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灾难新闻的话语方式及效果分析——以6·1“东方之星”客轮事件为例
摘要:本文通过梵·迪克著作《作为话语的新闻》中提出的“语境”及“文本”两大话语分析视角,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针对6·1“东方之星”客轮事件所发表的系列新闻为对象,探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灾难新闻的话语方式,并分析其特色效果。
关键词: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灾难;话语方式及效果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闻传播方式也在不断进步。在现如今日益蓬勃的媒体融合大背景之下,新媒体环境逐渐成为新闻评论的一块新兴阵地,一时间,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纷纷以开通官方微博的方式入驻网络平台,以“微博新闻”这种140字为限、互动性与实效性极强的崭新新闻形态,拓宽新闻产制空间,提升新闻的影响力与引导力。其中,2012年7月22日起开通的《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以下简称@人民日报),自开通以来便成为其他中央级媒体微博的主导,具备一定的代表性与典型性。
灾难新闻,即报道新近发生的灾难事件,和西方的“灾难即新闻”的观点存在较大的差异,而更像是中国本土化语境孕育出的一个概念。[1]灾难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国家、社会、个人生活的和谐稳定造成破坏,因此对于灾难的信息报道具有较高的需求,而灾难新闻则是最快、最大限度地变未知为已知,整合资源与信息,跟进救援、维持稳定的手段。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媒体如何快速有效的传播灾难新闻,且效果如何,在下文中,笔者将通过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中提出的“文本”“语境”两大话语分析视角,以@人民日报针对6·1“东方之星”旅游客船倾覆事件所发表的系列新闻为对象,探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灾难新闻的话语方式,并分析其特色效果。
一、灾难新闻的研究现状
“灾难新闻”是一个极具中国本土化特色的概念。就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我们可以将国内灾难新闻研究分为四个阶段:
1.初始期:主要为19世纪八九十年代,代表研究成果:时统宇于1992年《新闻知识》上发表的《让历史告诉未来——新中国灾害报道的回顾和反思》等。但是在这个时期,对灾难新闻的研究可谓是微乎其微,研究深度也仅仅停留在对中国灾害报道的总结、回顾、反思上。
2.起步期:主要发生于2003年“非典”事件之后,因此“非典”事件的严重性,国内诸多研究学者开始将目光转移到了灾难新闻的研究上,而且研究文献、角度、思路亦相应增多。
3.上升期:主要在2008年以后。自2008年以来,汶川大地震、手足口病疫情、胶济铁路列车相撞等诸多自然、非自然灾害的发生,使得媒体逐渐对灾难新闻开始加以重视,并对“如何报道”灾难新闻开始了思考和经验交流。与此同时,学界的研究成果也大量涌现,数量、质量都比较客观。
4.互联网+期:主要发生在有着“微博元年”之称的2010年之后。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互联网、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促使灾难新闻的研究也逐渐被纳入到一个互联网视域之下。因此,突发灾难事件的网络传播及舆情均成为新的研究方向。这一时期的灾难新闻研究,一方面由于互联网、新媒体的介入使得研究呈现出崭新的风貌,另一方面,也由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导致研究仍然有极大的空间等待国内外学者继续挖掘。
二、梵·迪克新闻研究理论与6·1“东方之星”客轮事件
