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16年第3期

充分了解受众特点 全面贴近受众需求——主持人应如何从受众特点出发做好儿童广播节目

左小群
2016年03月29日11:18 | 来源:视听
小字号

摘要:儿童广播节目是广播节目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它的受众定位非常窄,受众的收听习惯又明显区别于其他大多数收听人群。本文以儿童广播节目《毛毛狗的故事口袋》为例,论述了主持人应如何从受众特点出发,充分了解受众的收听规律和收听习惯,做到从节目内容到节目形态上都充分贴近受众,从而使节目受到欢迎喜爱。

关键词:儿童广播节目;对象性;窄众节目

本文所论述的“儿童广播节目”的对象主要指“学龄前”阶段即3—6岁年龄段的儿童。由于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尚不完善、认知能力较差、知识储备很少,所以他们接受外来信息的方式和数量都与成年人有着非常大的差距。目前广播节目普遍采取“采编播”一体化的运作方式,主持人往往负责整个节目从选题策划到编辑主持制作的全部环节,这就要求主持人全面把握节目的各个流程。主持人要想制作出学龄前儿童都“听得懂、喜欢听”的节目,就必须充分了解儿童,并且在节目的方方面面贴近儿童。

一、了解儿童生活安排,在节目内容上贴近受众

儿童听众与成年听众截然不同,他们的知识有限,生活经验不足,语言能力也远远无法和成年人相比。大多数儿童在3岁时才刚刚完成了从“家庭环境”向社会环境的首次转变,也就是经历“上幼儿园”这件事。此时的儿童还没有开始分学科知识的学习,他们的知识结构主要围绕“吃喝拉撒睡”这些生活琐事构建。这就决定了儿童节目主持人想要做“孩子听得懂的节目”,就必须紧紧抓住“儿童生活”这个核心,在选择节目内容时以儿童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为主。

儿童的生活有着自己显著的特点,比如季节交替时的“生病高峰期”、开学前后的“作息混乱期”、每年一次的“入园过渡期”、令人头疼的“幼小衔接期”,对一档儿童节目来说,这些比“过节”“纪念日”“政治事件”重要得多。而节目对选题的策划、内容的重心选择也都是紧紧围绕着这些“孩子的特有节律”进行的。

以笔者所主持的《毛毛狗的故事口袋》① 节目为例。在每次季节交替的时候,节目都会做一些特别的策划,比如“听,春天来了”“树叶为什么掉下来?”“我们去玩雪”等等,包括了季节的知识,也会包括给孩子的生活细节提醒,比如“这几天出门的时候还不能摘掉帽子,因为天气还很冷,也许还会下雪呢”“你仔细听,都能听见屋顶上的雪化了,滴滴答答的声音了,春天就快要来了”等等。

每年,节目中的一些固定选题都会陪伴孩子和爸爸妈妈,尽管每次出现稍有不同,但服务于儿童受众的核心是不改变的。每年的6月底到10月,都是“幼小衔接期”。这个时候,大班的孩子要面临从幼儿园到小学,爸爸妈妈也面临对待孩子要从“全面呵护”到“部分自理”这个重大转变,这对孩子和家长都是大事件。每到“幼小衔接期”,笔者都在节目中推出与上学相关的故事,比如《小朋友去上学》系列故事。这个故事的小主人公就是一个即将上学的小女孩,笔者将两周的连播故事安排在8月的最后两周播出,最后一集正好在开学的前一天,使故事的发展和儿童听众的生活节奏完全吻合,并配合了关于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故事、小知识等,做足功课帮助孩子顺利渡过社会化的重要一步。

对学龄前孩子来说,生活技能的学习高于文化知识学习,这是很多先进的幼教工作者的共识,儿童节目主持人也应该注重在的节目里培养孩子一些生活常识和技能。

一位父亲曾经说,“一次两岁多的女儿走在街上,突然指着房檐下的遮雨棚说,打雷下雨的时候要躲在这里,不能躲在树下面,我惊讶地问她怎么知道的,她说是《毛毛狗的故事口袋》里面说的。”笔者在节目中播讲故事时常常在故事情节之外“顺便”说一两句与故事相关的生活常识,将知识的内容融化在故事的框架当中。每天晚上提醒小听众刷牙洗脸再上床,天冷的季节要记得盖被子,天热的季节不可以一直吹空调……这些都是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固定工作,小听众们持续地收听,有利于儿童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也使主持人本身成了小听众生活的组成部分,提高了小听众对节目的“粘性”。

