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6年:第7期

“中国梦”主题电影表演趋势研究

张汝杰 张菁菁 徐 刚
2016年08月03日08:49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任何一个时代的电影都带有这个国家,在特定时代下的独特文化的印记,在这个意义上,电影正是传播文明形象,进行文化交流碰撞最有效的艺术形式。中国梦主题影片中,优秀演员的表演将艺术审美和生活真实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本篇论文聚焦于“中国梦”主题的电影表演研究,探究其代表电影中演员塑造角色成功的原因所在,同时对未来既符合观影审美,又符合表演规律的华莱坞电影表演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中国梦;表演趋势;影视表演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7-0087-02

“中国梦”的精神内涵是要在 21 世纪上半叶,在与当代社会各种文明的交汇之中,在不断弘扬民族精神和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实现中国现代化。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梦就是要用文明的理念、文明的形象去实现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而电影正是传播文明形象,进行文化交流碰撞最有效的艺术形式。任何一个时代的电影都带有这个国家、在特定时代下的独特文化的印记。中国梦是一种“国梦”和“家梦”的结合,国梦”是大国梦、强国梦;“家梦”是许许多多中国人的个人梦,一个国家的梦必须由全体民众的梦组成。“中国梦”既是民族复兴之梦,亦是个人在大时代背景下“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1]”中国梦主题电影必将蕴含着这样的家国主题。当代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影片展现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每一部影片都是一个时代下,中国人在实现心中“中国梦”的缩影。中国梦主题影片受到观众的喜爱,既有当代人对于正能量影片的渴求,也离不开优秀演员对于角色的倾情表达。中国梦主题影片中,优秀演员的表演将艺术审美和生活真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追星态势逐年递增的电影产业链中,演员本身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凸显,优秀演员或明星的参演成为了票房的号召主力。在中国梦主题影片中,演员的表演态势呈现何种趋势,本文以代表影片为例,总结当代电影中的演员表演趋势,分析优秀演员塑造角色成功的原因,同时对未来既符合观影审美,又符合表演规律的华莱坞电影表演趋势进行展望。

一、中国梦主题电影的表演研究

一部展现“中国企业家创业史”的影片《中国合伙人》,将目光聚焦在了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的变迁下,三个主人公成冬青、孟晓骏、王阳在改变世界的梦想中,梦想与现实不断碰撞的人生故事。三个男主人公代表的是八十年代年轻人的成长缩影,他们的定位囊括了社会价值观中三种男性的形象:土鳖、海归精英、愤青。这部影片的故事脉络清晰,角色行动线明确:相识——相知——分离——各自事业起航——重聚——分裂——再聚首。片中演员进行二度创作时,对于人物性格塑造投入,让自己化身为角色,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跟随角色的性格进行变化,塑造出三个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 1.人物性格的投入塑造。这部影片在人物的角色性格塑造上形象鲜明,在美国大使馆里,三个角色在镜头中的第一次亮相打下了观众心中三人的性格烙印:成冬青畏畏缩缩的眼神,孟晓骏自信满满的状态,王阳放弃签证的不羁态度,将三人的形象做了一个定位。不同的态度源自他们的性格,而性格的不同来自他们不同人生经历,同样,不同的性格也决定了他们在同一件事情上态度的不同:在课堂上,孟晓骏公然质疑教师的教学,王阳为了彰显自己的独特,也站起来与老师反驳。成冬青看孟晓骏和王阳要走,自己才收拾书本跟着站起来。面对其他同学的围攻,孟晓骏和王阳“打不过就跑”,没想到最唯唯诺诺的成冬青却把教室门关上,自己扛起了围攻同学的拳头;在会议上就上市问题三人发生争执,孟晓骏发现自己股份变少,明白成冬青是为了阻止自己的上市计划,孟晓骏当即发镖。王阳顾及两人的颜面,站起缓和气氛,成冬青坚持自己的决定,说出了“新梦想我才是真正的领导者”;在婚礼上孟晓骏和成冬青说着互相伤害的话,王阳站起来调和,每一个人都在为了三人共同的“新梦想”付出。孟晓骏不能忍受误解,选择离开“新梦想”。王阳不愿看到友情分崩离析,离开了“新梦想”。剩下成冬青自己在曲终人散的婚宴上放声大哭。这三场具体情境下三位演员有着符合角色性格的不同反应,这种反应也恰恰揭示出了三人截然不同的性格:土鳖——成冬青,不主动挑起事端,敢于面对困难,不怕吃苦;海归精英——孟晓骏极为自信和骄傲,勇于争取;愤青——王阳有独特的个性,喜欢彰显自己的个性,更愿意享受人生。

2.从内心出发感触角色。影片中,三个人不同的命运线索不断纠葛,当中人物命运的转变使角色更为鲜明饱满,三位男演员的表演也将不同阶段的角色进行了深层次的处理。成冬青的转变是一种逐渐获得自信的过程,命运给予什么,他就接受适应。大学毕业后当老师,在年龄感上,有了成熟稳重的深色,不再是唯唯诺诺的农村男孩的状态。被学校开除,为了生计开始奔波,做事情变得有条不紊。在办学上找到自信,开始在具体问题上自己勇敢的做出决定。黄晓明将不同时间段的成冬青塑造的层次分明,真实可信。

孟晓骏的转变是一种极度自信到回归理智的转变。孟晓骏对自己的人生有严密的规划,他在大学里是公认的才子、精英,成功者的光环使得他极度自信,签证成功到了美国,在他自认为最应该散发光彩的地方变成了一个失败者。回国后,孟晓骏在演讲时紧张失语,他迅速调整,开始向理智回归。王阳的转变是从出世到入世的转变。外国女友的离开代表着王阳诗意生活的结束,他剪掉头发,焚掉诗稿,撒钱,这几场戏可以看作是“入世”的王阳对“出世”的王阳的告别,是对理想的告别,对现实的妥协。正如王阳在婚礼上说的,“我以前只会过一种生活,就是跟别人不一样。现在我知道了,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的生活,才是值得的。”

