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说到电影改编的美学转换
——《白狗秋千架》到《暖》
摘 要:文学与电影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两者之间有着极其复杂而又重要的关系。文学(尤其是小说)为电影提供充实的素材。电影必须从间接的“祖宗”,从具有数千年悠久传统的文学、戏剧和造型艺术那里寻找资源,来构成电影表现形式。第五代导演霍建起根据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的电影《暖》寻找记忆中挥之不去的往昔。在霍建起的影像下经过导演的改编,一切的残酷似乎变得柔和温情起来。
关键词:小说;电影;《暖》;温情
向文学“抛枝”“借力”在影视艺术领域已日益成为一股潮流,2003年根据莫言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的电影《暖》一经播出大受称赞。《暖》连夺金鸡百花最佳故事片奖和最佳编剧奖、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大奖和最佳男演员奖,关于这次改编,霍建起是成功的。莫言认为小说只是给导演提供了创作的材料,给予导演想象的空间。他戏称小说为儿子,改编的电影为孙子,孙子不必像儿子[1]。笔者更为关注的是电影在自己的影像表达下进行的审美转换被受众所接受而传递的一种温情的美。现在好多电影导演是小说翻译家,并没有自己对这部影片的理解,只是做小说的复制品。大家更多关注的是导演自己对这部小说的认识与见解。电影《暖》对《白狗秋千架》的改编,让我们对小说与电影之间的关系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也感受到当把情节搬上银幕之后的改变,让我们去感受文学改编电影的保守与超越,让我们领略电影与文学的不同。
一、电影《暖》:对原著的二度创作
霍建起导演非科班出身,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因入行比较晚,他自称为“第五代半”导演。他一贯执着于把现实生活艺术化、诗意化,我们总是在他的作品中感受到诗意、散文化的影像风格,仿佛在观赏一幅美丽的画卷,感觉在电影中导演总是把各个镜头都表现的尽善尽美。影片替换了原小说的背景环境、主题、意蕴、气氛,仅仅保留了秋千和其大体的叙事框架。
影片的二度创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的改变
莫言小说中的山东高密改为南方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江西婺源,地点的转换使影片更符合观众的审美,符合整个影片基调。霍建起在谈到选景时曾表示江西的小镇诗意盎然,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古色古香的文化氛围,给人一种世外桃源般的感觉。这种环境更容易使受众产生一种认同感,你会产生一种离现实很遥远的感受,也正是因为环境的置换,为影片的基调做了铺垫。霍建起追求的是一种自然和谐、暖意融融的温情美,影片没有像小说中讲述的那样残酷、现实,他把现实的一面用温情来化解。
2.移情于故事人物
小说中暖是一个瞎子,在影片中导演将人物转换成瘸了腿的女人,使十年之后与井河的相逢不再那么难堪,暖依然保持了年轻时的美貌。在影片中与暖相关的男人也进行了改写,一是武生替代文艺军官,通过戏剧更可以显示出影片的本质,也可以更好地凸显暖这个人物形象;二是对结婚对象哑巴的改写,电影中的哑巴不是未曾谋面的陌生人,而是和他们一起长大熟知对暖心有好感的哑巴。并且编剧对于哑巴这个人物形象描写十分突出,在暖小时候哑巴就对她有好感,经常出现在暖的身后去逗她,抓一把蒺藜放在暖的头上,引起暖的注意。在井河离开后上大学的时候哑巴给予暖无微不至的帮助,电影跳出了小说的框架,给予哑巴足够的戏份,在影片的最后我们潸然落泪,哑巴忏悔自责,是他隐藏了井河的第三封信,是他拆散了暖和井河。殊不知,井河在离开小村之后便渐渐忘记了自己的承诺,是哑巴成全了井河。编剧对哑巴的笔墨还是比较多的,并且包含着极善良的美好。小说中三个哑巴儿子换成了聪明乖巧的女孩,让暖对未来有了渴望,把一切落在一种正常的境遇里。移情于故事人物,因此让观众相信这个故事人物的真实存在性,进而对其产生共鸣,倾向于站在电影人物的视角去经历这个故事,霍建起导演做到了,对于电影中的人物刻画——温情含蓄。
3.满足于故事结局
影片最感人的是改编的结尾,哑巴让女儿和暖跟随井河去城里过上好的生活,表现了哑巴内心深处美好的东西。哑巴挣脱了暖,手里极力地比划着,眼神望着井河,那是一种不舍与无奈。受众为之所感动,这种爱与温情的东西是霍建起导演要表达的,取而代之的是小说中暖最后想与井河在高粱地里生一个会说话的孩子。这样的结尾太残酷了,影片中暖最终嫁给了哑巴,最终还算幸福。观众仿佛并没有为暖与井河的分离而感到不舍,反而为暖和哑巴的感情所感染感动,更没有为暖的遭遇而感到不公,也许这就是命运。命运的偶然性让暖和哑巴在一起,我们感受到这个哑巴男人的善良与真诚以及对暖粗鲁而又敏感的爱。暖人物形象的塑造似乎让我想起了顾长卫导演《孔雀》里面的姐姐,都是理想主义的化身,都对未来抱有幻想。《孔雀》里的热气球和《暖》的秋千都是对未来憧憬的物象,虚无缥缈。但《暖》让观众满足于这样的故事结尾,暖还算幸福,有个可爱的女儿,是暖未来生活的期望。
二、小说到电影的审美嬗变
1.欲说还休——含蓄的镜头语言
