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大鱼海棠”:一场精致虚空的混乱

原平方
2016年07月15日13:10 |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小字号

1967年,46岁的德国文艺理论家姚斯老师经过几年的沉思苦想,认为阅读文学作品的人早在阅读文学作品之前就有自己的预先估计和期盼,而这种估计和期盼直接受阅读者的个人经历、阅读经验和审美趣味影响。因而,阅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往往是带着自己事先就有的心理图式与观念结构来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这种潜在的心理预判叫做期待视野,这种以阅读者为主体、强调阅读者的学术因而被称为接受美学。

其实,这种听起来艰涩、貌似高大上的学术术语在中国用一个简单的成语即可表达,这就是“合情合理”。所谓“合情”,就是艺术形象要合乎人的真实情绪、真实情感;所谓“合理”,就是艺术形象要符合日常的生活逻辑、要合乎社会关系的正常规则。可能有人会质疑,文学作品不是要“出乎意料”才会带给阅读者新奇体验吗?但这种“意料之外”,细究起来,常常却是在“情理之中”,事实上更符合文学作品要“合乎情理”的基本原则。

而这一“合乎情理”的准则不仅于适合文学作品的创作,更适合于电影作为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原因在于如果说文学作品还是以作者或创作者为主体而成为精神产品、不太顾及阅读者的话,那电影就一定是以观众为主体、以强调大众接受为前提的文化工业产品。

“大鱼海棠”为什么不好看?直接的原因即是无视大众的智商与接受能力,故事、价值观和叙事“不合情理”。

当我们看电影时我们要看什么?首先我们看电影时是想看一个合情合理的故事。“大鱼海棠”的故事内核是:在既不是人又不属于神的一个族群里,有一个叫椿的女孩和一个叫湫的男孩,俩人本来两小有点猜、青梅可竹马,不出意外的话也可以过上门当户对、举案齐眉的婚姻生活。可不愿意出意外通常会出意外。女孩椿十六岁生日的时候化作红色海豚到人间巡礼,“鱼群中回头多看了人类男孩即男主鲲一眼”,所以在女主椿被网困住、生死难卜的危急时刻,男主鲲顾不得照顾身边幼小的妹妹、毅然勇敢地跳下海去拯救椿。女主椿得救,男主却被卷入漩涡死去。为报救命之恩,女主椿违反族群天规、用自己一半的生命与灵婆做交易,以帮助死后男孩的灵魂——一条拇指大的小鱼,成长为一条比鲸更巨大的鱼回归大海、重返人类回到妹妹身边。女主爱上了一个注定不回家的男人,陪伴在身边的小伙伴湫则成为心甘情愿付出的体己备胎。最终,爷爷牺牲、备胎死去、海水漫灌,女主“颠覆了一整个世界”, 只为以人的身份与男主相遇。

听起来很感人。看上去很美。问题是男主、女主和御用备胎的感情戏太薄弱了。男主和女主凭什么就相爱得至死不渝了呢?虽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但那是因为柳梦梅和杜丽娘即使是在梦里,也在“牡丹亭畔,芍药阑边” “千般爱惜,万种温存”,有基本的感情渲染、有充足的情感铺垫。作为红海豚的椿与与人类男孩鲲的情感基础在哪里呢?为什么鲲就要为椿甘愿身死?剧情上严重缺乏说服力。而椿不顾家人反对、不惜爷爷死活执意要与一条从没实质性交流过的鱼痴心一片、一意孤行、共生共死,一般的大众估计很难理解,这哪里是爱情,这分明是青春期的发神经。同样,湫对椿的感情,更是不合常理、不可理喻。楼上望见雨夜疾行的男二号湫,不知道为什么就发誓要做女主的守候天使、宁愿以死化作清风也要成全佳人,这是未经世事的少男少女的任性,更是煽情与矫情。

讲不好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国产电影的一大通病。而没有一个合情合理的完整故事,观众就很难被引发自己日常生活的情感体验,也不会获得强烈的情感共鸣,因而,电影也就完成不了自己的移情功能。

就价值观和主旨来说,《大鱼海棠》一开片的旁白就是“有些鱼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他们属于天空”。好吧,“有些鸟是不能关在笼子里的”,很有“肖申克救赎”里崇尚自由的味道。而关于生死,继续的旁白是“所有人类的灵魂都是海里一条巨大的鱼,出生的时候从海的此岸出发,在路途中,有时相遇,有时分开,死的时候去到海的彼岸,之后变成一条沉睡的小鱼,等待多年后的再次出发,这个旅程永远不会结束,生命往复不息。”生死互通,掌管好人灵魂的灵婆与掌管坏人灵魂的鼠婆竟然可以做生死交易,看来生死没那么可怕。掌管百草的女主爷爷则更是参透生死、超然物外。 可是果真如此的话,电影里你死我活、生死离别的爱情戏又有什么必要呢?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里的前提是生命只有一次、不可以重来。但正因为生命珍贵,罗密欧与朱丽叶在面对真爱和生命必须选择其一的时候,爱情才显得弥足可贵。而假如以自由为追求目标的话,不为情所困、不为形所役,轻薄的爱情又算得了什么呢?但奔放宏大的价值观下主题却是忘了初心的少年意气闹剧,一部虚空的被注过水的剧严重配不上这部电影当初的野心。

就电影叙事来说,电影以117岁的女主椿第一人称旁白为视角,采取的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回望姿态。但历经风波与劫难的人常常是一种平静、释然的态度。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所回顾的是往日的琐碎细节,所持的语气是看淡人间烟火之后的平淡从容。风烛残年的露丝把与杰克的定情信物“海洋之心”抛入水中,露丝放下了。几次三番游回来、与女主吻别的男主鲲放下了吗?还是只能以这种拖沓的方式来延长电影的时长和剧情?

中国电影市场一个显而易见的矛盾是大众不断提高的影视鉴赏水平与电影人浮躁低下的制作能力之间的矛盾。在这个意义上讲,“大鱼海棠”是一场精致虚空的混乱。

据说“大鱼海棠”是一部让观众等了12年的电影。而“等”,意味着观众有所期待,大众有所预期。慢工出细活 ,事实是,电影浪费了善良大众的支持与耐心。

有人可能会反驳说“大鱼海棠”画风好看、音乐好听。的确。

那就当我听了一场配有画面的音乐会吧。

但,电影人能这样自我安慰吗?(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责编:宋心蕊、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