二、未来华莱坞电影表演趋势展望

近年来,华莱坞的电影表演趋势呈百花齐放的姿态,专业演员力图深入刻画角色的多面性格,素人演员凭借真情实感的流露以求饱满的刻画角色。总结分析之后,我们发现既符合电影的艺术追求,又能打动观众审美追求的演员在组织行动上始终延续角色的心理行动,在角色的呈现上多面,基于纪实风格的表演追求,摒弃“演戏感”,将生活真实与艺术呈现完美融合。

1.角色行动延续角色的心理线索。《电影表演》一书中写道:“今天,电影演员多样化似乎源于电影从集中表现形体美转移到集中表现心理美。观众对表层下面的东西比对表层本身的东西更有兴趣。……今天演员的面孔必须展示出比出色化妆所修饰的优美外表更多的东西;这张面孔必须反映出现代人物内在的决断和复杂的冲突。[3]”正是基于这样的审美要求,电影演员的表演趋向于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打破“第一自我”和“第二自我”之间的隔阂,要求演员按照角色的心理动作指挥进行思维,达到人物和角色浑然天成。在电影《亲爱的》中黄渤饰演的田文君坚持多年寻找被拐走的孩子,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孩子,孩子却不认识自己,认为李红琴才是亲人。多年来支撑自己寻找孩子的精神支柱突然倒塌,田文君在楼梯里大哭,从站立哭到弯腰,最后蹲下。这种形体上的冲击力直接从荧幕的巨大画幅中“压制”而来,田文君就像个刻舟求剑的人,在时间的原点苦苦寻找自己丢失的孩子,终于找到了,不是喜极而泣,而是发现物是人非,一切都变了,只有自己还傻站在时间的河里。影片中赵薇饰演的李红琴为了见到女儿,想尽办法,最后站在楼外的窗户上偷看窗内的女儿,赵薇的表演不是刻意煽情的哭泣,而是经历千辛万苦重聚的喜悦。李红琴的行动在人看来心酸,为己却是相聚的喜悦。片中演员组织的行动准确的延续了角色的心理线索,向观众展现角色的心理世界,而非浮于表面的做状。

2.角色的多面化挖掘塑造。人有千面,面面峥嵘。演员在塑造角色时,基于导演和编剧对于角色的多面性挖掘,演员张开身上的毛孔感受到这种用意,通过细微感受将其进行顺理成章的二次处理的表达,将人物的多面合情合理。影片《山河故人》中,赵涛饰演的沈涛在经历了友人的离去,丈夫的离去,父亲的离世,儿子的出国这四件事情时的状态完全不同。沈涛给梁子送结婚请柬,恰逢梁子准备离开小镇。沈涛为梁子的离开觉得内疚;十五年后,沈涛与丈夫离异,丈夫带着儿子离开自己,沈涛仍然活的有滋有味,只是再见到蒙尘的结婚请柬,觉得唏嘘;父亲的离世给沈涛的打击却是致命的,从车上下来,到父亲的灵堂,一段路已是泣不成声;沈涛知道儿子将远赴澳大利亚,带着儿子坐火车到父亲离世的车站坐了坐。每一个人的离开,沈涛的表演都因为不同的情感纠葛,有着不同的表现,塑造了一个真实、坚强的女性形象。

3.纪实风格的表演追求。“虽然表演风格历有变化,总是寻求更接近现实,使电影制作艺术日趋完善的成就仍然依赖于观众的不断变化的期待。[3]”中国梦精神是一种新现实主义精神,中国梦主题电影也多数符合这种追求,在这种大背景下,“演戏感”被逐渐摒弃,纪实风格的表演越来越成为表演的主流。演员在表演中趋向含蓄内敛,不求凸显演员自我,而是展现角色的真实之美。

在香港影片《桃姐》中,养老院里有老人过世,老人的女儿痛哭不止。镜头中,叶德娴饰演的桃姐静静的看着眼前的一切,真实细腻的再现了一个老人面对人生无常的状态。台湾影片《赛德克?巴莱》中,不论是主要演员还是群众演员,每一个演员能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能够相信并置身故事中的世界,他们一起呈现出的气节,整体的敬业精神,赋予了影片极高的艺术造诣。

三、结 语

中国梦主题电影应该是能够给社会传递一种正能量的影片,面对观众对中国梦主题电影的多样化需求,电影人应该担负起“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艺术追求,最终赢得观众在“灯火阑珊处”的思考。大陆的表演风格在香港表演的北上冲击下,吹着台湾小清新的风,又在美剧韩剧的自然表演浸润下,经受着数字化时代“无中生有”对演员的考验,着实应该迷惘。但是华莱坞演员的表演跟不了“好莱坞电影”的风,因为没有一种成功可以照搬复制,中国电影表演也只能依据自身的独特性走出一条本土化道路,把艺术与高度的现实主义精彩的融合在一起,而这条道路正应该是中国梦精神下的新现实主义风格道路,即演员在组织行动时始终延续角色的心理行动,多面化的塑造角色,基于纪实风格的表演追求,摒弃“演戏感”,将生活真实与艺术呈现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2] 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当代影视表演趋向——第十二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3] (美)玛丽·奥勃莱恩著.纪令仪译.电影表演——为摄影机进行表演的技巧与历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

(责编:霍昀飞(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