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闻的特性及“社会疗效”
摘 要:现代社会是一个文化多元的社会,也是一个各种矛盾层出不穷的高风险社会。新闻媒体作为探知社会矛盾的灵敏“雷达”,承担着以信息的流通来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责任。体育具有引导人自我超越、自我完善的力量,因而体育新闻有激发正能量、医治社会病的特殊功效。
关键词:个性;正能量;减压阀;安慰剂;社会疗效
一、体育报道具有独特的“个性”
在新闻诸门类中,体育新闻的地位常被低估。无论报纸、电视还是网络,体育新闻一般都被置于次要位置或次要时段。但一个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事实是,有许多人都把体育新闻列为最喜欢观看的新闻门类,体育新闻甚至还是某些读者观众必看或仅看的新闻门类。这一现象就是体育新闻独特个性的直接反映。大体而言,体育新闻的个性特征是:它不是经国之大业,但却是国家各项事业兴旺发达不可或缺的“支点”;它不是绝对有用的信息,但却对社会进步和个人完善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不是功利的需求,但却是社会趣味和个人趣味养成的有效途径;它不是宗教信仰,但却有部分替代宗教信仰的功能。总之,体育新闻看似轻微实则厚重,看似无用实则有大用。
二、体育报道是正能量的重要载体
“正能量”是近年来被频频提及的热词。其大致含义为具有激励、鼓舞、净化功能的事物所呈现迸发出的扩散效应。着重呈现凡人善举、爱岗敬业、身残志坚、攻坚克难等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新闻事件是“正能量”的典型代表。而体育报道的特征与社会“正能量”的表达有天然契合之处,比如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爆炸事件发生后。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体育报纸《体坛周报》立即在最新一期刊登稿件,其中提及“三名天津泰达球员王秋明、吕伟和王一毅然连夜前往献血站登记献血。而作为天津泰达的宿敌北京国安,他们的球迷所发出的声音令人感动:‘挺住,我们在工体等你们,我们还要对骂呢!加油,天津!’这一刻,生命重于足球,令人感动。”这段描述十分真实地传达了体育报道在参与重大事件时迸发出的社会正能量。
作为体育的一个门类,残疾人体育更是社会正能量的集中释放之处。比如,在2015年9月举行的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先天没有左手的残奥会冠军杨倩再次夺得乒乓球女单冠军。她历经磨难成长为奥运冠军并考上大学的经历令人感动,她也因此成为新时代残疾人运动员融入社会的杰出榜样。对于这一具有强大正能量的新闻事件,《西安晚报》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如果说竞技体育是人类向自身极限挑战的典范,那么残疾人竞技体育就是典范中的典范。和无数敢于向命运搏斗的残疾人运动员一样,杨倩没有因为肢体的残疾就把自己封闭起来。而是自尊、自强、自信、自立,不断冲破孤独和隔膜,从封闭走向开放。”,相信在读了杨倩的故事之后,所有读者都会为这个自强不息的姑娘而喝彩,这篇报道也因此把杨倩身上的正能量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三、体育报道的社会疗效
新闻首先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但体育新闻有其他新闻门类难以代替的独特作用,正是因为这些独特作用,才使得体育新闻更易于吸收正能量,释放正能量。
1.体育报道可以充当“减压阀”
减压阀是通过调节,将进口压力减至某一需要的出口压力,并依靠介质本身的能量,使出口压力自动保持稳定的阀门。而现代社会正是一个竞争激烈、压力巨大的社会。而体育就像一个能够缓解压力的“减压阀”。这种“减压阀”可以“为社会或群体成员提供安全释放不满情绪的出口和渠道,将人们平时蓄积的敌对、不满及怨恨予以宣泄和消除。体育运动可以释放人类固有的攻击行为、满足人的争斗本能,成为人们发泄不满和积怨的目标和替代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分散社会成员的注意力,转移不满情绪,化解社会成员积怨的作用。[1]”
观看体育竞赛,阅读体育报道同样能让人释放压力。中国体育最著名的“出气筒”就是中国足球,在看台之上,球迷几乎是口无禁忌。当几万人的不良情绪都通过骂国足得到释放之后,社会的稳定指数也会随之上升。比如,2015年9月3日有两大新闻,一是抗战阅兵,二是国足世预赛战平香港。在腾讯网对国足战平香港的一篇报道中,记者引用了网友的评论——“每逢佳节必添堵。白天看阅兵激情澎湃,晚上看国足真是窝心难受。”网友的评论十分幽默,读后令人忍俊不禁。相信读者看了这篇报道,也会心情愉快起来。
2.体育报道可以充当“兴奋剂”
体育虽非经国之大业,但却可以充当一个民族的“图腾”。当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上扬威,这个国家的国民士气也将为之一振。中国女排就是振奋民族精神的典型。2015年9月6日,中国女排时隔12年后重夺世界杯冠军。在新华社播发的这篇题为《女排好样的!各界热议女排夺冠》的稿件里写道:“好激动!11年之后重返巅峰!这种心情仿佛自己站在赛场一般,肚子里的宝宝也跟着手舞足蹈起来。中国队棒棒的!中国女排的姑娘棒棒的!郎指导棒棒的!”——前体操奥运冠军刘璇说。“最后一刻球郎导让魏秋月上了。颁奖典礼时魏秋月拿着徐云丽的球衣上了领奖台。不仅是冠军球队,还是支暖心的冠军球队!”——网名为“安采烈”的网友发微博说。