梵·迪克(Van Dijk)在《作为话语的新闻》(News as discourse)中明确指出:“话语分析目的在于系统、清晰的描写话语语言。该描写具备两个视角,“语境”及“文本”视角。一般而言,文本视角是通过微观层面分析文本话语结构,比如:语义、句法、词汇以及语音等;而语境视角则是通过微观层面分析语境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并且将其结合,宏观描述话语。新闻话语研究范围不仅包括文本结构,还包括社会文化、传播语境中新闻话语的接受及产生。在互联网与新媒体的传播环境中,灾难新闻作为一种最快、最变未知为已知、整合资源与信息的媒介,肩负着跟进救援、维持稳定等重要的社会作用,一次有效的新媒体灾难新闻传播,在其传播时间、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方式等方面,均有其值得深究的特点。因此,利用梵·迪克的新闻研究理论对新媒体环境下的灾难新闻进行审视,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通过采用@人民日报对6月1日“东方之星”旅游客船倾覆事件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并且将@人民日报灾难新闻的话语方式进行相关梳理,并指出其创新与不足之处。
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客轮从南京驶往重庆途中,突然遇到龙卷风,于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发生沉船事件之后,沿江省市的公安干警、武警部队、解放军和交通运输等部门,动员了大批消防官兵、搜救人员、武警、解放军以及人民群众,通过全流域搜救、进舱搜救、水下搜救、水面搜救以及空中巡航等方式,于事发地水域开展拉网式、立体式、全方位的搜救。在6月2日7:04以#长江客船沉没#为话题发布第一条微博起,截止到6月13日18:19,@人民日报以#长江客船沉没#话题主持人的身份就6·1东方之星旅游客船倾覆事件的起因、搜救进展以及最终结果等一系列情况进行了持续12日的跟踪报道,共发出相关微博新闻169条。
因此6·1东方之星旅游客船倾覆事件发生在当晚的24点左右,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人民日报仍然在众多官方媒体微博中较为及时地对事件进行反应,并迅速进行追踪式报道,体现出其优秀的媒介素养和能力。
三、话语呈现的具体方式:6·1“东方之星”客轮事件
1.体裁:微言大义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我国的新闻评论开始以专栏形式呈现小言论,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微博中进一步体现新闻的短小化趋势,但是微博通常有140字限制,因此,@人民日报的新闻评论成为历史上篇幅最短字数最少的先例。
字数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人民日报新闻评论表达方面更具备概括性及典型性,从而简化事实信息,仅用一句话概括新闻事实,甚至全篇的信息均为意见性,而且,在@人民日报对6·1“东方之星”客轮事件意见性信息中,没有泛泛而谈的语言,而是针对性的对6·1“东方之星”客轮事件的起因、进展进行议论,从有限的篇幅中提出自己的简洁,所以,@人民日报新闻评论会给人一种简洁明快并且连贯顺畅的阅读经历,并且呈现微言大义、言简意赅以及短小精悍的总体语言风格。
2.词汇:口语化表达
在@人民日报中经常看到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其走进生活的话风在新闻评论中得以彰显,并且有网友戏称其为“小清新”,@人民日报以“接地气”的表达形式,和群众拉近了关系,并且将自身定位为闲话家常,口语化表达主要体现在网络用语、流行语以及俗语的大胆引用。
通过451条样本的分析,网络用语、流行语以及俗语出现51次,平均每9条评论便存在1条这样的口语化表达,比如网络用语:“元芳,你怎么看”、“躺着也中枪”、“白富美矮穷矬”等;流行语:“穿越”、“骨感”等;俗语:“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好了伤疤忘了疼”等,甚至幽默的对诗词进行流行改编。
在6·1“东方之星”客轮事件的新闻报道中,@人民日报就用了“也是蛮拼的”这样的网络用语,从而在严肃的灾难新闻报道中增添一股亲民的语气,使群众更乐于接受。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词汇的便会也彰显了社会文化的变化,@人民日报大胆引用网络热词、新词,将死板的新闻话语生动的表达出来,从而在官方体系中形成清新的风采。
3.句式:有理有据,有情有义
