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厦门大学2015

《新生报》连战大陆行报道及连战角色构建的分析

孙鹏云
2016年03月15日10:41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摘要:距2005年4月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在大陆进行“破冰之旅”已过去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连战先后16次造访大陆,身体力行促进两岸经贸合作发展,加强两岸人民的民族认同。不同于大陆媒体对于连战“登陆”一片叫好的声音,台湾媒体在“统”“独”的光谱上的不同色度,势必影响到其报道内容的取向。本文即从《台湾新生报》的十年连战大陆行报道出发,对其报道的内容及形式进行描摹,同时,通过对报道内容的分析,发现其塑造的连战形象也是不断变化的,并日渐成为两岸积极交流对话的重要象征。

关键词:媒体建构;两岸关系;报道取向;角色;立场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2005年4月,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在大陆进行了八天七夜的访问,这是继1945年8月重庆谈判之后,两党最高领导人时隔60年的首次握手。这一历史性的会面被称作“破冰之旅”,也为两岸关系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时至今日,距连战开创性的首次大陆行已经过去了十个年头,在这十年中,连战先后十六次造访大陆,一度造成轰动的事件如今逐渐成为常态。

浏览两岸媒体对连战首次大陆行的报道可以发现,他们从各个角度对这次会晤进行记录,这一会面也似乎理所当然成为各家媒体竞相报道的“头条”。但不同于大陆媒体普遍对于两岸未来交流与合作的期待,台湾各党派和媒体发出的声音在这一时期显得尤为混杂。当时的“执政党”民进党等泛“绿”党派成员对于国民党主席连战大陆行的反对、蓝绿机场冲突造成的混乱,一些媒体对于冲突事件的煽动性报道... ...这一时期台湾媒体的立场和报道内容很好地反映了台湾的政治生态,因而可以通过其报道的语态一窥媒体自身的倾向性。

《台湾新生报》是台湾发行最早、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中文报,1945年创刊至今已走过70个年头,它经历了台湾媒体的“戒严”与“解严”,在激烈的报业竞争和普遍的生存困境中于2001年转型为民营,并将重心向专业性和地方性倾斜。

二、 研究问题与意义

连战的十年大陆行是贯穿两岸关系发展的纽带,为每一时期的两岸关系作注,受其影响,也带来新的契机。在这十年中,两岸开始突破盘根交错的历史宿怨展开交流对话,台湾的政局经历了陈水扁、马英九的政权交替,连战自身的身份也经历了从国民党主席到荣誉主席的变化。研究通过这一纵向连续事件的选择,观察媒体的报道和对新闻事件的选择与呈现。

从媒体自身的编辑方针、定位及意识形态背景方面来看,各家媒体对于连战大陆行的报道自然会有所不同。《台湾新生报》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报纸,经历了从国营到私营的转变,因其在资本构成上的“中资”主导,被认为“赤化”一度引起较大的争议。

本研究通过对连战十六次大陆行期间《台湾新生报》的报道方式和数量的比较分析,描摹《台湾新生报》对于这一事件的报道情况,一窥台湾传统媒体的报道取向,并探究其试图建构的连战形象。

三 、研究方法

1、抽样母本界定

(1)研究对象的界定

研究首先对每次连战大陆行期间《台湾新生报》的报道进行量化分析。所有有关“连战大陆行”这一议题的报道都计算在内,而虽提及连战但事件与大陆行无关的则被剔除。如《损“国家”形象民进党团道歉 要求司法单位应秉持勿枉勿纵精神依法调查》这一报道中正机场流血冲突事件的新闻,虽仅提及“连战”二字,但此报道是连战访问大陆所造成的连锁反应,所以被算在样本范围内。

(2)研究时间的界定

由于报纸本身时效性的限制,事件发生与报道之间往往有1~2天的时间差,因而研究从连战离开台湾当天的新闻报道算起,以其离陆返台第二天的新闻报道为结束。

2、类目建构

研究以“则”作为基本条目进行量化分析。另外,同一新闻标题内若有多条消息,考虑到其来自不同的信源,故将其分开计算。对于版面中每周总结性板块“一周大事”的简要提及,则不计算在内。

根据研究问题及研究目的,将编码类目划分为“所在版面”“报道类型”“立场角度”“引语来源”“报道出处”五个大类。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连战大陆行”事件的相关研究及媒体对于两岸政治事件报道的研究

