统媒体是否也开始主动调整自身的消息源方式、报道框架和范式,从而维护自身的专业权威?

二、文献回顾:社会化媒体语境下新闻业的专业权威

媒体的专业权威,是指新闻业有权力和能力决定传递何种资讯,以及如何解释现实(Bishop, 1999; 转引自童静蓉,2013)。新闻业的权威,与其可信度和合法性紧密相关(Zelizer, 1992),并体现在媒体从业者多大程度上能将自己与其他形式的大众传播区分开来(Winch, 1997)。

面对社会化媒体的语境,传统媒体记者们对自身身份和价值观的建构,很大程度上依然根植于单向的信息传播观念,且不愿意轻易放弃他们业已确立的专业管辖权(Singer, 2010)。在中国,一项调查显示,一些记者认为在线新闻缺乏质量控制机制,因而对其可信度持比较消极的判断,这一定程度上也源于记者们希望捍卫已经建立起来的专业权威、巩固专业边界(Chan, Lee & Pan, 2006)。

社会化媒体带来的“参与文化”(詹金斯,2012),推动并鼓励用户参与到媒介信息的生产和流通中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传统的新闻生产过程开始对用户开放,传统信息生产的后台封闭、知识控制被打破,这不仅可能暴露更多的专业失范问题,而且会降低新闻从业者对于民众的神秘感,降低专业权威;但另一方面,吸纳受众参与虽然使新闻业让渡了部分专业神秘性,但作为促进透明度的重要机制,也有助于增进公众信任,进而间接增强专业权威(周葆华,2013)。

社会化媒体及其带来的用户参与新闻生产的挑战,使得传统媒体开始主动维护其专业权威。

传统主流媒体进行的“范式修补”过程,对于巩固传统新闻媒体的机构权威,并维护新闻业传统操作范式的合法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Bennett et al., 1985)。具体而言,“范式修补”强调新闻业主流新闻范式的统治地位,批评新闻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越轨和偏差行为(白红义,2015)。这样的过程往往通过传统主流媒体社论、评论等完成(Berkowitz, 1997;转引自Berkowitz, 2000)。范式修补的主要目的在于,持续强调新闻业诠释共同体的意义,并防止它与现行行业规范相差太远(Berkowitz, 2000),进而达到维护传统媒体专业权威的作用。

此外,传统媒体维护其专业权威的做法,有时也体现在其对自身进行的范式调整中。我国新闻业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党的新闻事业”为核心的新闻范式,也在随着新闻改革的进程和新媒体的压力进行某种革新,使得传统新闻范式得以修补其内容,并继续维护其核心地位(潘忠党、陈韬文,1993)。特别是在较为开放的媒体环境中,传统媒体对于社会化媒体的应对可能呈现出更多样化的可能性。李立峰(2009)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范式订定”的概念,指出面对社会化媒体的挑战,传统媒体有时可能会主动调整原有的新闻生产范式,吸纳新媒体事件的冲击,并将调整后的新闻生产范式固定下来,以防止之后发生类似的事件。

三、研究方法

(一)样本选择

本研究选取《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两家媒体关于PX的报道进行分析,抽样的时间段为2007年1月1日至今(2015年8月31日)。之所以选择2007年作为抽样的起始时间,是因为2007年爆发了厦门民众反对PX项目事件,PX从此进入公众视野,并作为一个持续性的议题,在舆论中发酵。

本文的分析样本,主要来自慧科新闻数据库(wisenews)以及人民网站内检索。通过在慧科新闻数据库以及“人民网报刊杂志检索”中以“PX”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并去除其中内容重复或不相关的内容,最终共得到分析样本405篇,其中,《人民日报》89篇,《南方都市报》314篇。

《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历年关于PX报道的数量如图1所示。

(二)类目构建

本研究主要运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样本进行分析。研究中的主要变量包括:报道主题、消息源(政府官员、专家、民众、环保组织、企业、未提及)和是否引用社会化媒体内容作为消息源(未提及;正面态度;负面态度;中性态度)。

其中,为了分析所有报道的主题,笔者事先对所有报道进行了预览,并总结出四种主要的报道主题,包括程序正义、社会发展、公民权利,以及专业解释。四种报道主题的具体含义见表1。

四、进入传统媒体的社会化媒体话语:舆论引导与范式修正

在传统媒体与社会化媒体组成的媒介生态体系中,传统媒体很大程度上占主导地位。如果主流媒体选择对网络平台上话语的忽视,那么网络平台上的话语很难进入到传统媒体中来(童静蓉,2013)。

在《人民日报》历年有关PX的报道中,社会化媒体上的言论出现的频率一直很低(见表2)。

在引用社会化媒体内容作为消息源的报道中,可以发现,《人民日报》对社会化媒体上的话语总体上还是持比较批判的态度。这集中体现在2014年对有关清华化工系学生捍卫PX词条事件的报道中。

3月30日,茂名反PX游行事件发生当天的凌晨00:09,网友@幻想书生wjc悄然将百度百科词条中PX毒性由“低毒”改成“剧毒”。……“这些人怎么能不顾科学常识?”王润佳决定用所学知识科学解释PX词条,并采用各种方式号召同学们来宣传PX知识。

