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6年:第4期

新媒体传播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行为的影响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

董晨晨 刘  红
2016年05月31日11:22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地区之一,由于经济文化发展不完善,导致大众健康观念淡薄。当今,互联网迅猛发展,新媒体对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蓬勃奋发的一代,其良好健康观念的养成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剖析新媒体传播的特点,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饮食健康方面存在的不合理之处,从传播者、传播渠道、接受者三个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能够对不合理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行为进行优化和改善。

关键词:新媒体;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行为

“健康中国”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被提升为国家战略,力求在“十三五”期间,通过建立“健康中国”来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在“互联网+”的时代,传统健康信息依托新媒体传播,逐渐成为人们了解健康知识和养成健康行为的重要渠道。

在我国多民族聚居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随着一系列“援疆”政策的实施,新疆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健康的重要性日渐被人们所重视,大部分人认识到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础。

当下,新媒体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或利或弊、或大或小的影响。 作为大学生群体,手机媒体是其接触频率最高的新媒体形式之一,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健康行为亦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一、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饮食结构状况

新疆是各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生产方式以及饮食文化都会对其膳食结构和健康状态产生影响。

以农耕为主的维吾尔族,以面粉、米饭为主食,喜欢喝奶茶,馕(面粉烤制)的食用也较多。饭菜的种类有抓饭、烤包子、油塔子等,特色食物还有烤全羊、油馓子等,水果喜食甜瓜、西瓜、葡萄等。

以游牧为主的哈萨克人的食物主要有三种:奶类食品、肉类食品、面食类食品。肉食主要有羊肉、牛肉和马肉,平时一般多食用牛肉。

从以上两个民族的饮食习惯可以得知,这两个民族的大学生在饮食习惯上同样偏爱于肉食。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不自觉的遵守本民族传统的饮食习惯,从而导致其饮食结构出现不合理状况。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43.33%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会选择搭配肉食较多的饭菜,33.33%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搭配肉食适当的饭菜,21.67%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搭配肉食较少的饭菜。

依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标准,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膳食结构仍存在不合理之处[1]:(1)畜肉和动物油脂肪摄入过多;(2)谷物类食物单一;(3)奶类的摄入量较低、豆类的摄入量过低;(4)食用蔬菜品种少、数量不足、水果摄入量较低;(5)食盐的摄入量较高。

同时,经过问卷数据分析以及对被调查对象的访谈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一些饮食习惯(比如,饭后漱口、饮酒、生吃食物是否清洗干净等)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这些日常的饮食习惯都会对其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地域条件、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均衡膳食结构方面不合理的行为比较多。这些不合理的膳食也许并不会立竿见影地对青少年时期的大学生健康产生影响,但是会对中青年阶段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新媒体的使用状况及对健康行为的影响

(一)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状况

据调查数据及访谈了解,新疆哈、维两个少数民族大学生中93%的人使用智能手机。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每天使用智能手机超过4小时的占58%,其中33%的人使用智能手机在7小时以上,频率也较高。另据笔者访谈的新疆财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反映,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多用来休闲娱乐、网络通讯和购物等。

在61%的主动查阅健康信息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有半数以上的大学生只有在自己或家人、朋友身体出现不舒适时,才有针对性的去查阅相关信息。由此可见,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了解和查阅健康相关信息方面处于意识淡薄且被动的状态。

(二)新媒体传播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行为的影响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而言的,泛指各种采用新技术改进而创建的新兴媒体。就当前来看,新媒体形式主要是指依托电脑、手机等电子媒体传递信息的形式。在校大学生则主要通过手机和电脑两个终端接触新媒体传播的信息。

