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直播模式下的新闻生产方式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始渗透到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新闻视频直播通过用户和用户之间、用户和传播者之间的实时互动,形成一种新的新闻报道方式和网络社交形态。这种以实时化、社交化为特征的互联网应用正在改变新闻现场的定义和新闻叙事的方式,其特点表现为内容选题突出悬念和参与感,用户生产和专业生产共同构建出新闻视频直播生态,将用户变成了新闻信息生产的一部分,满足了用户的新闻参与感。
关键词:视频直播;用户生产;实时社交;VR技术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7-0112-02
在社交媒体时代,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始渗透到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给新闻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视频直播是通过互联网对某一事件、话题、人物等实时制作和同步播出相关影像的一种方式。作为一种比文字和图片更生动的传播模式,视频直播的经历了最早的游戏直播、秀场直播、体育直播到热点突发事件直播的发展历程,通过用户和用户之间、用户和传播者之间的实时互动,形成一种新的新闻报道方式和网络社交形态。这种以实时化、社交化为特征的互联网应用正在改变新闻现场的定义和新闻叙事的方式,充分认识和理解视频直播模式中的新闻生产和传播特点,有助推动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
一、新闻视频直播: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闻生产新模式
媒介融合环境下视频直播的出现,使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闻生产者通过实时播出的多媒体格式的声像和影像,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身临其境的新闻视觉体验,这种新的新闻形态可以称为视频直播新闻。与以往互联网上的图文报道以及短视频新闻不同的是,视频直播新闻展现出连续性的且有现场感的新闻场景。
视频直播新闻是移动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4G网络的普及,网络视频播放更加流畅,根据最新CNNIC显示,截止2015年12月,国内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04亿,伴随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以及流量成本的下降,每个智能终端用户都可以便捷地观看网络视频直播。
VR以及全景视频等新技术的出现也为视频直播新闻带来发展契机。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VR技术通过模拟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为用户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刺激,而全景实时直播可以自由转换视角,使用户如同身临其境一般,使用户从新闻场景旁观者成为新闻现场体验者。
90后成为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主流消费群体,也推动了视频新闻直播的盛行。作为追新求异的一代群体,他们对互联网应用的需求表现为即时互动、随时娱乐、随时表达,他们对社交有着强烈的热情,注重对信息的实时分享。而网络视频提供了多种类型的多媒体直播题材,既包括娱乐、游戏、音乐等生活场景,也包括热点突发事件追踪、科普新闻等。用户在视频新闻直播中通过与传播者实时互动,真正参与到新闻的生产过程,与新闻生产者共同形成了视频直播新闻的价值共同体。
二、视频直播模式下的新闻生产特点
1.内容选题突出悬念和参与感
视频直播最初应用于游戏直播与秀场直播,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红”以及明星开始使用视频直播这一互联网应用,视频直播也越来越被更多的主流人群所关注和使用,具有技术和用户资源优势的互联网公司以及少数传统媒体开始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新闻生产的尝试。
(1)适用于热点突发事件的追踪。新闻视频直播的最主要优势在于实时、交互地提供新闻现场的影像。传统的电视新闻直播在报道新闻现场时受到时间、栏目设置以及人力等限制,难以真正实现持续、即时的新闻现场播报。对于已经形成一定网络热度、受到舆论关注的热点事件,视频新闻的追踪直播为用户提供了更为鲜活的新闻现场影像,事件进展的不确定性以及新闻当事人的态度都成为吸引用户观看视频直播的焦点。突发新闻的直播既可能是由新闻媒体发起,也可以由新闻现场的目击者来发起。尽管目击者直播的新闻内容从拍摄手段来看并不专业,存在画质不清晰、画面抖动、噪音过大等问题,但普通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接触和直播更具有现场感的新闻画面。对于用户来说,新鲜感和接地气的内容远比后期精心剪辑的视频更加具有吸引力。
(2)适用于用于重大事件的直播。具有较强社会关注度的重大事件在视频直播模式下资讯呈现更加多元化,媒体利用VR技术生产体验式和沉浸式的报道产品,用户从单纯地观看新闻到走进现场感受新闻,真正让人身临其境。与传统的新闻专题报道相比,视频直播过程中的实时互动,使常规性的新闻议题以更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
(3)适用于具有不可预知性的资讯类议题。观众总是对充满未知性的事件或议题具有很强的关注欲望,事件发生过程和结果的不可预知性能激起用户的强烈期待,视频直播正好迎合了用户探寻未知的心理需求。在直播过程中用户与传播者一同解开悬念,并加上专家、专业主持人现场解读,共同见证事件的进展,通过话题引导和直播进程呼应,引爆社交平台的话题讨论。
2.UGC和PGC共同构建直播生态