二、尊重儿童发展规律,在节目形态上贴近受众

“从传播者角度来说,为了给大众提供不同内容的服务,为了满足特定受众某些专门的需求,媒体设定了多种多样不同的主持人节目,这些节目都有自己的节目宗旨……同时有确定的传播对象,于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节目语体。”②儿童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为了贴近儿童听众接受习惯,应该是“生动而富有故事性的”。

成年人在选择收听一档广播节目的时候,可能会从很多方面考虑,比如节目内容的贴近性、知识性、趣味性等等,这种选择掺杂了理性分析,而儿童听众选择持续收听一档节目往往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好听”。

(一)主持人制作儿童节目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好听”。

而从学龄前期的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来看,要吸引孩子的耳朵和心灵,最好的办法就是讲故事。

以《毛毛狗的故事口袋》节目为例,主持人将整个节目做成了一个好听的“大故事”。在节目中,讲故事是最主要的内容,但其他内容,比如知识、常识、对孩子的提醒等都是用故事的形式呈现的。

节目有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要陪伴孩子的睡前时光,帮助孩子顺利睡觉,主持人小群姐姐使用了“约定”的说法,好像在跟孩子勾勾手指头做游戏,每天“听完故事就睡觉了”是毛毛狗、小群姐姐和小听众三个人之间的约定,是要遵守的。这样“角色化”的安排使小听众感觉到好像是在跟主持人“过家家”,而对于“按时睡觉”这个生活习惯的养成是“游戏”中的一个部分,实用也有趣。主持人在节目中播报联系方式的时候也是采取了这种“约定”的方式,告诉小朋友“想对小群姐姐和毛毛狗说悄悄话就可以发短信给我们”,不仅仅将孩子的角色设定在“听众”上面,而是让孩子时时刻刻都觉得在“毛毛狗、小群姐姐和我”的这个情境中,“我”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是参与其中的。

这种将孩子带入“节目所呈现的故事情境”的方式非常有效,很多爸爸妈妈反映,“孩子会非常遵守约定,按时睡觉。”

主持人在《毛毛狗的故事口袋》中也会教孩子们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而为了让孩子们容易的接受这些知识,就要让知识变得好玩、好听。节目中,主持人常常像讲故事一样来讲知识,比如在一期主题是“准备上学”的节目中,配合着音乐主持人说了下面一段话。

“妈妈说等门口的那棵大树上的叶子开始变黄了,像变黄了一片、两片,我就可以背上我的新书包到小学里去了。每天我路过那个大大的操场,看到最高最高的攀爬架,我总是想着,它比幼儿园里小小的彩色的攀爬架神气多了。那门前的大树什么时候才能落下黄色的叶子呢?我每天每天每天都趴在窗台上使劲地看,使劲地看。妈妈说先学会系鞋带吧,等什么时候我能自己把两只鞋子的鞋带都系得整整齐齐,不再打个死结解不开的时候,叶子就会开始变黄了。”

这段话加上温和的音乐,其实算是该期节目的一段结束语,主要目的是将气氛变得柔和,适宜孩子入睡,但其中也包含了与当天节目主题(准备上学)相关的一个知识点——什么时候开学,小群姐姐告诉孩子“叶子开始变黄”的时候,也就是秋天即将来临的时候,会是开学的时候。另外,主持人还告诉孩子“学会自己系鞋带”(以及其他相关的生活自理能力)会是上学要做好的准备。这一段话与其说是在讲“什么时间开始上学”,不如说是一个关于“一个小朋友想要去上学”的小故事。小听众在“故事化”的语言中,很容易就将自己与故事中设定的“我”的角色联系起来,增强了“融入感”。

(二)儿童发育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于成年人,这就要求儿童节目必须尽量使节目表达丰富、生动,紧紧抓住儿童的注意力。