由上述表1至表4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在使用新媒体的大学生中依然存在较多的不健康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在主动使用手机查阅健康信息的大学生中依然存在较多的饮食结构不合理状况。可见,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健康行为的养成方面受到手机媒体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但是,移动媒体以其随时随地接受和传递信息的特点,得到青少年大学生群体的青睐,成为大学生生活社交、学习、娱乐的重要工具。通过以手机为主要载体的移动媒体传递和接收健康信息能够快速的到达少数民族大学的手机端,同时少数民族大学生也能较便捷的浏览和阅读。所以,在理论上,新媒体能够使得健康信息的传播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通过新媒体接触到有关健康的信息时,对自身日常生活的不健康行为进行改变,使其由不健康或亚健康的行为状态,改变为健康的行为状态。

但是,从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健康行为状况来看,仅凭借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自觉和新媒体传播的健康信息来改善其不合理的健康行为状况是势单力薄的,应该将新媒体传播更多地与社会、家庭、个人力量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健康行为进行优化。

三、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新媒体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传播的问题

新媒体自出现以来,就伴随着信息海量、形式多样、发布及时便捷、易检索等特点,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上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由于其适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需求,所以发展较迅速。但在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行为优化方面仍存在着不合理之处:

第一,新媒体传播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养成健康行为的涵化作用不明显。

媒体对受众产生涵化作用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依据开发者的不同,健康信息的新媒体传播形式可分为七种形式[2],但就目前新疆健康传播的现状来看,涉及到健康信息传播的媒体主要有三类:传统媒体健康网络平台、医疗机构与医学研究网络平台、企业健康网络平台。这三类健康信息传播者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健康行为养成各有利弊。

传统媒体健康网络平台。此类平台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直接或间接接触频率最高的平台,其传播信息的真实度和可信度比较高。但不足之处在于大众媒体的受众广泛,不能连续长期的发布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的信息,而多是以老年患者和短期内社会普遍存在的疾病等相关信息(比如换季时的流感信息、春节时的饮食信息等)为主。

医疗机构与医学研究网络平台。作为专门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的专业健康信息传播者,其信息的可信度是最高的。但现有的此类新媒体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介绍机构概况、提供专业服务、发布一般信息和公告等。此类平台发布的信息中针对青少年大学生群体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的信息较少,将信息真正传达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少之又少。

企业健康网络平台。其信息的可信度是三者中最低的,商业组织受利益驱动,其信息的发布多于产品相关,带有目的性和宣传性。

从以上三类平台的传播主体、信息内容及传播方式来看,其发布的多是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没有针对性的信息,连续性也较差,这就很难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涵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健康行为。

第二,新媒体传播的健康信息与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健康信息能力的兼容性较差。

兼容性是指一种创新事物与采纳者的价值观、已有的经验以及需求相一致的程度。兼容性可以降低采纳新事物的风险。如果新事物要求采纳者在诸如行为习惯、态度或者信仰上做出重大改变,其兼容性较差,采纳者承担的风险较大。反之,采纳者承担的风险较小。研究表明,创新事物与原有事物的兼容性越高,创新事物就越容易被采纳。

根据健康行为改变的知-信-行模式,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新媒体传播的健康信息要产生接触、认同、行为改变等一系列反应才能最终做到自身健康行为的优化。而现实中诸多因素会阻碍这一反应的发生,比如新媒体传播的健康信息不能切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需求实际、健康信息的泛娱乐化倾向明显、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健康意识淡薄等。这些因素的综合结果最终导致新媒体传播的健康信息与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接受健康信息的观念之间的兼容性较差。

2.在接受新媒体传播有关健康方面的信息时,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第一,传统文化的影响。新疆地处我国偏远内陆地区,其经济、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人们生活深受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影响。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成分不能很好的剔除和改善,使得大学生从小培养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存在不合理之处。而这种已形成的不健康行为习惯具有根深蒂固的特性,短时间不易改变。

第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强。新疆教育水平不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接受和理解新事物的能力方面存在局限。面对新媒体环境中杂乱信息组合,甄别出自身所需要的健康信息,对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并非易事。然而,通过所接受的健康信息来自发的改变他们不健康的行为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第三,自身健康意识不强。从调查数据显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均衡膳食、卫生习惯等方面存在的不合理状况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生活基本卫生及饮食方面的健康意识淡薄。