PX百度百科词条被修改,在“茂名在线”网络论坛上也引起了激烈讨论,许多网友表达了对“PX低毒性”的谩骂与冷嘲热讽,与严谨执着的清华大学学子形成截然相反的对比。

……

化学系博一学生邓耿在这场保卫战中发现,公众对于PX等化工产品的基本认识仍然不够,一些人甚至不断用错误观点来影响他人。(《PX,一场特殊的科学保卫战》,《人民日报》2014年4月6日)

在类似这样的报道中,《人民日报》通过将社会化媒体中的谣言传播定性为“不顾科学常识”、“用错误观点影响他人”的行为,将捍卫科学常识的学生定性为“严谨执着”,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舆论引导的作用。通过对社会化媒体上的不当言论进行批判,对社会化媒体上的报道范式进行修正,维护党报的专业权威。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日报》一直沿用的借助舆论引导进行范式修补的方式,在PX议题相关的报道中也体现得非常明显。这种范式修补,往往借助人民时评、社论的形式完成。以2013年的PX相关报道为例,《人民日报》29篇与PX相关的报道中,有22篇报道为新闻评论,这些新闻评论倡导让公众更加科学、理性地认识环境风险(《环境风险别成发展暗礁》,《人民日报》2013年1月18日)、在环境决策中增加政府与民众的良性对话(《靠什么终结“一闹就停”困局》,《人民日报》2013年5月8日)等。

五、传统媒体的范式转变:更为专业主义的操作模式

传统媒体在对社会化媒体上的内容进行范式修补的同时,也开始对自身的报道范式进行一定的调整,以巩固自身的专业权威。通过对PX议题报道的历时分析,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两家媒体在相关报道中的操作范式的变化。

(一)《人民日报》:用科学权威支撑媒体权威

《人民日报》从早期对有序环境决策过程的侧重,转向更为强调“专业解释”的报道方式(见图2)。

可以看出,从2013年左右开始,《人民日报》的PX议题报道开始出现了非常多以PX科普为主题的报道。比如,《人民日报》“求证?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栏目从2013年7月30日开始连续刊登系列报道“探析PX之惑”:

近一段时间,PX(对二甲苯)项目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作为普通低毒类化学品,PX一方面受到一些地方政府的推崇,另一方面又引起一些民众的担忧。同时,作为石油化工的中间产品,PX背后是世界范围内的庞大产业。2011年9月15日“求证”栏目曾刊登《PX项目风险有多大》,对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目前全球PX产业发展状况究竟如何?近日,“求证”栏目记者再次进行了调查采访,近期逐步推出。(《PX产业,我们可以不发展吗》,《人民日报》2013年7月30日)

该系列报道主要由《PX产业,我们可以不发展吗》、《日本PX工厂如何保障安全》、《韩国PX积极扩容增产》,以及《PX如何走出困境》等四篇报道组成。这四篇报道从PX是什么、PX到底有多大危害、产生的有害物如何处理、如何防范生产意外、PX项目的国际经验等多方面详细解读了PX项目为普通民众困惑的问题。

这种报道范式的转变,体现出更为专业主义的报道思路,也体现出在科学议题的传播中,传统媒体专业权威的塑造,很大程度上要借助科学权威的塑造来实现。

(二)《南方都市报》:更为审慎的专业主义范式

《南方都市报》则从早期强调民意表达、公民权利的话语框架,转向提倡理性参与和有序的决策机制(见图3)。

在《南方都市报》早期对PX事件的报道中,“民意”、“民权”是频繁出现的关键词。当时南都的报道范式,更为强调民众对环境事件的知情权、参与权,强调中产阶级的觉醒,呼吁政府要尊重民意等。比如,《南方都市报》2007年的这篇《厦门PX项目暂缓 政府且莫误读民意》,其报道基调就在于指出民意缺乏表达的渠道:

从已知的厦门民间活动中,我们嗅不到暴力的气息,也没有将话题扩大升级的趋势,我们看到的是和平的诉求,理性的声音,就事论事的焦虑。到目前为止,厦门人要求的和反对的,都聚焦于PX项目停或建,没有任何其他企图心。到目前为止,厦门人对这个城市都怀抱着最深的感情和最恳切的责任心,对这个社会都怀抱着美好的善意——政府能否体会到这一点,能否真诚地接受这汹涌的民意,它未来的决策和行动将给我们答案,PX项目的命运,厦门这座城市的命运,都在这个答案里。(《南方都市报》2007年5月31日)

但从2010年左右开始,《南方都市报》有关PX事件的报道主题发生了变化,开始寻求一种更中立客观、更审慎的报道框架,倡导理性、有序的公众参与,并推动政府与民众的共赢。这个时期,以“程序正义”为主题的报道数量显著上升。这些报道主要集中于两方面的内容:一种是PX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审批、环评等环节是否规范;二是更宏观层面上的,推动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推动提出对社会问题的理性、制度化的解决方案。