先前有关“连战访问大陆”的研究主要以大陆媒体的报道实践位探讨主题。如杨庆晶就对大陆媒体形成的“和平”基调和分析评论、实况转播等多种报道模式以及丰富的新闻来源给予了肯定。刘海贵、刘玥则针对新闻报道中媒体的信息整合和记者在采访时的业务素质进行了探讨。

对某一重要议题进行两岸媒体的对比分析也是常用的研究方式。如潘晓凌、乔同舟以“和平之旅”作为切入点,通过对两岸媒体的报道模式和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岸媒体都呈现出明显的“内视性” 特点,即均借助对新闻来源的选择与陈述来体现和支持既有政治立场和编辑政策。除了内容分析、框架分析外,还有学者尝试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这一事件进行研究。

随着大陆对台政策的不断调整、台湾政治体制的变革以及两岸舆论环境的变化,大陆对台的宣传工作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势必会对大陆媒体的涉台报道产生影响。复旦大学的黄小雄就从两岸舆情的变迁中审视新华社涉台报道的变化。

二、台湾媒体对两岸关系的建构

1987年11月,随着返乡探亲政策的开放,两岸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中,新闻界没有缺席。尤其是在台湾报业解禁之后,为阅听人提供多元、多角度、多层面的讯息,成为台湾大多数媒体的编辑政策,反映在两岸新闻的报道上,针对某一事件,还会报道在野政党的意见、学界研析、社会各界以及大陆各方舆情,媒体成为各方意见汇聚和交流的平台。但是这样一座交流的桥梁,在新闻报道方面尤其涉及两岸关系等的新闻报道方面,却并不能做到客观、公正。各说各话、各位其主的现象屡见不鲜。影响报纸的新闻编辑政策,从戒严时期的“报纸背后看不见的手”转变成市场走向及意识形态。[①]

另外,先前也有研究表明,政党的交替会对媒体生态产生影响。如2008年以前,民进党作为台湾的执政党在新闻体制上对“官营媒体”进行了一系列的“绿化”行为,通过手中的权力调整公营媒体的人事,以掌握公营媒体经营权,并采用各种手段对台湾的媒体施加更大的影响,同时大力扶持亲“绿”媒体。因而,在考察台湾媒体在进行两岸新闻的呈现时,应当考虑到其背后的资本及意识形态控制因素。

三、角色理论

“角色”本来是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按照剧本规定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美国社会学家米得和美国人类学家林顿把这一概念引入到社会学的研究中,并创造性地运用了这一概念,为现代角色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美国政治学家Heinz Eulau较早将角色理论引入政治领域。他认为,政治行为永远是政治角色所表现的行为。如果仅仅把政治行为者视为个体或团体的个体成员,那么就无法对政治现象作出强有力的解释。因为根据角色理论的观点,政治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政治行为充当者的角色要求和期望的结果。[②]政治角色与政治地位是相互依存的,政治地位是政治角色的基础,政治角色是人们的政治地位的动态表现。

亨利·明茨伯格发现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以分为三大类,即: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角色和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和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冲突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谈判者角色)本文即在亨利·明茨伯格的管理者十角色的基础上,对其角色分类进行借鉴和发展,从而对连战大陆行时的角色演变进行文本分析。

第三章  《台湾新生报》对连战大陆行报道情况的描摹

一、十年样本分析:

笔者采用翻阅旧报和搜索数据库相结合的方式,分别查阅了十年中每一阶段连战登“陆”时《台湾新生报》的有关报道,有效样本总计259条。从图一的折线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第一次连战访问大陆的“和平之旅”的报道总数远远高于其他时期,总计149条,此后的报道数量基本在20条以下,2007年9月、2008年4月、2009年4月7月等,只有一篇新闻报道。2006年4月有了相对明显的增长,报道数量达到49条。总体而言,《台湾新生报》对于连战大陆行的关注度呈逐渐降低趋势。

究其原因,连战第一次访问大陆具有之后数次无法比拟的重要意义,它被称作是“破冰之旅”,为两岸关系打开了沟通的大门,自然引起较高的关注。另外,2005年8月连战与马英九进行了党主席的交接,第二次访问大陆时连战的身份已经变化为“国民党荣誉主席”,身份重要性上的变化也是影响对其报道的重要因素。