(二)新媒体传播对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行为的优化

针对上述新媒体传播的特点以及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不足,优化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行为的举措有三:

1.健康信息内容的优化

健康信息的传播首先应该保证其准确无误。记者并不是专业的医务人员,如果在报道过程中遇到无法确认的内容,一定要虚心向专家请教,不能不懂装懂,盲目跟风,甚至不辨真伪,误导受众。如70年代的“甩手疗法”,80年代的“红茶菌疗法”等都是记者不辨真伪,以讹传讹所导致的。

其次,要增强健康信息传播的实用性和适宜性。实用性,就是切实可用;适宜性,就是操作可行。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青少年群体,每天接触到的信息纷繁复杂,只有能够切实解决他们问题的信息才能被接受和采纳,继而为他们所用。例如,新媒体平台在推送关于针对运动中受伤减轻疼痛和必要的医治方法时,要切实考虑到大学生身处校园,身边医疗资源缺乏,应选取简便、见效快的方法。

2.健康信息的渠道优化

目前,移动媒体的信息传播形式主要有自媒体、论坛、手机网页等。健康信息的主要传播者有三种:一是传统媒体健康网络平台,二是医疗机构与医学研究网络平台,三是企业健康网络平台。前两种传播者所传递信息主要是以公共效益为主,辅之经济利益和自身形象建设。商业性组织传播健康信息通常以经济利益和形象建设为主要追求。

面对不同利益驱使的传播者,在优化其传播渠道方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针对传统媒体健康网络平台,首先,作为一种非医疗专业的健康信息传播者,取得准确可靠的信源是首要前提,继而充分利用自身的媒体平台将健康信息有效地传给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不同的上网习惯和阅读习惯,大众媒体要充分利用媒介平台,采用全媒体的形式发布信息,争取最大范围的受众。

针对医疗机构与医学研究网络平台,医疗卫生机构是健康信息的权威发布者,因此其传播的信息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少数民族在接触到医疗机构发布的信息时一般会特别关注,所以有效传播的重中之重是要增加传播健康信息的到达率。医疗机构自身缺乏传播渠道,尤其是在新媒体传播渠道上,在健康信息的编辑和传播手段上都存在不足之处。与大众媒体合作,将可靠的健康信息运用大众媒体的传播渠道传播给少数民族大学生,既能快速到达大学生手里,其信息源的权威性又能引起大学生的关注。

针对企业健康网络平台,此类传播者所发布的健康信息多经济利益的驱动,一般通过第三方建立或经营自己的新媒体平台。少数民族大学生接触此类传播者传播的信息机率也相对较小。此类传播者可以通过加大宣传来提高自身知名度和权威性,如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互动活动、有奖竞猜、智力竞猜等。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吸引一批粘性较高的受众,是使所传播的信息产生有益效果的重要举措。

3.传播者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结合

根据访谈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在校生活条件的限制,使得自己改变生活行为存在困难。比如食堂饭菜的种类有限、水果价格较高、学校食堂洗手池缺失或较少等。在家庭生活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饮食选择一般以父母为主导,父母的健康习惯从小便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父母健康行为观念不强和膳食均衡知识的缺乏,也使得青少年大学生养成了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和形成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传播者在传播健康信息时,应将学校和父母纳入到传播对象中去。针对学校在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行为的不当之处,提出合理化举措,包括建议学校重视后勤管理和学生身体健康,保证学校食堂卫生、保障食堂基础卫生设施的健全、制定符合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体状况膳食搭配、积极开展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行为的讲座、论坛等。

针对家庭中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健康行为的不当之处,健康信息的传播者主要做到向父母宣传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因素、使父母认识到传统生活中存在的不合理膳食结构对青少年大学生健康产生的不良后果以及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改变不健康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传播者只有真正做到与学校、家庭的有益结合,才能保障所传递的健康信息被大学生真正接受,并使得大学生在学校、家庭的引导下改变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 谭秀山,唐丽.新疆部分少数民族饮食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8(5).

[2] 张自力.健康传播学——身与心的交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责编:王妍(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