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6年:第4期

试论中国精品广播剧创作发展之路径

——以《路魂》创作为例

刘明珂
2016年05月31日14:34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陕西广播电视台广播剧《路魂》经过专家评选,已被陕西省委宣传部确定为2015年度重大文化精品创作项目,这是一部描写年轻一代大学生由被动到主动扎根秦巴山区,并在工作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和锤炼实践知识的作品。它以形象的方式,鲜活而充分地展现了新世纪年轻一代在基层工作实践中,如何正确地选择人生,树立信仰,并锤锻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为了把这部广播剧制作成为一部高端大气的精品力作,陕西广播电视台各项录制工作精益求精;采取现场实景同期声的录音方式,使效果更加逼真,听觉更加震撼,艺术更加完美。

关键词:广播剧;技术创新;精品创作

广播剧是以声音为唯一媒介,传神故事情境、再现人物风采的艺术,它既是表演、语言与音乐、音响的有机对接,也是身心与灵魂的和谐畅想。创作广播剧精品,实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创作目标,必须要做到编剧、导演、演播、录制、合成精准结合,唯有此方能彰显声音的独特魅力。创作一部好的广播剧艺术精品,是我们长期研究的课题。

一、广播剧的创作技巧

广播剧的发展繁荣,在于提高广播剧的剧本创作,剧本是一剧之本,适合任何戏剧艺术,广播剧也在其中。每一个戏剧品种都有自身的、独特的艺术规律[1]。

日前,为了提高广播剧创新制作的水准,力争录制出高端大气的广播剧艺术精品,陕西广播电视台广播剧主创人员,在陕西省委宣传部领导带领下,远赴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黑龙江龙脉影艺影视传播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黑龙江是我国广播剧的重要产地,也是广播剧创作生产大省。截止目前,该省先后有22部广播剧在全国评奖中荣获一等奖,这在全国艺术类评奖中是绝无仅有的。也因此,全国广播剧专家和同行们将之誉为“黑龙江广播剧现象”。

参观学习中笔者感到,黑龙江省制作广播剧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点:1.拥有制作广播剧悠久的传承和浓烈的氛围。五十多年来,黑龙江电台虽历经多次机构调整和改革,但广播剧人员队伍始终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广播剧的创作也从未中断;2.录制广播剧的专用技术设施和设备优良,所需各项条件比较齐备完整,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结合广播剧创作制作的特点要求做到最优化,具备了较强的广播剧生产能力;3.对广播剧的艺术表现手法、选材角度及内容,包括价值取向都把握得比较到位。在长期的实践中,他们勇于探索和创新,善于总结和运用,形成了一整套符合广播剧艺术创作特点要求的独特经验。可以说,这三方面突出的优点使得他们在全国各省市的广播剧制作中脱颖而出,进而打出了品牌。

二、广播剧的听觉艺术

目前他们不仅自身的广播剧产量高,而且还为其它省份制作广播剧。他们这些优点,都是使笔者深感钦佩并决心学习的。广播剧是富有艺术生命力的听觉艺术,近几年发展很快,已成为独特的有广泛影响的艺术品种。广播剧是富有艺术生命力的听觉艺术,近几年发展很快,已成为独特的、有广泛影响的艺术品种。据统计,我国每年录制的广播剧已上千部,艺术样式从微型剧、单本 剧发展到连续剧、系列剧。在我国电视还没有在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山区普及的情况下,广播剧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即使将来电视在农村、山区普及,广播剧具有电视剧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是以电波为载体,以声音(语言、音乐、音响)作为手段进行传播的特殊剧种,也是覆盖面最广、接收率最高的剧种[2]。

广播剧是创造情境的艺术,也是表演、语言与音乐、音响有机对接的综合艺术。在诸多艺术形式中,广播剧作为一种制作周期短、社会传播广、功能见效快的独特艺术样式,将审美注意大量地、集中地指向现实社会生活,紧扣时代的脉搏,不断地塑造出生动活泼、性格独具的社会主义新时期的艺术形象,从而为广大听众带来新的审美感受和人生感悟,无疑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天地。黑龙江广播剧在新时期近20多年的艺术发展中,正是将自己的艺术触角伸向这广阔的表现空间,密切关注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生活,及时反映时代的呼唤和民众的需求,不断奉献出个性独具、人物鲜活的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改革者形象,借以表现时代的变化,讴歌社会的发展,并以此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龙脉影艺影视传播有限公司其前身是黑龙江电台文艺部,拥有专业的广播剧制作团队和市场开发团队,这些资源使其在广播剧的生产、市场拓展等方面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和优势。同时,在对广播剧的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龙脉影艺还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涉足动漫、电视剧、电影、音像制品等众多领域,产业链不断延伸。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广播节目制作基地、动漫后期配音基地,他们依托广播进行规模性经营,已经成为市场开发中走在全国前列的一个典型代表。

