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邮电2015

基于微博平台的新闻价值评估

陈曼仪、朱舸、刘嘉琪
2016年03月15日13:48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摘要: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满足社会需求的素质的综合。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对相关领域文献的查找,初步确定影响微博事件新闻价值的要素,并通过对记者、领域专家及普通用户进行访谈,对要素体系进行补充与完善,最终构建微博事件的新闻价值评价模型,并将模型搭载到网络页面上,实现了模型的应用和可视化展示。

关键词:新闻价值 微博 价值评价

1、前言

随着互联网络逐渐遍布世界各个角落,起源于网络平台的事件,传播越来越快、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使得互联网在新闻传播中的角色,从一开始发布传播新闻的平台,到如今越来越成为很多新闻的源头。如何快速挖掘出网络平台中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成为新闻媒体需要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构建微博事件的新闻价值评价模型,实现微博事件的新闻价值评估,有助于新闻媒体快速甄别出有新闻价值的微博事件,以便于进一步跟踪报道。

2、研究现状

在新闻实践中,新闻价值通常都是由记者或编辑依靠经验和直觉来进行新闻事件的选择和优先级排序。但是学者们认为新闻价值是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标准来进行判断的。如Galtung和Ruge(1965)提出的因素共有12类,包括频率、负面性、意外程度、确定性、个人相关、有意义、与优秀国家/人物相关、冲突、与媒体预期一致、逻辑性等等。除此之外,Schlesinger(1987)和Bell(1991)也分别提出了自己对于新闻价值的看法。Price 等认为基本新闻价值观应包括冲突、人物、戏剧、后果等( Price & Tewksbury, 1997) 。政治学家 Robert Entman ( Robert Entman, 1993) 认为框架有四个栖身之所: 传播者的认知、传播者建构的文本、文本接收者的认知和传播活动与文本流通的场景——文化。

但是Ryan(1991)指出“新闻价值标准的列表没有穷尽”。这是因为在不同的文化之间、不同社会之间、甚至在不同的人眼中,对于新闻价值的判断都会不同。前述的标准如Galtung和Ruge的12因素理论试图构建一个跨文化的价值理论,但更多的学者从特定社会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

虽然角度不同,但是Galtung和Ruge提出的三个基本假设是得到普遍认同的:首先,如果一个事件满足越多标准,就越可能成为新闻;其次,不同的标准之间可以相互补充;最后,不满足任何标准或满足很少标准的事件不能成为新闻。

上述观点试图将新闻的生产标准进行规范化,但是总的来看,它们都是从新闻从业人员的视角出发。除此之外,一些学者也从新闻的接受者的观点分析一个事件的新闻价值。从新闻的接受者视角很难如上述理论一样确定一个相当的因素列表,因为相比新闻生产者,几乎不可能提出让所有新闻的接受者都认同的普遍因素。Hetherington(1985)提出了一个相对宽泛的标准,认为任何影响人们的平和、幸福和繁荣生活的事件都是新闻,并且可能成为头条。Lloyd(2012)指出人们会将新闻视作危机信号。心理学家和动物学家的研究显示猿类和人类都会将环境信息当做物理危险或社会地位危险的某种可能性的信号。这种对危机信号的接受是一种重要的生存机制。危机信号一方面是变化或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则是这种变化和个人安全的相关性。因而一个事件的新闻价值也可能通过它包含的变化程度和这种变化与个人或群体的相关性来定义。

从以上文献分析中可以看到,新闻价值理论方面的研究始终停留在定性讨论的阶段,缺乏必要的定量析和数学模型基础,很难直接应用于计算机实现。另一方面,新闻价值与社会和技术环境密切相关。随着互联网和Web 2.0的出现,信息的传播以及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些新的因素必然应该在新闻价值评价模型中得到体现。

本课题立足于互联网新媒体,选择中文微博作为目标平台,试图从微博的海量数据中抽取事件信息,进而评价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且结合新闻价值理论给出事件的排名。我们结合传统的新闻价值理论和Web 2.0环境下信息传播特征,构建互联网新闻价值评价的定量模型,将新的方法引入了新闻学中,拓展了其研究范畴。

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同样具有现实意义。为使新闻媒体可以高效地发现网络事件的新闻线索,提高获得新闻的速度与质量,本项目提出UGC新闻线索新闻价值评价模型研究。利用UGC新闻线索新闻价值评价模型,支撑新闻媒体在微博平台上快速发现新闻线索,把握事件发展方向。

3、构建微博事件的新闻价值评价模型

在新闻线索评价模型的构建过程中,我们对新闻从业人员与该领域专家进行了访谈,就微博事件的新闻价值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参考访谈结果与相关文献研究,确定了影响微博事件的变量体系。在确定了变量体系之后,对信息抽取的结果与线索有用度进行建模,将模型与历史研究中的一些典型结果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论对方法和模型进行调整。

3.1 初步模型构建

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读,对新闻学理论进行研究,基于这些理论研究,构建了一个初步的理论模型(见图1)。这个新闻价值模型分为三个大的维度:线索重要性、线索异常性和权变条件。

