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章子怡汪峰为爱女办百日宴 风光背后暗藏广阔人脉

2016年04月12日07:47 | 来源:华西都市报
小字号
原标题:女儿一场百日宴 暴露章子怡汪峰朋友圈

  章子怡汪峰携爱女亮相百日宴。

  章汪朋友圈星光闪耀,随便合个影都亮瞎眼。

  4月10日晚,章子怡和汪峰为女儿醒醒办了一场百日宴。这场宴会注定话题频生:醒醒正面首次曝光、章子怡产后迅速瘦身成功、章子怡继女现场痛哭、汪峰前任再生事端……抛开这些,在这场影视圈一姐和音乐界“半壁江山”为主人的宴会中,真正有意思的是娱乐圈中人纷至沓来,一张朋友圈交际图展现眼前。

  在娱乐圈风生水起的人总会拥有更多人脉,一次婚宴、一台满月酒或百日宴背后,看见的可不仅仅是表面的风光,明星朋友圈的广阔人脉,能衍生出来的事业可真不少。

  章子怡的人脉铺开 郭德纲也是好友

  章子怡作为影视界的一姐,大家一直期待在她的婚礼上,看看能够星光闪耀到怎样的地步。尽管没有婚宴,章子怡还是用女儿的百日宴证明了自己的朋友圈。这场百日宴主题为“被爱唤醒”,现场自然是极其温馨。不过最重要是嘉宾,用网友们的话来说,就是“平时不露面的,竞争关系的,能来的不能来的全来了”。

  先深吸一口气,再来念出下面的名单:冯小刚、王中军、王中磊、陆川、于东、郭德纲、林心如、李健、谭维维、张靓颖、那英、郑钧、姚晨、李静、任泉……粗略估算有30组艺人。未能亲临现场的王家卫、吴宇森、蔡康永等朋友也送来特别的礼物。

  简单划分一下,音乐界的基本是汪峰的关系,影视界基本是章子怡的朋友,剩下的时尚界苏芒是章子怡多年好姐妹。郭德纲此次出现倒是有些意外,记者翻查资料发现两人私交不浅。章子怡曾经上过一次郭德纲的谈话节目,当时章子怡正陷入“诈捐门”“泼墨门”等敏感话题。她当时表示:“我经历了低谷时期,那些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大家也都知道,在我最低谷的时候我最感激的人就是郭老师,他给了我很多关怀。老郭常跟我说:‘你那些事儿跟我的一比就不叫事儿了。’”

  婚宴吃的全是商机 别以为光是吃饭

  但凡娱乐圈的大咖们举行喜事,基本是“半个娱乐圈到场,整个朋友圈刷屏”的配置。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近年来娱乐圈中比较瞩目的明星婚礼,到场的名人、明星基本都是几十组起跳,多的高达百人。而这些来宾的分组也很明确,基本可以分为:近期或曾经参与的影视作品里的演员、导演;影视公司的老板级人物;时尚界的高层;商界名流;以及一些体育界文化界的跨界好友。婚礼,对于明星来说是情感上的升华,更是一次商机无限的“公关饭局”,所得收益不可限量。

  以黄晓明和Angelababy的世纪婚礼为例,再次刷新了外界对黄晓明夫妇在娱乐圈中人缘好的高度。尤其是“国民老公”王思聪不仅来了,还当上了黄晓明的伴郎,给足面子。据了解,王思聪和黄晓明私下本就是好友,如今也是Angelababy的老板,他签约了Angelababy作为游戏平台的主播。所以受邀出席婚礼,绝非简单宾客。

  当年引起极大轰动的大S和汪小菲的婚礼,让“俏江南”的名字被媒体反复提及,变得家喻户晓。据当时报道,所产生的广告价值经过海外专业机构计算,高达千万,而且宣传效果比花重金投广告还要好得多。记者发现,婚礼上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位常客,分别是华谊兄弟的老板王中磊、王中军兄弟,郭德纲和蔡康永,以此也能看出他们在这个圈中的地位和好人缘。

  娱乐圈喜宴不易做 公关公司这么说

  据记者了解,一般明星们的喜宴除了自己所在的公司或工作室同事们帮忙之外,也会找一些与媒体熟络的公关公司,或者工作人员提前做规划,以及现场执行,甚至提供官方的图片和文字。曾经参与过类似喜宴的小Z告诉记者,明星喜宴这种活动的确能够提高公司的知名度,不过做起来也会辛苦很多。除了邀请媒体,洽谈广告商更是重中之重。婚礼开支众多,有广告商承包能节省大笔费用,除此之外,明星婚礼赞助额的多少、赞助品牌的大小,也能当作衡量明星婚礼风光程度,乃至明星地位高低的标准之一,越能获得广告商的青睐,证明这位艺人的知名度越大。

  将广告植入做到登峰造极的是杨千嬅的婚礼,据香港地区媒体报道,她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打广告的地方:新娘光首饰就有三个赞助品牌,总价值超过1700万;礼鞋、婚纱礼服、婚纱摄影、喜饼、回礼等等无一不是广告赞助,以至于他们专门给媒体发了一份足足有四页A4纸那么多的赞助清单,详细记载了赞助品的价格、介绍。如此精打细算的结果就是仅婚礼广告收入这一项就超过2000万元港币,让人瞠目结舌,成为典范。“别以为婚礼结束就真的结束了,后续工作还有一大堆呢。要赶紧把宣传通稿写起来,给各家媒体发新闻,同时挑选摄影师拍摄的优秀图片,联系各大门户网站推门户焦点图、首页图,等等。”(记者伍翩翩)

(责编:宋心蕊、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