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读懂农村,再写“返乡笔记”
最近几年,春节写“返乡笔记”似乎成为一种“媒体年俗”。万家团聚之时,记者也要返乡,可媒体仍然需要大量的内容,“返乡笔记”既应景又能救场,因此大行其道。但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春节,一些网络媒体热转的“返乡笔记”赚足了眼球。总结一下,最让人大跌眼镜的大概是“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最有争议的是被证实为假新闻的“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最沉重的是“一个博士生的返乡笔记”或“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
心里装着消极,目光便聚焦于灰暗
父亲濒死儿子却用低保金“行乐痛快”、农妇组团“约炮”、媳妇骂婆婆“老不死的东西”、低保夫妇不顾儿子常年酣战牌桌……这是《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返乡日记》一文中描绘的“礼崩乐坏”的东北村庄。为了强调其真实性,作者高胜科在文章开头写道:“我要写的故乡杂记却显得些许残酷和悲戚,可惜这并非杜撰虚构,而是真实的写照。”新华社记者在调查该文章的真实性后写道:“高胜科在与新华社记者电话沟通时表示,他写的是新闻稿,文中的情况是他多年积累的真实情况,并不是编造的。”但最终,新华社记者的调查结论为:“返乡日记”并非“返乡之作”,文中描绘的“礼崩乐坏”的时间、地点、人物都是虚构的。
请注意“时间、地点、人物都是虚构的”这个结论,并没有说事件完全虚构,这也正说明了新华社记者在调查中的严谨。要说一个乡村完全没有好吃懒做的低保户、不孝顺老人的儿媳妇,抑或个别作风不正派的妇女,那也太绝对了。那么,是不是可以说,这篇返乡日记的作者高胜科用真事写出了假新闻?原因是什么呢?
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庄户人家的生活几乎是透明的。今天张家出嫁的闺女跟婆家闹别扭回了娘家,明天李家的儿子跟人打了架,都瞒不过左邻右舍。因为,庄稼院门都敞着,乡邻们来往密切。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乡村居民们完成了最原始的自我教育。“不能那样,让人笑话。”纯朴的农民们经常这样教育自己的晚辈。同时,毫不掩饰地鄙视那些好吃懒做的低保户、不孝顺老人的儿媳妇、作风不正派的妇女。方式之一,就是会在一些熟人间的谈话中有所提及,原意是与这些人划清界线。从小在这个地方长大的记者,应该了解其真实的语境。记者回乡,眼里只盯着脏污的地方,不是成了单单爱往厕所里钻的苍蝇?发出的声音除了令人作呕的嗡嗡声,没有其他益处。
可以聚焦问题,目标应是公众利益
笔者上述所说,并不是否定“返乡笔记”报道乡村存在的问题,但“返乡笔记”应该坚持以下四项基本原则,即公众利益原则、真实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政治性原则。对农村大众报来说,还加上了四条新闻底线,即坚持农业专业优势、坚持科学理性、坚持对农民的利益同情地理解、坚持对中央三农政策的全面准确把握。“农村大众报2016年记者新春走基层”就依此四条新闻底线,从“三农”的角度发出自己的声音。比如,《一个70后粮农眼中的供给侧改革》《农村春节开启逢年必“堵”模式》《农村留不住姑娘,家家都愁“娶媳妇”》以及《移动互联应用成创业农民新考题》,都道出了乡村中存在的一些真问题。新政策下种田农民的迷茫、相对落后的交通、科技发展农民的不适应等,有的确实需要改善,记者报道出来,或能为乡村的发展助力。
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读懂农村。记者返乡,其实是回家。对待乡村,要以一种回家的情感,而不是一个城里人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笑话农村的种种落后。农村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比如很多农民外出打工了,说明土地承载不了人们那么多的需求了,城镇化是大势所趋。记者以此思路去思考,方能写出有见地的文章来。如果在“返乡笔记”里认为农民外出打工没人种田了因此农村荒废不堪,因而痛心疾首,非要把农民都拉回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男耕女织时代,这样的记者无疑是不懂农村的,不是站在农民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也根本不知道农民想要什么。
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3家中央新闻单位进行实地调研,提出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具体到“三农”新闻工作,记者采访写作时,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假如我是农民,我对这事怎么想、会怎么做?如果真的设身处地思考了,记者的报道就经得起考验了。
(作者为农村大众报总编室编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