3.2 对新闻价值评价方法进行的访谈

为了建立一个可信度较高的微博线索新闻价值评价方法,除了搜集新闻领域对新闻价值的评价指标,我们还将对相关从业人员及专家进行访谈。

访谈对象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新闻记者,选取从事采编工作的新闻记者或编辑作为访谈对象。选取原则包括:一、具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最好有在网络中寻找新闻线索的经验,因为我们的研究主题与新闻价值的影响因素有关,有较多工作经验可以提供更多可靠的信息;二、从不同的新闻领域中分别选取访谈对象,以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主要问题包括: 1.在决定事件/新闻线索的价值时关注它们的哪些特征?2.这些特征在重要性上是否有区别,或者其在实际工作中的优先级如何划分?3.这些特征之间有什么样的相互作用关系?访谈提纲如表1所示:

第二类是领域专家,选取有相关理论积累和研究的领域内专家作为访谈对象。选取原则包括:一、对于新闻理论有深厚的积累和独立的观点;二、对互联网和新媒体新闻生产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或进行过相关的研究。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 1.事件的新闻价值这一概念的理论结构是什么形态(它包含的维度,层次和影响因子)?2.互联网新闻生产与传统新闻生产相比,对线索价值的定义和考量方式有何变化?3.新闻生产过程中业内人士对事件价值的评价方式和最终新闻成品的受众和消费者对信息特征的偏好是否具有一致性?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4.当前记者在实际工作中所使用的评价标准是否合理?访谈提纲如表2所示:

第三类是普通公众,选取普通公众作为访谈对象。选取原则包括:一、经常在网络中关注新闻和各种资讯;二、在社交网络中活跃,经常发布自己的状态,并与他人互动;三、从不同专业和年龄段选取对象,以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1.普通公众对互联网资讯的接受和消费呈现哪些特征?2.普通公众进行自新闻生产,和参与网络新闻传播的行为呈现哪些特征?3.普通公众对当前的网络新闻报道的事件有哪些看法?访谈提纲如表3所示:

3.3 四因素新闻价值模型

通过访谈,同时考虑数据的可行性,我们对初始模型进行了较大的修正,确定了以事件信息抽取结果为基本框架的四因素线索价值模型(见图2)。

为了进行模型的实现,并方便在不同数据中进行新闻线索价值的对比,我们为四个因素分别设计了可操作的量化方法:

Clarity = 〖n_entity〗^type

Timeliness=100-2^(t/24)

Sensitiveness=∑_(S_word)?〖sen_score〗

Consequence=Death+ Injure?5

其中,n_entity是命名实体的数量;

type是命名实体的类别数;

t是事件时间与评价事件的差值;

sen_score是每个敏感词的敏感得分;

S_word是敏感词的集合;

Death是死亡人数;

Injure是受伤人数。

4、模型应用

为验证模型效果,本研究随机抽取100条事件微博,运用模型对事件的新闻价值进行排名;同时邀请三位新闻从业人员,筛选出对这100条事件微博中排在前10的微博,并对这10条微博进行排行。结果显示,本模型能监测出50%的重要事件微博(这里指人工排行中排在前10的重要事件微博),对于排在前5的重要事件微博,准确率可达到60%。模型效果较为理想。

为了对模型的进一步应用,本研究将模型搭载页面进行了可视化展示。在可视化展示中,搭建struts2框架完成系统的基本信息交互处理,采用bootstrap框架进行前端页面展示,同时调用d3.js库。图3-图4是文本输入界面及新闻价值排名结果界面。

在上方输入框中输入文本,文本格式为:新闻标题|!|新闻内容|!|发布时间|#|

另外,该模型还可以根据实际新闻的需要,对新闻价值的指标权重进行调节。在文本输入框下面会出现四个输入框,这四个输入框分别代表,新闻时效性,敏感性,清晰性,严重性四项内容在整个新闻价值排名中所占权重比例。如果不输入,则默认为:0.25,0.25,0.25,0.25;如若输入,需保证每项取值范围为:0——1之间。同时,保证四项之和为1。

新闻价值排行榜(另包括新闻时效性,敏感性,清晰性,严重性等共五个排行榜)将根据各个新闻自身属性进行排名并展示出来。

5、下一步研究

本研究构建了微博事件的新闻价值评价模型,模型对事件微博的新闻价值综合了新闻从业者、新闻行业专家和读者的评估标准,客观地反映了新闻行业中多方对有价值新闻的需求。本模型的应用结果有助于快速甄别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微博,对于新闻媒体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然而,本研究的准确率较低,对于事件微博的识别有仍不够准确,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模型,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提高模型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 Galtung J, Ruge M H.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News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Congo, Cuba and Cyprus Crises in Four Norwegian Newspapers[J].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1965, 2(1):64-90.

[2] Schlesinger P. Putting "reality" together : BBC News[M]// Methuen, 1987.

[3] Bell A. The language of news media[M]// Blackwell, 1991.

[4] Price,V.,Tewksbury,D.,&Powers,E. Switching trains of thought: The impact of news frames on readers' cognitive response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97, 24,481- 506

[5] Entman, R.M. Framing: 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993, 43, 51- 58

[6] Ryan C. Prime Time Activism: Media Strategies for Grassroots Organizing[J]. Journalism Quarterly, 1991.

[7] Hetherington, Alastair. News, newspapers and television[M]// London: Macmillan, 1985.

[8] Lloyd J J, Mcclung S, Media, et al. What’s the News?[J]. Av Akademikerverlag, 2012.

(责编:王妍(实习)、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