2011年,以程序正义为主题的新闻报道的比例明显增加。这一方面源于当年8月发生的大连福佳大化PX项目垮塌事故,引发对PX项目环评、审批、监管等诸多环节的程序规范问题的关注;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媒体对PX项目的话语框架,开始由对民意、公民权的片面强调,转向对以PX为代表的环境项目本身的程序正当性的拷问中来。这种转变,在《南方都市报》之后数年的报道中逐渐被固定下来。比如以下这篇报道:

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公民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的社会环境敏感期,怎样才能避免民众非理性情绪之下的极端行为?政府与民众如何理性互动,求得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

做责任政府,就是要将自己从具体的经济利益纠葛中独立出来,成为公共利益的执行者、经济利益的平衡者。同时,给予群众权利诉求的正常通路,确立公开透明的决策机制、营造包容性舆论环境,维护包括行政诉讼在内的司法公正,推进执政方式的现代化。……在今天中国,大多数人仍然希望国家在稳定的轨道上实现经济社会的转型,这是我们理性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珍惜这个基础,建立良性互动机制,相信我们能够应对社会发展转型的一切挑战。(《需要公民理性,更需要政府透明》,《南方都市报》2012年8月1日,转载自《人民日报》2012年7月30日,标题有改动)

《南方都市报》报道范式的转变也体现在其消息源策略的运用中,从2010年左右起,该媒体开始在报道中使用政府官员、专家、企业、环保组织等一系列更为多样、平衡的消息源,而非像早期的报道给予民众,特别是行动者以过多的报道。

因此,无论是报道主题选择,还是消息源策略的使用,《南方都市报》都逐渐体现出比早期报道更为专业主义的操作模式,避免对民众行为的片面、激进描述。这样的范式转变,体现出传统媒体在议题发酵过程中,也在主动调整自身的报道思路,以更加专业化的报道提升自身的专业权威。

六、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关于PX议题报道的分析,探讨在社会化媒体语境下,传统媒体如何维护其专业权威。研究发现,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传统党报通过对社会化媒体上的不实内容进行范式修正,以舆论引导的方式巩固其业已建立的专业权威。在对社会化媒体上的内容进行修正的同时,传统媒体也在主动调整自身的报道范式,借此提升自身的专业权威。体现在PX议题的报道中,《人民日报》用技术科普的方式,以科学权威支撑其专业权威;而《南方都市报》对自身专业权威的思路,则更多呈现出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的操作范式。

对传统媒体而言,要在竞争激烈的新媒体环境中继续保持自身的专业权威,就需要继续保持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特别是对于社会化媒体上的信息,要及时进行舆情监控,关注最新动态,并对网络谣言进行纠正。此外,不断提升自身报道的专业性,通过更为公正平衡、准确及时的报道,赢得媒体的公信力,也是保持传统媒体专业权威的重要途径。

而以PX为代表的较为专业性的议题,可能会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权威维护方式。一方面,技术科普对于提升民众的科学素养、提升媒体的专业权威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在维护自身专业权威的同时,也需要兼顾科学传播中的接近性,把科学知识用民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科学议题中权威维护与通俗平易之间如何平衡,也是传统主流媒体在科学传播中应当注重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白红义. 2015. 新闻业的边界工作:概念、类型及不足[J]. 新闻记者, (7).

李立峰. 2009. 范式订定事件与事件常规化:以Youtube为例分析香港报章与新媒体的关系[J]. 传播与社会学刊, (9).

[美]亨利?詹金斯. 2012. 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M]. 杜永明译. 商务印书馆.

潘忠党、陈韬文. 1993. 从媒体范例评价看中国大陆新闻改革中的范式转变[J]. 新闻学研究, (78), pp. 1-43.

童静蓉. 2013. 微博传播和中国新闻业的“认知权威”:以温州动车事故为例[J]. 传播与社会学刊,25, pp. 73-101.

Bennett, W. L., Gressett, L. A., & Haltom, W. (1985). Repairing the news: A case study of the news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5(2), 50-68.

Berkowitz, D. (2000). Doing double duty Paradigm repair and the Princess Diana what-a-story. Journalism, 1(2), 125-143.

Chan, J. M., Lee, F. L., & Pan, Z. (2006). Online news meets established journalism: How China’s journalists evaluate the credibility of news websites. New media & society, 8(6), 925-947.

Carlson, M. (2007). Blogs and journalistic authority: The role of blogs in US election day 2004 coverage. Journalism Studies, 8(2), 264-279.

Lewis, S. C. (2012). The tension between professional control and open participation: Journalism and its boundarie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15(6), 836-866.

Singer, J. B. (2010). Quality control: Perceived effects of user-generated content on newsroom norms, values and routines. Journalism Practice, 4(2), 127-142.

Winch, S. P. (1997). Mapping the cultural space of journalism: How journalists distinguish news from entertainment. Praeger Publishers.

Zelizer, B. (1992). Covering the body: The Kennedy assassination, the media, and the shaping of collective memor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责编:王培志、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