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媒体报两会内容为王 不同"撒手锏"相同影响力
《北京青年报》
《广州日报》
《新快报》
地方报纸报道2016年全国两会的内容可谓有新意、有特色。
纵览3月1日至今国内主流报纸的两会报道,可以很清楚地发现,技术、传播手段和终端服务不再是少数新媒体的秘诀,唯有优质内容才是媒体发展壮大的根本。多家地方主流报纸对2016年全国两会的精彩报道,无疑给这种现象作了生动诠释。
研读两会已见报的内容不难发现,有些地区的报纸对今年全国两会的报道力度偏弱,自采内容较少,为数不多的版面基本上用来转发新华社、人民网、中新社等中央权威媒体的通稿,而北京、广东等纸媒素来发达的省份,则派出精兵强将参与两会报道,大显身手,亮点不断。
预热报道声势浩大
在全国两会开幕之前做一些预热性的报道,已成为多数媒体的例行动作,受众对此的普遍感受是“吹吹风”,告诉大家“今年的两会要开始了”,篇幅不大,鲜有看点。然而,《南方都市报》今年却彻底颠覆了这种不温不火的状态,从3月1日开始,连续3天在《重点》版推出《牢记总书记嘱托 广东谱写新粤章》系列专题,以巧妙的构思、严谨的逻辑打造了《创新驱动的广东答卷》《自贸区建设广东勇立潮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齐飞》3组核心报道,结合《2016全国两会前奏》版,用20个整版浓墨重彩地盘点了改革开放最前沿省份一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解析了广东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先行省的“三步走”目标,唱响了“继续走在全面深化改革前列”主题歌,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点,又具有宏大的“标杆”意义。
《北京青年报》的预热别出心裁,在两会启幕前两天推出《关注两会》专题,从盘点与揭秘这两个角度进行了设问式报道,其中的《总理去年的“硬承诺”兑现得怎样?》整版用事实说话,以数据佐证,肯定了“25项量化指标24项如期完成”的成绩,并在《观察》栏目刊发《李克强如何实现“硬承诺”?》,在《释疑》栏目分析进出口增长目标未实现的原因,《进出口贸易降幅远低于全球降幅》让大家吃了定心丸。而《今年两会哪些老面孔来不了?》《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如何炼成?》则带有现场探秘的意味,悬念迭出,引人关注。
《广州日报》的“2016全国两会前瞻”呈现出另一番气象。该报派出多路记者,分别探访朱列玉等将要参加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为他们绘制“履职地图”,《为完成提案他“较真”13年》《“朋友圈”是重要信息来源》等主题报道,旨在“让代表委员带着‘干货’参会”。更让读者赞赏的是,该报提前晒出了代表委员们的提案议案要点,牵系民生的建议被集中刊登,足够的透明度无形中提升了报纸公信力。
不同“撒手锏”相同影响力
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新闻大战中,一些主流报纸精心选择热门话题,密集专访重量级嘉宾,根据报纸定位调动优势资源,推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独家报道,紧扣公众关心的方方面面,不仅读起来很“解渴”,而且“量体裁衣”让人们对两会有了诸多期待,显示出强大的采编实力和广泛的传播影响力。
《法制晚报》的数据整合新闻和独特的“以事说法”。擅长用数据来佐证事实、解构问题、还原真相,并结合制图、表格直观呈现,是《法制晚报》采编团队的强项。在整版报道《今年人大新增21张新面孔》中,该报不仅列举了今年新增补21位代表的姓名、籍贯、职务,还把“本届人大历年代表变动人数”和“各省份代表罢免、请辞人数”摸得清清楚楚。在《今年展望》版《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十大高频词》中,该报从3个维度分析“发展”“经济”“改革”等。
至于“说法”特色,《法制晚报》选材倾向于“法”,报道关注民生“理法并重”,甚至担负起普法和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职责。这方面的报道比比皆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有《防虚假悔改 设减刑考验期》《破解“不敢带薪休假” 建议明确奖金计算方法》等篇章。
《新快报》专题策划巧妙大气。面对一年一度的“同题作文”,《新快报》在紧扣政府工作报告、代表委员声音、主要数据指标等核心内容的前提下,精心打造了《创新“十三五” 粤圆中国梦》和《粤走越近 相约北京——文化中国万里行》两大专题,前者视野宏大,后者角度独特;都打“粤”字牌,都放眼全国。前一个专题,该报既推出了立足岭南、很接地气的《广东代表团最关心什么?改革和创新依旧是最热词》等新闻,又紧跟舆论热点及时刊发了《马光瑜:应禁止期刊收费发表论文》等报道。后一个专题颇具人文底蕴,以“文化万里行”为宗旨,由广州出发,目的地是召开全国两会的北京,从南到北选取了15个城市,逐一探访其市井风俗、创新实践、社情民生,梳理传统文化血脉,传达深化改革先声。这方面的稿件很有文艺范儿,标题雅致,内容生动,《“东亚文都”泉州:涨海声中万国商 闽南蓬莱佛音繁》《“东方巴黎”上海:十里洋场大时代 海派文化半壁彩》是其中的上乘之作。
《新快报》这两个专题,一个做两会的“硬通货”,直抵全球瞩目的人民大会堂;一个彰显文化“软实力”,走遍历史名城传扬千秋家国梦,可谓大手笔。两条线主辅配合,相得益彰,充分反映了该报采编队伍的专业能力。
《南方都市报》人物专访打破定式。众所周知,以往的全国两会报道也能见到人物专访,但许多媒体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选择存在一定的随机性,“注重形式、轻视主题”趋势明显。
然而《南方都市报》打破了这种“定式”。从3月1日至14日,该报已经投入120多个整版报道全国两会,而且毫无例外都是位置靠前的重点版,规模之大,几乎难以找到第二家。
对参加2016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以及重要领域官员、相关公众人物的专访,无论是对象遴选、背景关联,还是问题设计、热点探究,《南方都市报》无疑作了相当充分的准备。全国政协会议新任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广东省政协主席王荣、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全国总工会首位农民工副主席巨晓林……独家专访人数之多,呈现版面规模之大,涉及话题之广,内容质量之高,此前并不多见。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这些专访对社会热点的解析透彻,特色突出,亮点纷呈,其中不少篇章堪为时政人物报道的范本。(点评人:《黔中早报》总编辑 刘正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