此外,笔者随机抽取了2005年10月、2009年7月两个月的头版新闻,对其重要议题进行了对比,明显看出,《台湾新生报》自转型为以“养生”“经贸”“地方新闻”为主体内容的报纸后,对于政治新闻的关注明显减少,代之以社会新闻和生活服务类新闻。报纸自身议题的转变也是报道量逐年减少的原因之一。

二、新闻材料的选择——来源分析

对于一张报纸而言,消息来源和新闻来源是新闻选择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以“引语”主体为类目考察《台湾新生报》在选择新闻材料时最常引用的消息源。以新闻的出处,如本报自采或转载其他媒体的数量对其新闻来源进行分析。

1、消息源来源分析

笔者将引语来源分为“泛蓝信源”“泛绿信源”“专家学者”等11类,并将只有一条新闻的第六、七、十、十一、十三次来访删除。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对于连战大陆行这一议题的报道中,《台湾新生报》最常采用来自“泛蓝”立场的引语,其次是无引语的新闻内容。同一篇报道中同时引语泛蓝立场和来自大陆信源的情况也很多,泛绿信源和大陆信源的数量相差不多。

连战第一次至第五次访问大陆时,台湾由民进党执政,《新生报》在新闻引语的采用上,蓝绿都有,但泛蓝立场的引语稍占优势地位,而在第六次之后,随着马英九上台,国民党重新成为执政党,报纸在报道这一议题时,已经很少引用民进党相关人士的看法了。从“大陆”这一条目可以看出,来自大陆的声音在不断地增加。

2、新闻来源分析

单一的媒体,由于其自身在人力、财力等方面的局限性,不可能对所有的新闻做到“有闻必报”,尤其是在媒介技术日益发达、媒介融合日益加快的今天,与其他媒体的合作与共享新闻资源变得重要而日益普遍。从一个媒体采用的新闻来源,不仅可以反映出一家媒体的风格,更能看出这一媒体对于特定事件所持的报道立场。

如图所示,《新生报》选用的新闻中,以中央社的来源为最多,对台湾其他媒体的稿件使用较少,反映了《台湾新生报》倾向于选用较权威、政治新闻敏感度较高的媒体稿件。另外,中央社拥有其近一半的股份,这种资本上的从属关系,也是中央社成为其主要新闻来源的原因之一。从第八次连战访问大陆开始,基本上所有的稿件都是来源于中央社,而报纸自行采写的相关新闻已经消失了。

三、新闻的呈现—— 报道形式 报道内容

报纸媒体建构的新闻文本主要是通过报道形式和报道内容两个部分呈现的。而报道形式主要包括版面位置和报道类型,报道内容又包括报道主题和报道的倾向性。

1、报道形式分析

(1)版面位置

统计259篇报道所在的版面可以发现,连战访问大陆的相关新闻集中在一版“今日焦点”、二版“要闻”和三版“要闻或两岸经贸”,尤以二版最多,将这一议题放在前三个版面反映出了《台湾新生报》“两岸新媒体”的理念。

(2)报道类型

消息的数量占总样本量的86.87%,图片和评论专题的数量基本相同。在消息的采写上,除了报纸本身记者的采写、连线报道和综合报道外,还大量采用其他新闻来源的内容,在时效性上,基本能做到当天的新闻当天见报,而对于转载其他媒体的稿件,也能在第二天见报。连战大陆行的所有图片均是来自中央社,没有自主拍摄的新闻图片,且图片数量较少。对于这一事件的评论多集中在二版、四版,且只在前三次访问大陆中有评论文章和专题报道,多是正面肯定大陆行。

2、报道内容的倾向性

报道主体对于连战大陆行态度的呈现间接地反映了媒体的立场。统计259个样本后发现,在这十年中《台湾新生报》对于连战访问大陆的报道,明显看出其支持立场有94个,占样本总量的百分之36.43%,而“不置可否”的仅仅描述事件的中立立场的稿件有一半,占总量的49.61%。因而总的来说,新生报在对于这一事件的报道上基本能做到客观中立。

第四章 报道中连战角色的构建

大众媒介是我们了解政治人物的主要管道,透过选择、排列、重组讯息的过程,大众传播媒介产制政治人物的形象(Nimmo&Savage,1976)。那么,在《台湾新生报》的报道中,连战在两岸关系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中国国民党主席 连战 「和平之旅」,写下许多历史纪录,连战是半世纪以来第一个踏上中国大陆的国民党主席、赴大陆位阶最高的政府卸任官员、两岸分治以来第一个与中共握手的国民党领导人,真的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05.5.4:02)