霍建起影片的镜头很少张扬,一般都是很诗意很温暖。导演更喜欢用慢镜头、长镜头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他在镜头上讲究精雕细琢,赋予《暖》细腻的情感和真切的人性内容。小说中我们感受到命运的不公性,命运的残酷。而在《暖》中,霍建起导演把握镜头依旧是那么不紧不慢,不慌不忙地展示着一个个人物的命运,那份从容显示着一个导演的含蓄与内敛[2]。霍建起的妻子思芜也是《暖》的编剧,她讲到人生体验上就是写一种人生感受。霍建起导演的电影总是给我们一种观看风景画卷的感觉,也许这正与他的专业有关。他把美术与电影融合,人眼对色彩的记忆,他强化了人的意识使,我们更好地去感受影片基调,融入影片氛围。
2.娓娓道来——一贯的叙事风格
和霍建起导演之前作品稍有不同的是,《暖》采用了双时空,影片中两个时空相差十年,一直在切换,转换时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痕迹,显得很随意。让观者在影片中去感受导演的意图,去感受导演对作品的理解。在影片当中如何处理好双时空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但霍建起导演娓娓道来,显得游刃有余、自然得体。如果在时空转换中受众觉得太跳了、太硬了,那么时空转换肯定不好,《暖》给我们一种顺畅柔和的感觉,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3.删繁就简——只为凸显主题
《暖》中纽带的缩减,在小说中,莫言采用了“白狗”和“秋千”两个物象,影片当中,“白狗”消失了,只剩下了“秋千”。这些纽带都推动了叙事,并且连接着井河与暖的爱情。影片中的“白狗”因为与《那山那人那狗》中的狗略有重复,就拿掉了。主推秋千,也是一个叙事情节的助推器。同时在荡秋千的时候会给我们一种期望感、兴奋感,又会有一种欲说还休的纠缠。秋千如热气球一样是一种想象的飞翔,暖站在秋千上说,她看到了天安门,这是她的向往。秋千也是村里的人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同样的秋千荡起时,虽然都是在追逐梦想,但是井河看到的是现实,他终于通过努力考取了大学。暖却是幻想,幻想不是现实,于是秋千荡得越高,暖摔的越狠[3]。暖被现实狠狠的摔了一个跟头,她一次次的被抛弃。暖幻想着小武生带她实现唱歌的梦想,换来的却是无谓的等待,当现实的井河带她去参加县剧团招生时,她却拒绝了一心想着参加省剧团。暖是幻想的,幻想着小武生来带她走。后来,暖幻想着与井河一起考上大学,却因在秋千上重重地摔了下来,摔断了脚腕,与高考失之交臂。换来的是一次次的等待,一次次的幻想被破灭。
三、结语:《白狗秋千架》和《暖》的若即若离
小说与电影像两条相交叉的直线,在某一点上聚焦,然后向不同的方向延伸。文学与电影自古以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总能在彼此中看到对方的影子,又能感受到独特的魅力。电影的艺术实际上就是一种将文字转换成跳动的影像。一部影片的创作,必须要建构一整套与剧本提供的文学故事相适应的视觉代码,完成叙事体从文学表意到影像表意的语言变异[4]。经典文学作品给予电影经典的素材,电影则给小说提供了创作的生命力,由小说到电影的二度创作过程中,必须考虑多方面因素,现代观众对于文学的接受能力和审美能力,是作者的阐释与读者的理解成全了这部作品。电影与文学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艺术形式,当然我们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中,可以做一些自己的创新。电影与文学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如果导演不能充分利用电影这一艺术形式,没有融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样的作品改编是不被看好的。《暖》选择了世外桃源的江西婺源拍摄,在那样一种环境下有些脱离尘世的感觉,人显得很单纯质朴,这是导演想抓住的东西。导演期许世界是美好的,带给观众温暖的感觉,所以电影《暖》温情脉脉感人肺腑的结尾无疑更受欢迎。在今天许多人眼里,电影竟然完全变成了一种以钱换钱的“影像商务”、一种供人消遣解闷儿的“娱乐游戏”,以至于人们在超越单纯的娱乐层面去追溯电影的思想意义、在超越了单向的经济的向度去探讨电影的文化价值时,都显得“多余”。霍建起导演是用电影来演绎他内心的意绪,用电影来表达他对人生的感悟,用电影来抒发他的个人情怀,否则,电影对他来说没有丝毫意义。文学改编是谨慎的,稍有不慎便会遭到观众的唾弃,尤其是在生活节奏相当快速的今天,观众的审美风格也在发生着改变。观众很难为没有娱乐性的作品而走进电影院,所以不乏现在看到一些作品低俗媚俗,一味地迎合观众。霍建起导演坚持他原有的艺术修养,不放弃艺术水准,我们总能在他的作品中感受到独有的温暖,同样在《暖》当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善意的温存。
参考文献:
[1] 纵瑞霞.《白狗秋千架》与《暖》——从莫言小说到霍建起电影的审美嬗变[J].四川戏剧,2006(2).
[2] 霍建起,思芜,丁一岚.《暖》:寻找记忆中挥之不去的过往[J].电影艺术,2004(1).
[3] 陈丽.《暖》:从小说到电影的华丽转身[J].电影艺术,2015(13).
[4] 贾磊磊.什么是好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
[5] 吕新娟.温情脉脉的忏悔——谈小说《白狗秋千架》到电影《暖》的演变[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