为什么儿童更容易被电视节目和卡通片吸引?电视多元素传播信息的特点起到了重要作用。声音加画面,丰富的视觉信号能够紧紧抓住儿童的眼睛。比起电视和电脑丰富的传播元素,广播的劣势是传播元素单一——只有声音。广播节目中的声音包括了人声、音乐、音效以及空白。

从儿童发展规律来讲,学龄前儿童观察世界时,比成年人更注重细节。成年人由于经验的影响,往往先从宏观角度去观察事物,而儿童受到知识储备和经验的限制,一般会着重对事物细节的捕捉。当主持人只能凭借声音来吸引儿童受众的时候,充分利用各种声音元素、注重节目细节的表达就变得非常重要。

通过对《毛毛狗的故事口袋》每期节目的音乐使用进行统计能够看出,每期一小时的节目,节目使用的音乐始终在十几种以上,加上音效的使用,节目的声音元素非常丰富,而主持人的生动演播也使故事更加具有画面感,很多小听众见到小群姐姐总是会问,“真的只有你一个人在讲故事吗?不是有很多人跟你一起讲吗?”

“细节决定成败”用在给孩子的节目上面一样贴切。在每年的频率节目技术指标质量打分和节目抽听评比中,《毛毛狗的故事口袋》的分数在本频率始终是最高的。主持人斟酌每段音乐音量的大小,每段故事垫乐进出的时机,也注重音乐和人声的搭配,不吝惜让音乐做主角,也绝不让音乐喧宾夺主。片花结束后空几秒开始说话,是让两段歌曲叠进叠出还是中间加入空白,这些都绝不是随机的,而是经过设计的,这使节目听起来更加完整流畅,也保证了对小听众持续的吸引力。

有的家长不明白为什么《毛毛狗的故事口袋》会比很多同类型的节目更能吸引自己的孩子,答案也许就在每一个细节当中。主持人尊重小听众的耳朵,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更希望对细节的计较能够培养孩子对事物更高品质的要求。

(三)儿童节目另一个更加重要的细节就是“要说孩子听得懂的话”

儿童故事的来源是书本,是书面语言,从书面语言向口语转化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改动。在儿童广播节目中,儿童故事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毛毛狗的故事口袋》节目就是以故事演播为主要内容。很多面向成年人的小说演播节目中,演播者无需过多改动原著文字。但是儿童听众的语言能力有限,不能像成人听众那样顺利地在收听的瞬间在头脑中完成部分书面语言的处理工作,这就要求儿童广播节目主持人在演播儿童故事时,对故事的书面文字进行大量的修改和二度创作。

1.语序改动

比如《大变小》故事的一个片段,作者原文是这样写的——

天气好晴朗啊,这一天蓝皮鼠和大脸猫在草地上散步,他们看到了一头牛。“嘿,一头大牛。”大脸猫说。

在实际播出时,主持人略微调整了语序,改成了——

天气好晴朗啊,这一天蓝皮鼠和大脸猫在草地上散步,他们看到了一头牛。大脸猫说:“嘿,一头大牛。”

主持人这样改动,是因为这种先出现人物后出现人物语言的语序更符合广播的线性传播特点,也更符合孩子的理解习惯。另外考虑到儿童对逻辑关系的理解比成年人差很多,主持人还将故事中的倒叙、插叙都尽量改成顺叙,更有利于孩子理解故事内容、顺畅地进入故事情境。

2.用词改动

儿童听众掌握的词语量有限,修辞更是匮乏。在节目中,特别是故事播讲中,主持人把大部分超出孩子理解范围和不符合孩子语言习惯的词语都用简单词替换掉,或者进行了解释,使孩子听得懂。

比如在故事《狮子和臭鼬》中有一句话“臭鼬身上臭烘烘的,大家都唯恐避之不及。”播讲主持人将其改成“臭鼬身上臭烘烘的,大家一见了它就要远远地躲开。”这样小听众们就能听懂了。

注释:

①《毛毛狗的故事口袋》节目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爱家广播频率播出。笔者于2009年至2015年主持制作该节目,在这期间节目荣获全国优秀少儿广播栏目一等奖、全国广播电视创优创新栏目等多个奖项。

②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责编:王妍(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