从语气和功能来说,句式主要包括感叹句、祈使句、疑问句以及陈述句,句式不同则表达的功能也不同,比如在6·1“东方之星”客轮事件的新闻报道中,陈述句的句式使用相对较对,而且,祈使句的句式使用相对较少。
在对6·1“东方之星”客轮事件使用祈使句时,@人民日报代表政府和党发生,例如“千方百计,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还人员”,旨在彰显决心,抚慰群众的悲伤心理,提高抢救人员的战斗信心,为救援工作营造一种危机感,@人民日报在新闻评论中应用祈使句比例较高,主要以立场鲜明、观点明确的委婉语气为主,要求常见“不要”、“不能”、“须”、“需”等动词,比如6·1“东方之星”客轮事件微博新闻报道中的“不能够掉以轻心”、“必须团结一心”等等,与此同时,@人民日报还常用请求句与商量句,避免为群众营造一种“灌输式”及“说教式”的新闻报道印象,从而提高群众对@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亲切感,拉近彼此之间的据此,除此之外,@人民币要还经常在行文中采取否定句对立场予以表明。
而在文章结尾通常采用感叹句和疑问句,调动群众的心理状态,拉近距离,体现文章的互动性,并且感叹句能够表达对6·1“东方之星”客轮事件的强烈感情,但是使用不得过多,不然适得其反,容易引发读者的厌恶情绪。
4.修辞:体现审美价值
新闻评论尽管以客观事实作为基础,但是也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学作品表达效果,如果修辞得体,将会让新闻评论更加具备美感,其中,修辞方式主要包括排比、比喻、对比、对偶四种。
在微博新闻评论中采用“对偶”形式十分常见,通过将意义相近、结构相近、字数相近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填补排比句的缺漏,从而提升评论其实,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排比修辞方法能够表达出同一性质的时间,并且具备极高的谋篇布局功能,例如@人民日报在6·1“东方之星”客轮事件微博新闻报道过程中,应用了“自强首先要自坚,自强当然要自信,自强更需要自立”。提高了评论气势,烘托作者的情感,更具备说服力。
比喻的修辞方法也很常见,能够将新闻评论形象化,比如将抢救人员比作金刚,将困难比作大山,更加形象的体现其自身态度。
5.论证:情感逻辑相结合
微博灾难新闻报道论说文体,@人民日报十分注重方式及结构,善用“逻辑”和“情感”的有机结合
(1)逻辑论证:
通过对6·1“东方之星”客轮事件中@人民日报的新闻评论研究发现,受微博篇幅限制,难以长篇大论,因此其逻辑主要采取“资料-理由-主张”模式,通过资料阐明事实,通过理由对其分析,通过主张表明自己的立场,以6·1“东方之星”客轮事件的逻辑论证为例,深入辨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明确自身主张,这里的主张是也可以说明是自己的立场,类似于微博评论的“论点”,在紧张救援工作尘埃落定之后,更要对问题起因进行追究,其次对类似问题提高监督力度,避免再次发生悲剧,资料是由说服者作为支撑主张提供的事实,属于背景资料,比如此前长江流域也发生过类似的翻船事件等,利用资料关联二者之间存在的连续,从而做出逻辑分析,发人深省。
(2)情感论证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如果听众的情感被演说打动,那么演说者能够根据听众心理从而实现说服目的,主要是因为听众的情感不易,因此判断也不相同”,除了上述的逻辑论证,@人民日报还善于“诉诸情感”,从而实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通过对@人民日报的新闻评论分析统计后发现,大约有一半左右的评论采取“公民视角”,而“国家视角”仅有四分之一,建立“公民视角”能够实现@人民日报以民众的角度发生,而不是站在高位做出命令,从情感方面将人们和官方政府之间的距离予以拉近,从而避免存在隔阂,实现体质内外两个舆论场。
除了大量引用论据之外,6·1“东方之星”客轮事件微博伦平还采用了理论依据,使得评论更具备底气,提高文字的得体性以及感染力。
四、话语呈现的特色:6·1“东方之星”客轮事件
1.坚持权威