连战重申,他是以个人及代表国民党的身份、并且在「没有限定范围和前提」的态度下前往访问,不是去谈判的,也没有任何授权,将表达台湾人民对和平的最高期待(2005.4.26:02)

在对连战初次大陆行的报道中,多次提及连战此行的“民间”出访性质,显然在《反分裂国家法》颁布不久、两岸局势紧张之时,为其“登陆”起到“减压”的作用,但他作为国民党主席这一“领导人”和国民党团“代表人”“发言人”的角色是毋庸置疑的。报道兼顾了民进党认为连战“媚共、矮化台湾”的立场,但通过对陈水扁“信守行前与政府的承诺,严守在野政党的分际”的评价,传达出了“饱受争议的投石问路者”的连战形象,无论是评论中对于连战此行的认同态度,还是图片新闻中“魅力难当”的描述,均传达出了其在迈出两岸关系第一步中的重要角色。

胡志强昨天刚搭机赶到上海就迫不及待以越洋电话报告争取猫熊的进度。他说,他知道连主席要到大陆,所以在连出国前打一通话给 连战 ,表达「希望猫熊来台中」,连战重申支持他的要求,但不希望造成台北、台中两个县市的竞争,所以 连战 主张猫熊资源共享,猫熊到台湾后会先到台中市展览,2年后再到台北。(2005.10.16:03)

作为对于连战出访大陆的善意回应,大陆赠予台湾大熊猫的事情引起了台湾各方的强烈反响。连战第二次大陆行借“省亲”到大陆了解熊猫赠予的进度,台北、台中对大熊猫的归属问题产生了竞争,此时的连战正是作为一个资源分配者的角色,这一角色的扮演也反映了台湾人民对大熊猫入台的重视和欢迎。

连战说,两岸之间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顺应区域合作的大趋势,为两岸人民创造最大的利益,而不是在政治的对立中消耗彼此的力量。面对这样的情势,和中国大陆的经贸关系,应该是彼此的合作与交流,与人为善,共存共荣,而不是把大陆快速发展妖魔化、污名化,错认大陆的机会为威胁。(2006.4.15:01)

国民党团强调,「民进党政府做不到的,国民党来做」;正在海南举行的两岸农业论坛,国民党荣誉主席 连战 将请大陆协助采购六百公吨台湾香蕉,解决台湾蕉农的燃眉之急。希望民进党政府不要在阻止台湾的农产品外销大陆,不要再天天搞政治。(2006.10.18)

此时的国民党虽然是在野党、连战已退居国民党荣誉主席,但仍然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尤其是打开经济交流的局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他的努力下,国共经贸论坛顺利召开,还帮助台湾蕉农摆脱了产销困境。面对民进党对大陆“统战”的警惕,国民党团一边抛出应顺应两岸民意趋势的感情牌,一边以其在野党的身份呼吁政府不要“天天搞政治”,而连战的“民间身份”也使其成为两岸各项合作的开拓者,以其与大陆的良好关系为台湾经济打出“红不让”。

马英九认为,这不是大问题,两年前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到中国访问时就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做原则性沟通,1992年两岸就达成「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共识,只是后期没有认真执行。(2007.8.11:02)

连战说,台湾派出逾八十位运动员参加北京奥运,因此,北京奥运除具有多重意义外,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盛会。连战 指出,上午参观女子举重比赛,结果两岸旗开得胜,「台湾就差零点一秒就拿银牌,不过,我觉得铜牌也很好」;大陆也拿下第一面金牌,真是旗开得胜、马到成功,非常令人振奋。(2008.8.10:02)

连战以其多次大陆行和积极地促进国共沟通已经成为两岸良性互动的象征,其为两岸和平作出的努力成为国民党团的政治砝码,在普遍关心的两岸交流中展现了积极的姿态,以其开创性的行动成为两岸问题中被常常提起的标志性人物。同时,他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和上海世博会也引起了广泛的瞩目,成为大陆重大事件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是中华民族认同的代表。

