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路边新闻社"微信公号 专注"偷听"和记录路边对话

2016年07月01日06:56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路边新闻社”:一群偷听故事的人

  时间:2016.6.15,11:30左右

  地点:北京,特16路公交车站台

  人物:两位目测岁数60+的奶奶A、B

  A:我还觉得我是一个小女生哎,没想到孙女都那么大了。

  B:别说,我也觉得我还没长大。

  A:“特16”来了,上车吧。

  (两位奶奶上车后,售票员喊“给老人让一下座”。)

  A:咱俩上去坐着。

  B:走走走。

  这两位奶奶的对话,乍一看宛如文艺片里的场景。这些话偏偏被一双路过的耳朵碰上了,然后出现在一个名为“社闻新边路”的微信公号上。这个很奇怪的名字要倒过来念:“路边新闻社”。因为不是一个正规的新闻社,为了避免误导,创始人随易把公众号名字反过来命名。

  “路边新闻社”,一个专注“偷听”和记录路边对话的平台,每周一期,星期天晚上发刊。

  创立才不到两个月,已聚集了100多个“路边记者”、20多个“路边插画师”和7个运营志愿者。就是这群人,不分地域和时间,呼啦啦产生了上千条野生的“路边新闻”。什么是“路边”?马路边、公交车、地铁、出租车、超市、商店、厕所隔壁等一切公共场合。而此处的“新闻”又为何物?记录者亲耳采集到的一切“微小、野生、动人”的真实发生在市井间的美好的瞬间。“路边新闻社”,追求原创,拒绝二手消息。

  随易是一家关于线下活动和青年文化创业公司的联合创始人、COO,日子始终围绕着办公室高速旋转,创业公司感觉“活儿永远干不完”,整整占据了他90%的精力。而剩余10%精力呢,“折腾”一些自己爱做的零碎事情上。他曾经从事媒体工作,文字功底好,因此这个活出自我的10%填满了与之相关的好玩项目,随易在个人公号“马赛克”上发起了“体验式报道”“所有人问所有人”“夜游”“居住实验”……

  其中,“路边新闻社”,就是今年5月诞生的。

  创意,源于随易某天“偷听”的经历。5月初的一天,他去家楼下杂货店买东西,听到老板娘和一个中年妇女聊天。“你知道么?最近好多事儿弄得我挺闹心的。附近一个小区,一个老太太跟儿媳妇吵架,越吵越凶,然后媳妇被儿子拉走了不让她们吵。结果老太太有气没处撒,把孙子拉过来,拿刀就往手上砍,直接把小孙子手腕砍断了,接着老太太还连捅了自己好几刀……”

  偶遇了一场聊天,或许当事人随手抛在脑后了,随易却将之搁到心上。

  “这是多么魔幻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从身边陌生人的口中听到,其震撼程度要远胜于在报纸上读到这条新闻……因灾难死去的人,在这里不仅是‘一个数字’而已,而是活生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随易在创刊号上如是写道。他决定,要找一帮对此感兴趣的同道者,一块儿“偷听”,一块儿记录,然后稳定、持续地产出人间故事。“当你开始留心这些新闻,通勤路上的零碎时间就不会放在无谓的微博朋友圈中,而是竖起耳朵,听听身边到底在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随易说,传统新闻是他人为你选取重要信息,“路边新闻社”没有这般“抱负”。侧耳倾听,每一个散落在路边的草根、野生故事,都能折射出片面而真实的世界。司空见惯的场景、陌生幻变的人影,拼凑成人们对一座城市感性的认知,以及最深沉的回忆。

  随易特别喜欢一条“路边新闻”,故事情节极其简单:胡同里一个小男孩问他的奶奶,外面是不是着火了?奶奶笑着对孙儿说,并没着火,只是太热了。随易感叹,天气热居然可以描述为着火,小孩子真是天生的诗人啊!这个小故事,后来还被画成一幅插画。

  或许某天我们只是毫无期许地路过一条短街、一座老宅,但往往就是那一两个人、几句闲话,令我们猝不及防被深深打动。然而,只有一双耳朵听见,故事的生命力是有限的。随易构建了平台,让大家交换“偷听”的成果,让每个故事的生命力得以延续,并完好保存住点点滴滴即将转瞬即逝的情感。

  这几日,“路边新闻社”又增添了新的“打开方式”。平台不仅限于市井闲侃,也尝试为突发社会新闻、热点新闻提供一个独特的角度。随易说,若恰好有“路边记者”在现场,便可进行热点新闻直播,主要记录事件中路人的议论、对话,效果是与媒体报道截然不同的。

  随易期盼把“路边新闻社”做成一个长久之事,能够跨越很长很长的时间维度。最近他正计划做个App,能基于实际地理位置发布“路边新闻”。用随易的话形容,此举可以诞生一批“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吧。(沈杰群)

(责编:宋心蕊、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