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微信公众号——“研究事儿”

一张报,一封信,一个村,32年的缘分

事儿姐 研究事儿
2016年07月11日11:4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
小字号

今天,6月24日,在中国扶贫史上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1984年,32年前的今天,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读者来信,它翻开了中国大规模、有组织地扶贫攻坚的第一页。两天前,当年写信的人走进了人民日报社社长的办公室。而就在4个多月前,他和习近平总书记还进行过视频交流。

2016年2月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网演播室同赤溪村干部群众在线交流。兰红光 摄

王绍据(中)代表赤溪村村民与总书记热情对话。 于凯 摄

具体怎么回事?事儿姐请来了熟悉故事的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听他和大家聊聊——

总书记挂念的赤溪人来人民日报啦

6月22日上午,人民日报社社长办公室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

6月22日上午,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右)与闽东日报原总编辑王绍据亲切交谈。

“绍据呀,我一眼就认出了你。”杨振武社长握着闽东日报原总编辑王绍据的手说。

“你是中国扶贫第一村的村支书,大名鼎鼎啊。”杨振武又把福建宁德赤溪村支部书记杜家住拉了过来。

“社长,我们都认识你。”两位立刻围着社长聊了起来。不经意间,他们如老友久别重逢,互致问候,朗朗笑声在并不宽敞的房间荡漾开来。

其实,杨振武和他们是第一次见面。可为何他们聊得这样轻松愉快呢?

自然而然,他们的话匣子从难忘的2?19打开。

今年2月19日上午,元宵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人民日报社视察调研,在人民网2号演播厅,同福建宁德赤溪村干部群众在线交流。

赤溪村曾有“中国扶贫第一村”之称,习近平任宁德地委书记时高度重视这里的扶贫工作,去年1月对当地脱贫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在赤溪村通话现场,村支书杜家住、闽东日报原总编辑王绍据与习总书记进行了亲切交谈。当时,杨振武社长在现场目睹了党的总书记和基层干部群众亲切交谈的温馨场面。

王绍据说,当时,人民网为准备连线直播的记者们对他说,会有一位“大人物”和村民视频连线,我们都以为就是人民日报社社长,想不到是总书记。

杨振武连连说,这是保密工作做得好。

深情回顾,情景再现,大家不由得哈哈大笑。

王绍据说,感谢人民日报和人民网,通过与总书记的连线,让他成了名人。

杨振武说:“你早就是名人了。32年前的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刊登了你写的一封读者来信,反映福建省宁德地区福鼎县磻溪镇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贫困状况,引起很大反响,人民日报还配发了《关怀贫困地区》的评论员文章,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从而拉开了中国扶贫开发的序幕,赤溪村也被称为中国扶贫第一村,你对中国扶贫开发工作功不可没,贡献很大。”

一同会见的人民日报副总编、秘书长王一彪见到两位老朋友更是分外亲切。今年1月,他带领记者到赤溪村采访,与王绍据和杜家住结下深厚情谊,他们共同回忆起当时手脚并用、攀着悬崖到下山溪村采访的情景。

王绍据和杜家住告诉社领导,今天他们作客人民网,向广大网民介绍了赤溪村从30多年前一个默默无闻的贫困村,如今发展成为了一个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3千元的较为富裕的村庄。杜家住表示,决不辜负习总书记的嘱托,一定把赤溪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杨振武说,赤溪村不仅仅要擦亮“中国扶贫第一村”的品牌,还要奋勇争先,努力成为中国扶贫开发、脱贫致富的先行者和领头羊。

客从远方来,谈笑乐开怀。

32年前那封来信的故事

这到底是怎样一封来信,里面又都说了什么呢?事儿姐特地翻出了当时的老报纸。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王绍据的来信——《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

1984年5月,时任福鼎县委宣传部新闻科长的王绍据来到下山溪进行采访。原本110多人的村子,因为贫困只剩81人,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国家能给些特殊政策吗?村民的贫困景象,深深地触动了王绍据。

回到家,他连夜一气呵成了一篇稿子,第二天就赶到省城投稿。而当时的编辑却当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你这报道是给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抹黑!你还是党员吗?”