连战的公职经历,加上家世背景,使他在中共领导班子及涉台系统中一直拥有不坠的声望。习近平去年十一月接掌中共总书记后才三个多月就会见连战,可视为对连战个人的礼遇,习近平也可能借此场合表述中共新领导层的对台政策。(2013.2.25::02)

在中国大陆领导集体大换届前夕,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这次北京行将与中共两代总书记会面,是台湾首位一次连见中共两代总书记的政治领袖。(2013.2.26:02)

从“胡连会”到“习连会”,连战在大陆领导人更换期间再一次访问大陆,与胡锦涛进行了最后一次正式对话,叙旧的氛围更浓,而与习近平的第一次会面所传达出的政治信息则为未来的两岸关系定下了基调。此时连战所扮演的角色则是两岸和平关系承前启后的桥梁,确定了其“优位的联络者角色”,也借此传达出大陆对台政策的“连贯性”。

第五章 研究总结

从十年的总体样本来看,除了前三次连战访问大陆《台湾新生报》给予集中报道外,之后的十三次报道频数均在十次以下,这反映了事件的重要性程度对于媒体报道议程的影响。第一次的破冰之旅和第一次国共经贸论坛对于两岸都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之后连战前往大陆省亲、参加拜祖大典等,重要性程度不及前三次。另外,由于新闻中核心人物身份的重要性程度会影响媒体报道,在连战卸任国民党主席后,《新生报》对于其有关的报道相应减少。从媒体自身的发展来看,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台湾新生报》不断向其主题“经贸”“养生”“地方性”靠拢,将许多社会新闻甚至是服务类新闻放在报纸的重要位置,政治性新闻被日益边缘化。

对于新闻事实的选择,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向。在引语来源方面,注重反映来自不同立场的不同声音,在野政党的意见、学界研析、社会各界以及大陆各方的舆情均有涉及,尤其以引用国民党的消息源为最多。在新闻来源上也类似,除了报纸自采和少量转载台湾当地其他媒体的新闻报道以外,更多是选用占有其大量股份的中央社的消息。所报道的新闻主体有近一半对大陆行这一事件表现出“不置可否”的态度。

关于版面的分布情况,连战大陆行的报道基本是在报纸的一至四版,在别的版面出现的消息多是反映连战访问大陆对于地方和市场带来的利弊影响。在报道类型方面,消息的数量占大多数,关于这一事件的图片全部来自中央社。仅有的几篇评论对于这一事件都是持赞同态度的。

对于连战在两岸关系所扮演角色的塑造上,依据议题的不同,《台湾新生报》也塑造了一个动态的、相对积极的连战形象,从最初“破冰之旅”时的“饱受争议的投石问路者”、为赠台大熊猫奔走的“资源分配者”,到两岸经贸合作和举办两岸论坛的积极推动者,再到两岸重大事件的参与者和两岸关系承前启后的桥梁,连战并没有因其自身身份的改变而停止发挥其在促进两岸良性互动中的纽带作用,在《新生报》的刻画中,他早已成为积极开展交流、对话、合作,促进繁荣、共赢的重要人物象征。

参考文献:

[1]奚从清.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美]艾伦·C·艾萨克.政治学:范围与方法[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3]张珑.新闻媒体在两岸关系中的角色与功能[D].台湾博硕士论文加值系统,2004

[4]王念.《中国青年报》2004—2013十年城管执法事件的报道研究—以新闻框架理论为视角[D].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14

[5]黄小熊.两岸舆情环境变迁中的新华社涉台报道[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9

[6]钟政儒.2008年总统选举前后台湾媒体对两岸关系的建构[D].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大学,硕士论文.2009

[7]何旭.十年来台湾报纸中的大陆形象建构(1996—2006)[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8

[8]杨庆晶.从连战大陆行看媒体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J].传媒研究.2005(5,6)

[9]潘晓凌,乔同舟.新闻材料的选择与建构:连战“和平之旅”两岸媒体报道比较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4)

[10]杨群.报业市场陷入存亡竞争,谁控制台湾媒体?[J].青年参考.2004(2)

[11]罗文辉.新闻记者选择消息来源的偏向[J].《新闻学研究》.1995,第50期:1—13



[①] 张珑:新闻媒体在两岸关系中的角色与功能(硕士论文)。 2004。取自台湾博硕士论文加值系统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79198339556821632624

[②] (美)艾伦·C·艾萨克:《政治学:范围与方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02页。

 

(责编:王妍(实习)、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