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国产纪录片缘何赢得观众 满足观众多样化观影需求

2016年06月13日07:0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原标题:国产纪录片缘何赢得观众

  最近,中医药文化纪录片《本草中国》正在热播。当神奇甚至有些神秘的中医药材,透过拍摄者的镜头生动地展现在观众眼前时,立刻吸引了观众,而那些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医药人的坚守精神也深深地打动了观众,使观众感受到他们如本草般质朴、纯真的情感。

  今年年初,一部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意外走红,以刷屏之势席卷网络。它用3集的容量讲述了故宫文物的修复过程以及修复者的生活故事,成功圈粉大批观众,被网友称为“故宫招聘宣传片”。

  由此联想到,2012年和2014年两季《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掀起了一阵纪录片热。它通过对美食不同角度的展现,发掘出美食背后所蕴含的仪式、伦理、民族特质等方面的内涵,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小鲜肉霸屏、真人秀当道的热潮下,纪录片如涓涓细流走进观众的内心,透过镜头实现与观众的情感交流,激起情感共鸣。

  满足观众多样化观影需求

  据《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6》显示,2015年我国纪录片行业总投入为30.24亿元,总收入46.79亿元,比上一年大幅增长;专业纪录频道和卫视频道全年共播出纪录片约76400小时,同比增长0.8%;全年首播节目共约24000小时,同比增长3.9%。纪录片质量也得到改善,为满足观众多样化需求提供了可选项。

  对上述几部纪录片的走红,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秦瑜明并不感到意外。他认为,电视剧、综艺娱乐、新闻一直在我国电视节目的竞争格局中占据主要地位,随着“限娱令”以及“一剧两星”等相关政策的出台,纪录片有了更为理想的外部生存空间。观众的观影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综艺节目有它的自身定位,就是为了娱乐观众,但除此之外观众也有文化需求、艺术需求等,纪录片刚好可以满足。”

  《本草中国》总导演干超认为,虽然现在真人秀节目很多,但并没有百分之百占领市场份额,而且由于同质化现象严重,观众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真人秀节目的收视率正在下滑。同时,观众的收视习惯是可以被培养的,只要作品质量足够好,纪录片当然有底气来参与竞争。

  值得一提的是,纪录片的受众群体正逐渐呈现出年轻化态势,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我在故宫修文物》就是从“90后”聚居的弹幕网站中走红并被人们所熟知的,《舌尖上的中国》创造的“舌尖体”话语方式也在年轻群体中掀起了模仿热潮。

  人文情怀是征服观众的关键

  在谈到创作变化时,《本草中国》制片人韩芸认为,当下的纪录片更开放、包容,“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环境,不是创作者自我化的表达,而要寻求与观众的互动、交流,通过对主题的纪录来表现人文情怀,与观众产生共鸣。”

  长期以来,有关故宫的纪录片拍了不少,其中不乏一些大成本、大制作,拍摄画面也很精美,却像是一本介绍故宫的百科全书,忽视了对于人的关注,切断了与普通观众的交流通道。而《我在故宫修文物》导演萧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相比关注“文物”本身,“修文物的人”这个视角更鲜活,“最终能够引起观众强烈反应的,也是里头的人物,他们特别受大家喜爱。”有网友说,修复师们看似在修补文物,实际上是在修补当代社会中人的浮躁心理,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踏踏实实地干好一件事,他们的精神是现代社会非常欠缺的,值得钦佩。

  同样,《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够被大众所喜爱,也是因为它除了对中国美食本身的关注,还通过这一载体展现了中国人的民族智慧以及民族特质。

  纪录片就是要在非虚构的基础上,通过架构素材来表现创作意图,不仅要完成写实,更要注重写意。秦瑜明认为,如今纪录片的表现手法和制作技艺都在不断完善,视觉效果很好,但如果只停留在内容的简单堆砌上,很难得到观众认可,“不管是何种类型的纪录片,归根到底要有人文情怀,进而引发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与反思。”

  纪录片创作离不开工匠精神

  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纪录片中,文物修复大师、中药人对待工作的精与专让观众感动不已。而用镜头记录下这些的纪录片工作者又何尝不是在追求、践行着这样一种精神。

  为了拍摄《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制作团队历经了5年的项目调研、连续4个月的纪实拍摄,才完成这部仅3集、总时长150分钟的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在拍摄之前,创作团队把1995年到2011年间所有中文版的关于人文地理的书都买来,用以收集素材,寻找故事。

  由于中草药生存环境的特殊性,为了拍到一个镜头,《本草中国》的制作团队经常要在蛇虫蚊蚁密集的深山老林里呆上好几天,有时还要面临滑坡、泥石流等危险。

  在韩芸看来,“工匠精神”包括两方面,一是默默坚守,心怀执著信念,另一方面就是精益求精。从事纪录片工作十多年,她认为,纪录片的创作同样离不开“工匠精神”,“纪录片的制作周期相对长一些,除了前期的素材收集、田野调查,我们还经常会为了拍摄到一个镜头而花费好几天的时间。而且纪录片拍摄中关注的一般是普通人,他们在面对镜头时,会本能地产生戒备心理,不能自然地表现自己,这就需要我们耐心地和他们慢慢接触,让他们逐渐适应。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拍摄出真实的场景,发现真实的故事,做出好看的纪录片。”

  不好高骛远,不急功近利,纪录片在发掘那些匠人匠心的同时,纪录片制作团队的“工匠精神”也同样是让观众买单的一个重要原因。脚踏实地,止于至善,用心做出的纪录片自然会得到观众的点赞。(张 迪)

(责编:宋心蕊、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