自媒体的的兴起和发展对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微博以及微信等社交媒体应用在新闻报道中的优势凸显,许多社会重大新闻的第一手信息来源均来自社交媒体的UGC(用户内容生产)。在视频直播模式下,用户既是视频内容的观众,也是视频内容的生产者。任何人都可以拿起手机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直播,极大地丰富了新闻事件的第一手报道素材。随着视频直播的全民普及,UGC直播将成为突发事件报道的重要来源之一。
视频直播的兴起为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带来了新的前景,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使用无人机航拍图像和VR设备等充实报道内容。借助自身在新闻策划和媒介融合方面的技术和平台优势,媒体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视频新闻直播的最佳效果,延伸媒体的功能性。在众声喧哗的社交媒体时代, 对优质的内容的需求将使PGC(专业内容生产)更加受到用户欢迎。对于新闻生产的内容差异化以及满足不同用户个性化需求方面,PGC的优势和价值正日益凸显。媒体应研究分析视频直播用户的心理,创新适合移动终端的直播报道模式和框架,为用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观看体验。
3.实时社交打造新闻参与感
与以往一对一的视频聊天不同,新闻的视频直播实现了点对多的实时交流模式,任何人都可以搭建一个直播系统,用户之间以及用户与传播者之间通过互联网设备实时沟通。电视的单向传播属性决定了观众的参与度不强,观众无法真正参与到电视节目的直播过程中。而视频直播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用户与传播者之间在文字、声音、影像上的互动,用户的反馈可以实时影响新闻播出的内容,用户和用户之间的交流满足了人们对实时社交的需求。这样的实时互动打破了传统电视新闻报道中观众只能被动接受新闻资讯的状态,实质上将用户变成了新闻信息生产的一部分,满足了用户的新闻参与感,用户与直播者之间的交互关系使新闻报道的内容更加立体。双向的直播方式让信息的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各种观点直接交锋,直播的弹幕功能让用户在线吐槽和评论,这样既可以及时传递出用户对于新闻信息的反馈和态度,避免单向传播导致的舆论失衡,也可以提高用户的停留时间与观看黏性。
三、新闻视频直播的实践困境
当前新闻生产在平台和内容上都存在普遍的同质化现象,各家门户网站以及传统媒体都开始纷纷尝试新闻视频直播,意图在全民直播的时代利用视频直播树立品牌效应,打造新的行业竞争力。然而当前新闻视频直播仍然处于试水期,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视频直播能否成为未来新闻生产的主流模式,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1.专业化优质内容匮乏。
新闻视频直播对技术、内容和平台都有较高要求,直播平台在面临资本、技术、硬件投入等压力的情况下,未来新闻视频直播必然走向专业化生产。由于长时间低价值密度的新闻内容很难获得用户持续关注,如何选择适合的新闻主题与直播形式完美结合,保证新闻内容持续、稳定的输出是未来新闻视频直播的专业化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视频直播的魅力在于悬念、娱乐、社交,应当不断探索多元化的选题框架和报道模式,寻找与用户产生共鸣的内容,提高停留时长与观看黏性,营造最佳的用户体验。
2.用户体验效果不佳。
视频直播实质上是一种视频社交方式,用户可以实时参与和即时分享,但用户注意力时间有限,难以保持实时在线,因此视频直播很难与用户碎片化使用习惯兼容,无法全面推广到所有新闻场景之中;其次,目前视频直播的互动模式停留在聊天室、弹幕等应用,如何通过直播过程中的互动满足用户的深层社交需求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再者,与VR技术结合的网络视频直播需要用户借助VR头盔或VR眼镜等硬件设备,这种设备将人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封闭,引导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这与用户对视频直播的现实社交需求又在一定矛盾。因此,技术和设备限制降低了VR视频的体验感。
3.用户直播挑战新闻伦理底线。
视频直播带来或加剧一些不符合新闻伦理的现象发生,为了博取眼球,部分网络直播平台出现涉黄、涉暴等触犯法律、道德底线的UGC内容。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公民记者在突发现场对事件进行现场直播,必然引发有关报道伦理的争议,挑战专业新闻报道的伦理底线。普通网民应主动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加强自律行为,注意当事人隐私权的保护、血腥和暴力的细节的呈现。而视频直播平台也应该遵循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启动严格的筛查程序,把握新闻直播内容的尺度,保障直播平台的长远发展。
视频直播使新闻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和有趣,为用户提供了参与新闻生产的机会,也让用户从与传播者的互动中获得满足感。伴随着视频直播热潮的掀起,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专业媒体将参与视频直播新闻的生产,在技术驱动的媒介融合环境下,媒体可以结合视频直播模式的特点探索视频直播新闻内容类型和传播平台,利用这种实时互动性新闻形态塑造全新的内容竞争力和用户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史安斌,张耀钟.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兴起与传统新闻业的转向[J].新闻记者,2016(1).
[2] 顾洁,田维钢.移动新闻的新闻形态特征:情境、平台与生产方式[J].现代传播,2013(10).
[3] 向冬雪.移动新媒体直播报道模式探索——以浙江新闻客户端春节系列直播为例[J].传媒评论,2016(3).
[4] 赵金.VR新闻及对媒体融合转型的启示[J].青年记者,2016(13).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