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央视纪录片频现"爆款" 先去"修文物"再探"真功夫"

2016年04月22日07:24 | 来源:新闻晨报
小字号
原标题:央视纪录片频现“爆款” 先去“故宫修文物” 再探少林真功夫

自《舌尖上的中国》走红以来,纪录片逐渐成为年轻观众的宠儿,今年年初在网络爆红的小成本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更进一步引发了80后、90后对纪录片的关注。昨天,CCTV-9纪录频道在沪举行推介会,《我在故宫修文物》、《功夫少林》、《自然的力量》、《航拍中国》等纪录片“爆款”的幕后故事也一一揭开。

用现代的审美说传统 《我在故宫修文物》成“网红”

一夜之间,故宫里神秘的文物修复者,因一部小成本纪录片走红网络,更吸引了大批80后、90后的追捧者。在三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一群身怀绝技的“文物医生”被还原成了普通人:他们日日看文物、修文物,既会调侃古画上的人物“像赵本山”,也会一丝不苟地让钟表上细小的齿轮严丝合缝,专业精神之外,还有一股“萌”气质。

谈及这部豆瓣评分高达9.4,点击上百万次的作品,导演叶君用“意外”来形容它的走红。这位在上海开启纪录片生涯、曾拍摄世博会的80后导演,坦言拍摄初衷只是想让家人理解自己的工作,“我生活在一个大家族里,我的职业困惑在于无法和家人解释我的工作,我想是不是能做点东西让他们知道我是做什么的,做一部让年轻人也能看下去的纪录片”。

于是,曾于2012年参与纪录片《故宫100》制作工作的叶君,将目光瞄准了文物修复这个特别的领域。“做《故宫100》的时候我们就做了很多调研,最开始想过做一个叫《故宫心传》的东西”。而从《故宫心传》到如今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创作团队希望用现代方式解读传统文化的心愿也跃然纸上,“‘心传’肯定是比较传统文学化的表达,给人‘不明觉厉’的感觉。但《故宫100》的艺术创意顾问赵广超老师有过一套儿童读物《我的家在紫禁城》,他就把故宫表现得很萌,这种审美对我们影响很大”。

除了题材的新颖、角度的现代感,“文物医生”本身的学养、风度,也让观众折服。故宫书画组的书画修复科科长杨泽华,就是一个会在修复工作间隙抱着吉他自弹自唱的“文艺中年”。在接受采访时,他坦言文物修复工作需要极高的专注力,有时候甚至会忽略摄制组的存在。而专注漆器修复的故宫文保科技部漆器组组长闵俊嵘,为了修复古琴,还专门学习弹古琴,“师傅带我修古琴的时候,我对这种乐器还是不了解,当时为了取得资质,就专门买了琴从头学起。明代人谈修复,就认为如果你要修一件文物,你的水平一定要达到它的高度,如果不够,肯定不行。所以对我们来说,修文物的过程也是学习”。

揭秘今天隐秘的武林 《功夫少林》现“金钟罩铁布衫”

如果说《我在故宫修文物》是纪录片里的“小清新”,那么即将在5月下旬开播的《功夫少林》则是“真汉子”的代表,更被认为这是可能吸引观众注意力的下一个“爆款”。

的确,过往被认为活在武侠小说里的少林武术,在这部作品中露出了拳拳到肉的真面目,在首集《绝学》的片段中,几个小故事迅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金庸小说里屡屡提到的《易筋经》,今天依然是少林武学的至宝,武僧中的佼佼者在经过精挑细选后,才能得到师父的口传心授; 武僧释延武有重现少林绝学的心愿,他十多年苦练“金钟罩铁布衫”,全身上下几乎没有“罩门”,连脆弱的咽喉也能迎接14根杨木棍的重击;而在伦敦推广少林功夫的武僧释延孜,为了证明其实战能力,只身回国参加搏击比赛,瞬间横扫六位同门……

对于这些“武林秘事”,《功夫少林》 也跳脱出一般纪录片的沉着冷静,不仅解说献出一股热血沸腾的劲儿,连画面和音乐都多了几分功夫片的刚硬气质。对此,文学统筹张海龙表示,上世纪80年代,电影《少林寺》红遍全国,如今再拍《少林功夫》,实际是想带领观众找寻电影里的真功夫,“我们当然也有克制的地方,不把话说满,但面对中华功夫,我们还是希望能用热血方刚的风格来展现中国的血性精神”。

除了炫目的拳脚功夫,《少林功夫》 也试图展现中国的武术世界,甚至是关于功夫的江湖。导演肖崴透露,主创团队曾花了四个月的时间拜访50多位民间拳师和少林武僧,在与这些高手的切磋中,摄制组都变得火眼金睛,绝不拍花拳绣腿的表演,“基本上只要他一动,我们就能看出是表演还是真拳。因为我们一直在和功夫人交流,我们才知道传统功夫是很结实的,是实战的,有打也有防守”。他更直言,主创希望能展现今天的武术人是如何与武术共存、生活的,“包括中国功夫如何走到国外——西方是追求实战的世界,你必须真的能打才站得住脚,那中国武术怎么去证明功夫是有实战价值的”。(记者 曾索狄)

(责编:宋心蕊、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