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影视剧走出去莫被翻译“卡住脚”
【文化视窗】
为期10天的2016年中外影视译制合作高级研修班于6月15日顺利结束。这一由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主办的影视翻译人才培训计划,吸引了来自蒙古、韩国、哈萨克斯坦、越南、印度、缅甸、俄罗斯、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白俄罗斯、爱尔兰、乌克兰、德国、美国、埃及、西班牙、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秘鲁等30个国家的近60位电影节、影视机构负责人、译制专家参加。
影视剧翻译的障碍不仅涉及翻译者的外语水平,更涉及对异域文化背景下受众审美需求、审美心理的把握等多方面的问题。参与研修的中外专家,参访了中影集团、中央电视台、国际广播电台、北京电影学院、电影资料馆、中国科学院、上海广播电视台等近20个合作单位,深入了解了中国影视的发展历程和创作现状,并就如何加强中外影视行业的信息沟通与互译合作,如何推动中外优秀影视文化作品的互鉴与传播,如何理解中外影视受众的差异化需求等议题展开讨论。
“影视剧要走出去,当然需要翻译,而要把翻译做好,首先需要彼此沟通了解。”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任仲伦认为,提高译制能力,是繁荣中外译制合作的重要保障,像这样的研修班就是一种很好的中外合作形式。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影视剧对外译制主要依靠通晓外语的中国人。本次研修班期间,很多专家指出,相较于传统的译制方式,进行“本土化译制”或许是一条影视剧走出去的“终南捷径”。巴西汉学家、翻译家修安琪曾将电视剧《我们结婚吧》译制介绍到了巴西,法国编剧、导演、翻译家艾罗蒂拍摄制作了纪录片《窑洞——另一种“营造法式”》,通过拍摄窑洞的起建过程,感受并记录下陕北当地居民的生活传统与其独特的“窑洞文化”,从而帮助更多外国人了解到这一独特的文化存在。这些由当地人操刀进行的影视剧译制,都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家多语种影视译制基地是主要从事中国影视剧多语种译制工作的国家级基地。这些年来该基地的一条实践经验也是“本土化译制”。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影视译制基地推广部副主任孟毅介绍,近些年来他们在埃及、缅甸、巴基斯坦等七个国家探索实施“本土化译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
“在配音制作方面,我们直接与当地专业影视机构合作,进行‘本土化译制’。这种方式有效降低了制作和沟通成本,有助于中国影视剧在当地宣传和推广。中方语言专家和外方专业团队的密切合作,使得中国影视剧能够原汁原味呈现给当地观众。”孟毅说。
2015年5月,中国节目频道“Hi-Indo!”在印度尼西亚开播,面向印尼观众播出中国影视节目。“Hi-Indo!”在当地同类频道的收视率在5月份已蹿升至第二位,直追排名第一的HBO电视网。
“Hi-Indo!”的合作开办方、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副总经理张琳同样将其不俗表现归功于频道的“本土化译制”做法。“我们在节目的译制和推广上坚持立足本土、因地制宜,设法整合当地多个比较了解中国文化背景的译制团队,兼顾译制的准确性、艺术性与频道定位的轻松、时尚和娱乐风格。”张琳说。(周天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