“真的是我错了吗?”经过反复思量,王绍据毅然将稿件投给《人民日报》。

没想到,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了王绍据反映福建省宁德地区福鼎县磻溪镇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贫困状况的来信——《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关怀贫困地区》。

在信中,王绍据写到:

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还有一些地方,特别是偏避边远的山村,至今仍处于穷困落后的状态。

在闽东福鼎县与霞浦县交界的一条深峡谷里,有一个穷山村。这里地名叫下山溪,全村十八户,八十一口人。他们居住的房子十分简陋,耕种的土地全是贫瘠狭小的山坡地,粮食产量极低。他们祖祖辈辈吃蕃薯度日,偶尔到外地买几斤大米,只能在春节吃两顿,或供妇女“坐月子”吃几天。他们身上穿的破破烂烂,有的人买不起鞋子而光着脚板。他们的文化水平更低。解放三十多年来,这里只出过一个高小毕业生。据了解,在闽东山区尚有一些村庄至今生活仍很艰苦。这些地方大多数是解放前红军和游击队的根据地。

要使下山溪这样的穷地方富裕起来,依靠国家零星的救济见效不大。我认为只有从这里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并给予特殊的政策扶持,方可从根本上改变其贫穷落后的面貌……

当时配的评论员文章里讲到:

来信里所说的这类贫困现象,多出现在老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山区、边疆地区……我们共产党人的天职,就是领导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果让这些贫困现象长久继续下去,不但会影响整个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也愧对那里曾为革命做出过牺牲的父老乡亲……下决心到那些贫困落后的地区去走一走,实地调查一下那里究竟是什么样子?有哪些困难?应当采取哪些特殊政策和措施?跟那里的干部、群众坐在一起,共同研究治穷致富的门路。

就是这封顶着巨大压力的来信,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当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拉开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序幕。默默无闻的赤溪村,也因此被称作“中国扶贫第一村”。

1989年7月,同样因为这封信,一没大学文凭、二没办报经验的王绍据,被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点将,成为《闽东报》负责人。在他身后,那时的闽东大地,一场以转变思想观念为突破口的摆脱贫困攻坚战已经打响。

赤溪村又迎来人民日报记者

2016年1月,时任人民日报社编委、秘书长的王一彪带领着蒋升阳、赵鹏、李波三位记者,来到赤溪村采访调研。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镇村干部、返乡大学生等60多人深入交流。最终写出了反映赤溪村30多年的脱贫历程的调查报道——《脱贫路上的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脱贫记》,刊发于2016年2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和十版,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

2016年2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十版分别刊发《脱贫路上的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脱贫记》。

在这个过程中,事儿姐发现,总书记对赤溪村的脱贫工作一直非常关心。

26年前,总书记曾在福建省宁德地区工作,针对当时宁德贫困状况多次强调: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不能寄希望于国家上重大项目,一下子抱个“金娃娃”;要把事事求诸人转为事事先求诸己;要有“弱鸟先飞”的意识,坚持“滴水穿石”的精神……“闽东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子,关键在于农业、工业这两个轮子怎么转。”

1988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考察福鼎后,曾留下一段话:“抓山也能致富,把山管住,坚持10年、15年、20年,我们的山上就是‘银行’了。”而今,这份根据讲话录音整理的《福鼎通讯》复印件,摆放在赤溪村村史展示室。

之后,总书记一直不忘关心当地的脱贫工作。就在去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赤溪脱贫作出重要批示。同年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吹响了脱贫攻坚战冲锋号,让赤溪干部群众充满希望,更让年轻一代信心满满。

2016年,更让赤溪村村民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竟然有机会和总书记视频了!2月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人民网演播室,通过视频同当地干部群众交流。在视频里,习近平先后同村党支部书记杜家住、长期关心支持赤溪村扶贫的退休干部王绍据对话,他向乡亲们问好,叮嘱他们保护好绿水青山,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路子。

2月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人民网视频连线福建赤溪村村民。 于凯 摄

“两个一百年”的实现,是我们党和国家对人民的承诺,是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事儿姐不得不感慨,无论是“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经验”,亦或是“宁德模式”,当地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最有力地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提出的“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扶贫开发思路产生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可见扶贫攻坚要想取得实质性突破,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尤为重要。必须要找准治疗“思想病”的药方,解决头脑中的“贫困”问题,只有这样,脱贫攻坚才有“由量变到质变的、滴水穿石般的变化”,最终兑现我们对人民的承诺。

本文根据人民日报相关报道、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相关文章编辑整理。

原创作品 转载请注明

策划\撰稿:张天培 统筹:王向令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