笔者遴选其中一些具有典型性的代表,梳理其发展脉络,透视其发展思路。透过它们,进一步思考陕西省广播剧的发展之路。广播剧不同于一般的戏剧,它没有戏剧舞台,也没有可视的人物、道具、布景、灯光和服装。它是一门特殊的听觉艺术。但是它却和所有的戏剧一样,离不开戏剧的矛盾冲突,故事的情节发展,鲜活的人物性格,高度精炼的语言,新颖别致的结构。但是,也正由于它对“物”的需要比较少,所以它也就比电影、电视剧、戏剧等形式的艺术品传播得更便捷,内容上更广泛,接受上更直接,创作上更灵活。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广播剧能不能抓出精品,剧本是关键。黑龙江广播剧之所以在评比中连续荣获大奖,首先得益于剧本创作。他们广播剧创作的题材比较广阔,涵盖面大,时间和空间都有着很大的占有率。学习中笔者注意到:在众多的广播剧题材、体裁和样式中,他们始终坚持以现实题材为主的方针。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波澜壮阔的社会大变革中,各阶层、各民族、各种类型人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都有极强的戏剧性,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人们的生活和现实。不仅是广播事业的使命,也是人们的迫切愿望。尽管由于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都通过手机和微信等方式去接受信息,但也恰恰由于手机和微信等信息的碎片化,促使着人们对身边的故事和人物有了更新奇和更有力度的关注,就这个意义说,以现实题材为主,多反映时代的风貌,是符合现代化人的文化需求的。

广播剧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的生产水平是创新能力的直接体现。在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多元传播时代,如何再展广播剧的魅力,以广播剧的精品生产带动日常节目的创新,就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由陕西广播电视台申报的广播剧《路魂》经过专家评选,已被陕西省委宣传部确定为2015年度重大文化精品创作项目,这是一部描写当代青年在实际工作中锻铸人生观、价值观的广播剧。它以形象的方式,鲜活而充分地展现了年轻一代在基层工作的实践中,如何正确地选择人生,树立信仰,并锤锻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在策划生产这两部广播剧的过程中,我们立足媒介融合,试图在题材选择、表现手法、制作手段等方面实现突破,使广播剧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前提下,借鉴电视、电影等媒体的表现手法,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有机交融,从而给听众呈现出全新的感官体验。

为了把这部广播剧制作成为一部高端大气的精品力作,我们经过反复探讨和研究,决心对各项录制工作精益求精;在总结以往录制经验的基础上,采取现场实景同期声的录音方式,以使效果更加逼真,听觉更加震撼,艺术更加完美。

三、广播剧的人物塑造

广播剧的剧本创作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塑造真实可信、个性鲜活的人物,具有明确的动作指向和性格识别度的人物对白。依据西方的戏剧理论的创作原则,通过确定人物的终极目标,明确人物的意图和行为动机,提供人物明晰的动作线,在把握故事发展和节奏的同时,在对白中展示冲突铺设悬念,展开情节推动剧情发展。行为逻辑和个性统一的人物是广播剧的灵魂,人物的对白则是广播剧的血肉[3]。

广播剧是脱离画面单靠声音来表现的一种戏剧形式,它以人物对话和解说为基础,充分运用音乐伴奏、音响效果来营造场景、加强气氛,人物对话是推动剧情发展的主要手段。它是一门听觉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综合艺术,怎样通过音响,让听众用耳朵来“看”广播剧,应当说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尝试。它绝非某个单一部门能够实现的。让笔者倍感荣幸的是,在这样一场更高质量的广播剧的追求中,陕西广播电视台无论在硬件还是在软件上都给予了更多的投入与支持,为这部剧的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在《路魂》的创作实践中,也进一步拓宽视野和创作手段,综合全台各方面的力量,借鉴了先进的影视录音技术,努力实现音响的最佳效果。

首先,反复打磨剧本,做到基础牢靠;其次,在艺术表演上挑选一批适合广播剧的优秀演员;三是深入生活,就是让演员和工作人员走出录音棚,到基层去,到工人们中去,和他们同劳动,同生活,加深体验和了解,使录音从形式到内容上都更具生活质感;四是采取“现场实景同期声”录制方式。实景同期声录音方式在电影、电视剧中应用广泛,但是对于广播剧录音,应该说还是一块处女地。所谓实景同期声广播剧,指的是所有演员不再进入录音棚里录音,而是根据剧情的需要在真实的场景中现场表演、同期录音,比如铁路工人工作时,场景中机器的轰鸣声。故事情节发生在山里、树林中、广场上、车厢内等不同场景时,真实表现人物在当下情境里的声音。这样的创作,要求演员们不再是固定站在话筒前表演,而是带有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在表演广播剧。现场、实景、同期声录音可以真实地再现故事发生的地点和环境,以及人物之间的位置和距离,让听众清晰的听到各种剧情细节,一听到声音就能产生逼真的画面感。

目前广播剧《路魂》由陕西广播电视台秦腔广播、广播剧团牵头,正请有关专家研读剧本,同时,正在着手遴选演员,寻找符合剧情要求的场景。总之,认真考察,提前筹备,我们将力争实现生活和艺术的高度融合,人物和声音的高度统一。最终实现技术为艺术服务,艺术向生活靠拢的目标。努力创作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好剧。

参考文献:

[1] 林长风.谈广播剧的创作技巧[J].中国广播,2005(4).

[2] 颜振奋.提高广播剧剧本创作水平[J].剧本,1991(5).

[3] 刘文宇.广播剧剧本创作中的人物塑造[J].中国广播,2011(7).

(责编:王妍(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