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常林委员建议:加快推进制播分离供给侧改革
播出机构把创新放在重要位置,制作机构定位差异化、特色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传媒大学影视创意与媒体运营研发中心主任欧阳常林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影视业来讲,就要加快推进制播分离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近日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传媒大学影视创意与媒体运营研发中心主任欧阳常林这样说。
在欧阳常林看来,随着制播分离成为行业趋势,社会制作机构已经发展成为影视内容生产的主力军,越来越多的现象级节目由制作机构承制。
“尽管市场很好,但是这些制作公司也面临着产品升级以及制作的节目播出难的问题。比如,电视台需要有差异化定位、有好的市场回报的电视节目,但很多制作公司存在产品创新的短板。”欧阳常林提到,近几年,媒体平台在注重节目收视和广告招商效果过程中,出现了节目同质化严重并过分依赖引进模式和明星资源,部分综艺节目模式化、明星化的现象。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各大电视台哄抢明星资源,电影和电视剧的明星薪酬大幅提升。而产品成本急剧增加带来的高风险、高门槛,使得二、三线卫视做不起节目,制作机构举步维艰。此外,由于播出平台沦为引进模式的搬运工,制作机构成为代工厂,知识产权保护疲软,本土原创乏力情况日趋严重。
“其实,每一个电视台都需要富有正能量、寓教于乐的节目,只有在保证收视的情况下,才能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在欧阳常林看来,对于制播分离来讲,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关键阶段,需要实现产品创新,而创新短板的背后就是创新人才的短缺。
欧阳常林建议,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有关广电制播分离务实推进供给侧改革的系列政策,为解决创新短板问题,应重点调控好总闸门的播出平台,强化播出平台创新孵化功能。比如,进一步限制媒体引进节目模式数量和节目明星化的比例,充分发挥播出平台孵化创新模式的主阵地作用,务必把创新放到比收视、创收更重要的位置。
“要大力扶持制播分离制作机构进行差异化、特色化定位,不断提升节目质量、完成产品升级,通过系统培训,尽快建立具备节目创意能力、平台营销能力、有效对接各方需求的先进理念和生产方式的制作团队。”欧阳常林说,相关部门针对直播分类机构数量多、质量不高、库存压力大、品牌特色不鲜明的现状,可以通过政策扶持、科学配置市场资源等方式分类引导产能,解决多种问题。比如,淘汰一批同质化严重、成本过高的节目,盘活一批积压的电视剧给二、三线卫视与地面频道,尤其鼓励开发适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对潜力好、原创能力强的制作机构进行专业品牌扶持,打造寓教于乐的精品,培养新一代优秀制作人和领军人物。(记者 赵新乐 文/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