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路上"新作外宾出镜 "中国通"讲活"中国故事"
乌伊海伊讲述与中国的故事 视频截图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镜头中的一位巴基斯坦大叔一边用手打着节拍,一边用不太熟练的中文唱着中国民歌《茉莉花》,而巴基斯坦的国花也正是茉莉花,这让他对这首歌有“他乡遇故知”之感,唱起来备感亲切。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北京市一个叫“复兴路上工作室”的新媒体团队推出系列短片《我与中国的故事》,邀请5位不同身份的外国嘉宾参与拍摄,用微视频的方式展现这些“中国通”们与中国的情缘以及他们如何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生活场景处处体现“中国情缘”
5位外国嘉宾分别是5集短片的主人公,他们国籍不同、身份各异,但都和中国有着特殊情缘。
例如那位唱《茉莉花》的大叔,是巴基斯坦参议院中巴经济走廊委员会主席穆沙希德。对他来说,坐在中国的咖啡馆门口和中国百姓一起唱经典中国民歌是生活中的一件趣事。
“这一系列的微电影突破了过去学者政要接受采访时端坐在摄像机前、单纯讲述观点的影像表达,而是用镜头记录下他们在华生活点滴,让他们与中国的故事变得更加可知可感。”采访中,复兴路上工作室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
在视频中,来自英国的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喜欢漫步后海,或在银锭桥环看四周的胡同,沉浸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匈牙利社会党副主席乌伊海伊很痴迷中国的传统文化,表示自己去山东曲阜参观时绝不只是“拍拍照”,而是要感受孔子伟大的智慧和聆听关于儒学的知识;来自加拿大的清华大学教授贝淡宁则是通过时常看望自己中国籍的岳父岳母、陪他们谈心来展现中国文化中的“孝”道,甚至对别人称他为“老外”而感到惊讶,“因为我内心早已把自己当成了中国人”。
运用自身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约旦记者马尔旺从小就随父亲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广播、阅读有关中国的书籍,因此对中国有着真挚的感情。为了向国际社会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他发起成立了阿拉伯记者作家中国之友国际协会,而他本人在近30年的时间里写了数千篇介绍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的文章。
这些“中国通”,因为爱中国,所以更希望让自己国家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民了解中国。
马丁·雅克是在1993年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至今,来中国的次数早已数不清了。作为历史学者,他习惯用“英国工业革命”时的状态类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他的著作《大国雄心》,表达了他对中国近几十年发展的肯定以及对未来中国国际地位的乐观预测,成为英国时政类的畅销书。
这些“中国通”,对中国文化也有着异乎寻常的热爱:乌伊海伊在自己的家乡匈牙利塞格德建立了孔子学院,同时也组织中国学生赴匈牙利学习交流;贝淡宁对《论语》研究颇深,他很欣赏中国“选贤任能、任人惟贤”的贤能政治并积极向其他国家的学者、民众介绍这种模式。
“外宾视角”便于国际社会接受
“在拍这个片子之前,我们一直很好奇外国人会怎样看待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国当下的发展。这也是我们拍这一系列短片的初衷。”复兴路上工作室的工作人员表示,希望片子中外国人的视角能让国际社会更好地接受,也让中国人在看待自身的文化和发展时有不一样的视角。
据了解,这一系列的短片历经两个月才最终完成,分别在北京、宁夏等多地进行拍摄,这些外国嘉宾很乐于参与片子拍摄的过程,有的甚至还与制片团队沟通交流至深夜。
事实上,近年来复兴路上工作室在向海外传播中国形象、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十分重视运用“外宾”元素,比如MV《“十三五”之歌》就是请外国歌手进行演唱录制的,歌词用英文,体现了外国人对“十三五”规划是什么,怎么制定,有什么影响的理解;而《跟着习大大走》的“美国篇”、“英国篇”等,也都在片中请当地人讲述自己与中国的友好关系,比如有主人公讲到,当地原本倒闭的工厂在中国公司收购后起死回生,因此自己又有了工作并能够养家糊口。这样的故事生动具体,让人真切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友谊。(柴逸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