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百鸟朝凤》逆袭谁最尴尬?
或许是得益于出品人方励那充满争议的一跪,《百鸟朝凤》这几天实现了票房逆袭,俨然成了一匹文艺片黑马。
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为了一部电影的排片,知名出品人不惜扑通下跪,如此“壮举”让人看到了文艺片的尴尬凄凉。在我们当前的电影发行体制下,院线经理人近乎一道关卡,他们根据市场规律和从业经验,寻求利润最大化的排片方式,而文艺片因其相对朴实的制作手法和较窄的受众面,常会沦为电影院的“弃儿”。此情此景,让人不由得想起“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昭君再美,就因没过画师这一关,最终只能遗憾地“马上琵琶万里行”了。
院线之所以对电影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归根结底是资本的强势逻辑在起作用。这样的逻辑下,影片的品质和上映后的反响,往往会形成两张皮。这些年来,我们见惯了太多票房畸高的烂片,也痛心于那些票房惨淡的好片,这样的观感对立,很大程度就出在排片上。当大场面、大制作的进口影片密集挤占银屏,当人们越来越多地感慨于国产电影的种种不给力,我们是否也应反思,倘若渠道为资本驱使,优质内容又将如何抵达受众?
表面上看,是方励这一跪拯救了票房,但就深层看,不如说仍是商业逻辑在发挥作用。不排除有部分院线增加排片是为《百鸟朝凤》的情怀,但更实际的考量恐怕在于,这一跪已然制造出足够的话题性:大V转发,媒体关注,舆论沸腾。而在注意力经济时代,话题就是关注度,而关注度就是金钱。笔者只是想问,有此一例之后,未来文艺片的推广是否都会照着这个路子来,甚至出现更为夺人眼球的手法?当炒作的逻辑浸入原本纯粹的电影当中,岂非又是一重文化悲剧?
《百鸟朝凤》放大了文化的尴尬。在资本逻辑、商业规则极度强势的年代,似乎任何事情都无法脱离庸俗的钱而存在。置身其中,文化当如何突围?单纯呼唤传承者以工匠精神坚守,或者寄望于资本的文化属性,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当是涵养适合优秀文化生长和优质内容传播的社会土壤,以及构建相关的制度保障。只有商业不再是唯一的强势逻辑,文化才有绽放的可能,社会才有多元的美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