央视统计数据显示,女排世界杯中日之战,即中国女排的登顶之战,以3.3%的收视率名列2015年最受关注的体育赛事第二位。显而易见,有无数人通过观看直播和中国女排同呼吸,共命运。他们分享了中国女排夺冠的喜悦,也吸收了女排奋勇拼搏的正能量。而这些正能量会蓄积在这些观众体内,并不断在他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迸发出来。
3.体育报道可以充当“安慰剂”
安慰剂,由没有药效、也没有毒副作用的物质制成,如葡萄糖、淀粉等,外形与真药相像。服用安慰剂,能在心理上产生积极反应,从而改善人的生理状态,达到所希望的药效,这种反应被称为安慰剂效应。
一篇充满感情色彩的新闻报道即会对读者产生“安慰剂效应”。这是因为,受众的感知本身就具有情感性特点。受众“在形成对新闻事实完整映象的同时,情感也参与其中。这种情感因素,不仅仅使受众在感知新闻事实和形成新闻事实的表象,而且同表象储存在记忆中。这种情感也是感知的动力,使受众在接收新闻时保持一种情绪色彩。[2]”
由于体育本身蕴含着极具感情色彩的拼搏和超越精神,因此体育报道的情感力量往往比较充沛。2015年足球亚洲杯,饱经战乱的巴勒斯坦首次登上亚洲杯的舞台,但在第一场比赛中,巴勒斯坦队即以0︰4大败,在人民网刊登的一篇题为《巴勒斯坦首次参加亚洲杯》的报道中写道:“巴勒斯坦人并不在乎这一点,因为在他们心中,巴勒斯坦队已经成为英雄,21岁的大学生球迷马哈?图兰说:‘我们向全世界宣示,在困境中依然通过体育迈步向前,这是一个奇迹。’”
这篇报道深刻地传达了体育具有超越政治的力量,相信所有读完这篇报道的人心灵都会受到洗礼,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
四、体育报道传播正能量的方法
1.定向搜寻,挖掘故事
体育是人类以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而残疾人体育等特定内容的体育报道,更是正能量丰富的领域。对于这类体育新闻,必须要深入挖掘,使其所携带的正能量充分迸发。
在2015年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期间。成都商报刊登了《“无腿蛙王”泳池求婚成功》一文,讲述了双腿残疾的游泳选手代国洪在比赛现场向健全人女友苏思妙求婚的故事。因汶川大地震夺去了双腿的代国洪身残志坚,不仅是赛场上的强者,同时也是生活中的强者。相信所有读者读了这样的报道,都会为代国洪点赞,都会感慨人间有情,真爱无价。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类新闻,必须快速跟进,深入采访,切不可浮光掠影,否则可能会错过生动的新闻故事。
事实上,讲故事是每一个记者都应该具备的能力,因为“新闻工作者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使每则新闻中的重要之处变得生动,使严肃的成分与轻松的部分以适当的比例融合在报道中”[3]而且,让新闻生动起来,引人入胜也是读者对媒体的要求。记者不仅要能挖掘信息,更要能将用讲故事的方式传达信息。“当你发现了一些东西之后,却不满足于此,还想找到最好的方式讲给别人听,如果你是这种人的话,你就是新闻工作者。[3]”
2.因时而动,顺势而为
事实上,大多数体育报道并不具有明确外露的正能量。但媒体的特性在于,可以因时而动,顺势而为。比如,2008年5?12大地震,举国悲恸。《体坛周报》即做出了其他媒体难以做到的事。体坛传媒旗下《户外》杂志的记者挪亚和樊龙智是民政部山岳救援队的主力成员。他们第一时间奔赴灾区,为灾区救援做出了很大贡献。这种对重大事件的深度介入不仅彰显了体坛传媒的社会责任感,更向社会传递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正能量。
3.主动介入,精心策划
除了激发已发生的新闻的正能量外,体育报道还可以策划活动,进行议程设置,逐步推波助澜,激发社会正能量。比如,2015年初,国务院通过《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西安晚报》精心策划了《足球改革?陕西在行动》特别报道。先后推出18篇专题报道,内容涉及民间足球、校园足球、职业队建设等足球改革的方方面面,并召集社会各界人士推出了《足球改革?陕西在行动》论坛宣言。这次活动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为陕西的足球改革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显然,《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并不包含触手可及的正能量,如果只是进行信息传播,其潜在的正能量不可能被激发。正因为《西安晚报》以此为由头,进行了周密策划,并通过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报道,才将振兴中国足球的正能量一点点累计起来,最终形成了聚变。
总之,体育报道具有独特个性,具有“先天”的正能量“基因”,体育新闻在传递社会正能量方面的作用是其他新闻门类无法替代的。要想充分释放体育报道的正能量,需要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在这背后,是媒体人付出的智慧和汗水。
参考文献:
[1] 夏源江,杨春生,张旭昌.关于体育的社会安全阀效应[EB/OL].百度文库,2011.
[2] 鲍海波,王敏芝.新闻学基础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5.
[3] (美)比尔?科瓦齐,汤姆?罗森斯蒂尔著.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