尽管在微博新闻评论中做出大胆尝试,经常引用比如网络词语等“接地气”的表达方式,将民间和官方的舆论场鸿沟填平,但是,@人民日报隶属于机关报,仍然需要保证公正、客观以及权威的话语方式,建立在权威的基础上,仅仅利用微博的“实效性强”的特点从而人把握言论的主动性,对于众说纷纭的聚焦时间上,能够做到第一时间发生,并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将愤怒、困惑的群众予以引导,避免受到舆论报道的影响,从而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在对@人民日报的新闻评论进行样本分析,不难看出一半左右的评论均是针对舆论热点以及焦点新闻发布的,比如6·1“东方之星”客轮事件,@人民日报呼吁真相不能够仅仅靠一家之言,需要深入调查,解决质疑,其次,@人民日报还要引导愤怒和困惑中的群众,并且安抚受难群众家属,减低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
2.协商式对话
在巴赫金理论中对话是极其重要的组成,并且倡导“多元表达观”,挣脱话语霸权模式,满足新的时代需求,将过去单一的发声表达方式转变为包容性极强的声部,目前微博的交互功能强大,能够实现对话平台的及时性,极大的对微博新闻评论话语形态造成影响,并且逐渐成为新闻报道的另一个方向。
@人民日报通过微博平台,改观了传统新闻评论的单向灌输特点,并且开始协商式对话,通过“转发”及“评论”的方式,使得群众畅所欲言,参与国家大事,并且积极纳言,在6·1“东方之星”客轮事件中便征集了群众的意见,通过群众的声音将力量团结在一起,共同抵抗困难,实现社会凝聚力。
3.责任感与公信力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如果修辞的目的是为了对判断造成影响,那么作为演说者不仅要思考怎样能够明确论点让人信服,更要体现出自己的品质,从而使得听众能够深切感受到其自身填堵,@人民日报新闻评论中,作为社会媒介的重要载体,更要注重于自身的品质以及信念。
经过对@人民日报新闻评论的样本分析发现,“公信”和“责任”词汇使用比例较大,充分表明了@人民日报的责任感与公信力,@人民日报常常使用“公信”和“责任”两个词汇,不仅体现出对该议题的高度关注,肩挑着社会重任,与此同时,@人民日报作为政府和党的发言人,需要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不浮夸、不骄纵,保护事实真相,做负责人的新闻微博。
总结:在@人民日报在6·1“东方之星”客轮事件的报道过程中,通过微博的方式全程跟踪事实发展,让群众明确事件起因,打破传统的单一方式报道,更具有鲜明的灵活性,@人民日报通过“观点立博”,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栏目,话语方式在坚守责任和公信的前提下予以革新,从而满足当前时代的需求,实现传统媒体的转型,则应该对@人民日报的话语方式予以借鉴,促进新闻媒体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夏侯命波.人民日报灾难新闻评论的话语分析[D].暨南大学,2014.
[2] 蒋晓丽, 王亿本. 《纽约时报》对他国灾难报道的话语分析——基于最近四次地震报道的思考[J]. 国际新闻界, 2011, (9):65-70.
[3]翁晓倩. 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心理的话语显现——以汶川灾难新闻传播的话语分析为例[J]. 法制与社会, 2009, (34).
[4] 刘书芳. 《新闻联播》灾难报道话语分析[J]. 东南传播, 2014, (8):158-159.
[5] 付晓晓. 灾难报道的英雄叙事——以《人民日报》为例对不同历史时期灾难话语的分析[J]. 新闻世界, 2014, (7).
[6] 林耀群. 加的夫模式下的过程分析——以灾难新闻报道话语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3, 13(5):73-78.
[7] 张丹. 突发性灾难报道的批判性话语分析——以汶川灾难报道为例[J]. 海外英语:上, 2012, (2).
[8] 赵星植. 灾难性英语新闻的话语建构与事实再现[J]. 新闻爱好者月刊, 2010, (18):108-109.
[9] 赵良. 浅议灾难性报道中的话语权争夺——以“马航”失联事件报道为例[J]. 新余学院学报, 2014, 19(4):59-61.
[10] 李素萍. 对纽约时报报道中国灾难性新闻的批评性分析(英文)[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2, (11):71-73.
[11] 胡瑛, 陈力峰. 共同的灾难,趋同的声音?——《今日美国》与《人民日报》汶川地震报道比较[J]. 青年记者, 2009, (8):7-8.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