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匠心”打造“走心”的节目
自2015年“五一”以来,《大国工匠》栏目已经在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三季节目,树立起23个典型人物形象,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2016年最新评选的10位“最美职工”中,有9位是《大国工匠》曾报道过的人物。
经过一年多的磨砺和沉淀,在《大国工匠》栏目主创人员的心中,“大国工匠”这四个字,不仅是一个社会影响巨大的品牌栏目,而且已经融入大家的日常工作,成为一种团队文化和职业精神。这是一种执着坚守、追求卓越、不断突破的精神,更是一种为党的新闻事业默默耕耘的情怀。可以说,在社会上、在我们的记者团队中,《大国工匠》都起到了“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作用。
节目的精彩呈现,得益于央视新闻中心探索实施的全新策划运行机制,通过强有力的系统保障,实现新闻全流程把控,做到了课题式设计、项目式管理、工程式推进。在采访制作过程中,上至中心和部门主任、制片人,下至记者、编辑、摄像,人人都追求极致,一丝不苟。采制《大国工匠》,既是工作,也是学习,工匠精神激发了大家的创作热情。小到一个编后的字斟句酌,大到节目生产的组织运作、节目播出的排版布局,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为了制作精品节目,凌晨一两点,有人还在为一个措辞、一个画面而反复推敲;为了保证节目品质,有人多次调整编辑思路,甚至重新采访拍摄。或许,记者郭薇提供的一组数据更有说服力:节目播出7分钟,拍摄素材5小时,采用量仅为2%;采访了主人公的五位同事,素材时长一个多小时,但在编辑过程中,反复琢磨比对,最终优选出15秒同期声,采用比例仅为千分之四。这样的素材比例描摹出记者精益求精的作风。
在第三季拍摄特种钢管精镗工戎鹏强时,为了在有限的工厂空间内多角度呈现人物,摄像师爬上天车、趴在车床上取景,甚至启用内窥镜拍出钢管内部的镜头;在第一季拍摄火箭发动机焊接技师高凤林时,弧光对眼睛的伤害极大,但是摄像师为了追求最佳拍摄效果,在没有戴护具的情况下,坚持拍摄;在采访LNG船殷瓦焊接工人张冬伟时,女记者冒着危险进入船舱作业区,穿上沉重的防护装备,爬上十层楼高的脚手架采访;拍摄錾刻大师孟剑锋的故事时,记者和摄像每天在路上奔波往返四个多小时,清晨6点出发,晚上12点到家,为了追求最佳屏幕效果,启用了索尼F5、佳能5D3、高清摄像机、3个三脚架、6个摄像头、话筒、无线胸麦、挑杆话筒、调音台、三个LED灯、一个机头灯、一个监视器、摄影轨道、电脑、硬盘等等众多设备,车的后备箱和后座椅被塞得满满的,车头甚至都翘了起来。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摄像师出现了头晕、恶心、呕吐的症状,但都顾不上休息,始终坚持拍摄,并且对每一个镜头精益求精,毫不马虎,拍摄了大量令人叫绝的经典镜头。可以说,记者的一举一动都充分践行着工匠精神。
参与《大国工匠》制作的记者郑连凯,在完成第一季节目后,就曾写道:采访宁允展,就像和自己对话。这种感受,源于郑连凯的人生经历,他和宁允展都是出生在农村,两人的人生起点有颇多相似之处。之后的20多年,他们一个在生产线上研磨火车部件,一个在话筒前后推敲稿件。没有想到的是,若干年后的一个劳动节,他们因为《大国工匠》节目相遇在高铁车间。采访结束,宁允展告诉郑连凯,他这是第一次在陌生人面前落泪,而郑连凯在写稿的过程中,也是一边敲打键盘,一边泪流满面。对于一位天天跟政策和数字打交道的央视新闻记者来说,这次采访是一种难得的体验!正是因此制作《大国工匠》,让他有机会认识了宁允展,也让他更清醒地认识了自己和所从事的职业。“大国工匠”贵在有匠心,这份匠心磨炼出了宁允展,也同样磨炼着参与节目的记者。
采访故宫古书画修复师的记者张芊芊在谈创作体会时,提到用“匠心”打造“走心”的节目。为求新求变,《大国工匠》节目组在第三季采写过程中,决定用主人公自述的方式诠释工匠故事。由于没有解说词,完全靠影像叙事,节目内容要表达清晰而节奏又不能拖沓,这对剪辑的要求很高。剪辑的过程不是简单地按稿子码素材,而是要求对素材进行二度创作,不仅是按照主人公的外在行为逻辑剪辑,更要展现出她的心灵空间。张芊芊平生第一次觉得剪片子好像是在练气功,要紧紧捕捉住自己最初那种鲜活的感觉,循着心灵的节奏,画面长一点或者短一点,味道都不对。整个剪辑过程,记者和编辑连续熬了90多个小时,斟酌着每一处剪辑点,不敢有半分随意处置,体力和脑力都到了极限。但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样虐心的苦没有白受。重新剪辑结构之后,节目删繁就简,减掉与主题无关的琐碎信息,腾出篇幅将那些动人的情节点描绘充分。节目叙事节奏放缓,给观众空间细细体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于是,节目避免了生硬的“介绍事迹”的格局,变成了一条真正“走心”的片子。是的,新闻工作者做节目就应该像古书画修复师单嘉玖一样,沉得下来,采访的每一个环节、拍摄的每一个镜头、剪辑的每一个画面,都要融入心血,精益求精,才能呈现不一样的屏幕效果。
记者王凯博最近回看了第一季《大国工匠》节目,她说,感谢《大国工匠》,让我也做了一回匠人。一年前,当王凯博在写稿子和编片子时,哪些细节保留、哪些情节删减,她都要反复拿捏考虑。9分钟的片子,每一帧每一秒,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同期声,都是用心推敲出来的。主人公顾秋亮师傅说过,“让人信任一次两次,一年两年容易,让人一辈子信任很难。我就想让人一辈子信任”。这句支撑顾师傅一路走来的话,也成了王凯博最大的收获。在浮躁的时代里,能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让他人信任,而且是长长久久地信任,何尝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大国工匠》让一批真正的匠人呈现于人前,也让大家有机会重新审视自我。
完成《大国工匠》节目,就像答完了一份职业精神的考卷,用匠心“研磨”新闻,主创团队收获的不只是节目本身。有记者说,在这个人心躁动的社会,大国工匠那种心无旁骛的境界触动人心,当自己烦躁、疲惫的时候,就会想起节目中的大国工匠。还有记者说,作为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就好比新闻战线的一名小工匠,我们有责任传承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最后,分享一下第三季《大国工匠》节目的宣传词,与君共勉:
追求极致,双手创造神奇;
精益求精,执着成就梦想;
穿越时代的坚守,只为一颗传世的匠心。
大巧于心,大慧于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作者为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经济新闻部记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