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6年:第7期

纸媒新闻表达的情感掌控与策略

 杨宗惠
2016年08月03日09:17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新闻稿件失去了情感,也就丢失了灵魂。带着真情实感将新闻客观地呈送给受众,是记者应有的素质和责任,也是记者的新闻表达基本功。然而,很多记者却将情感和情绪混为一谈,所写稿件呈现情绪化、主观化特点,有失偏颇、缺少客观,影响了新闻作品的传播效果。本文从合理把握情感尺度、控制情感阀门、处理好内容和情感的相适度等方面探索了保证新闻既真实、又深情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新闻表达;滥情新闻;弱情新闻;僵尸新闻;情感阀门;合理掌控

中图分类号:G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7-0118-02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作家真情流淌、不吐不快时,才能写出打动读者心灵的作品;读者只有为作品的情所打动,才能与作家产生共鸣,也唯这样的文学作品才能打动人、感染人,新闻作品亦不例外。

毋庸讳言,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一些平淡如水、无丝毫情感波澜的“傻大粗黑”稿件。这些稿件之所以平淡、无感情波澜,不能吸引编辑、受众的注意力,有的是因为采访不深入或根本就没有采访,而是根据材料“编”新闻,通篇冒着“傻气”;有的是因为记者对该事件不甚了解,一味用辞藻堆砌篇幅,以致最具价值的新闻事实被深深掩埋,整个作品矫揉造作、大而无用;还有的是因为情感因素掌控失调,以致情绪凌驾于事件之上,以致新闻选取粗制滥造、新闻表达成了个人情绪对受众的黑色污染。

新闻作品如何避免情绪失控,采写出有真情实感、打动受众的优秀作品?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纸媒的实操经验,以供商榷。

一、新闻表达情感不当的表现形式

没有真情实感的新闻稿件,特别是人物新闻,算不得真正的、有生命力的作品,甚至称不上合格产品。新闻表达要想直达目标受众、裂变式再传播,必须有真正吸引受众、打动受众的东西,且能与受众产生强烈共鸣。如果记者在写作新闻时没有任何情感因素,只是机械地完成一篇连自己都不愿看的稿件,是无法打动读者的,也是不会吸引读者注意力的。这样的新闻作品,还没出生就已死亡,称其为僵尸新闻毫不为过。

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有的人情绪大过感情,不知不觉就把个人喜好或情绪不加节制地置于新闻事件的高处,任由个人情绪主导新闻表达的主线,而不是合理控制情绪、找准受众喜欢或接受的情感主线行文,以致写出来的新闻作品几乎成了废品;有的人理性选取素材,把新闻事件放在受众的合理情感之下,带着真情实感有节制地理性行文,就“写到了受众的心坎上”[1]。新闻作品应该有感情因子,也应该有作者情感的适度、合理表达或流露。但是,如果任由感情表达发展为情绪宣泄,新闻表达就容易错位、走极端,成为宣泄个人情绪的垃圾场。这样的作品,个人情绪喧宾夺主,理性表达踪迹难觅,称之为滥情新闻亦不为过。

还有一类新闻稿件,因情感表现不到位,甚至虚情假意无病呻吟,给人一种不尊重受众智商的感觉。新闻作品不尊重受众,必被受众抛弃,并拖累刊播该作品的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进而影响党和政府形象。情到深入自然浓,虚情假意不仅会引起读者的反感,还会让读者对刊播此类新闻的媒体产生抵触情绪。薄情是这类新闻作品稿件的通病,加之对新闻事实的表达蜻蜓点水,以致整篇稿件缺乏人情味、人情美,给人冷冰冰的感觉,称其弱情新闻恰如其分。

以上三类新闻稿件的通病,是对感情的把握、表达、传输不到位,用所谓的客观公正掩盖了情感缺失,掩盖没有深入采访、情感驾驭功力不足的隐疾。这类新闻表达往往不在调子上。没有温度,难有厚度。新闻表达对情感的合理把控、适度流露,一定要张弛有度,这是一项技术活,也是记者的新闻素养和是否深入采访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2],说的是怎么创作的问题,也说了新闻写作中事实、实话和真情的重要性,只有把握好三者的关系,才能做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当然,也谈到了情感的掌控问题。

二、新闻表达情感掌控方法与实例

新闻写作要有感情,但必须合理掌控。否则,便有过犹不及之嫌,甚至影响受众的传阅率。新闻表达的情感有明线,也有暗线,无论明线还是暗线,皆不能大过新闻事实这颗宝珠,否则就串不起来。

下面,先看一篇笔者编辑见报并获中国新闻奖稿件情感暗线。

《一项创建活动打印110多页材料 社区干部:能否少点“纸上文章”》[3]:

本报讯 “创建幸福家庭要9种文件,还必须打印装盒,仅我们社区就打印了110多页,太浪费。”6月18日,银川市兴庆区文艺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毛士兵说。

……

这条稿件的情感暗线,就是记者对各种表面文章和形式主义的深恶痛绝,以及社会干部的无奈。稿件通过一项创建活动打印110多页材料等事实,将记者的情感深藏其中,灰蛇走线,不但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还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文章结尾写道:当天,记者在文艺社区看到,各种工作的材料装了100多个文件盒,每项工作的实施情况都要先录入电脑,再打印出来。毛士兵说:“这不仅加大了社区干部的工作量,也浪费了纸张等资源,不符合厉行节约的精神。现在提倡无纸化办公,类似的工作能否通过电脑和网络完成?‘纸上文章’能不能再少一些?”

这篇新闻报道的情感暗线前后呼应,新闻表达的情感处理可谓完美。

再看一篇笔者编辑的情感明线特别明显的见报稿件。该文报道了回族农民白志林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读后感人至深,催人泪下[4]。现撷取该稿部分内容,共同感受作品感情拿捏之稳妥:

雪舞悲歌山披素,寒风呜咽犹泣诉。

3月15日,固原市原州区炭山乡石湾村,近2000名来自十里八乡的人们,伫立窑前屋后、崖头峁顶,为一位名叫白志林的回族农民送行。闻讯赶来的送“埋体”者络绎不绝,弯弯曲曲的村道被挤得水泄不通。

3月14日,年仅43岁的白志林跳井救人身先去,生如春花悲歌行。

连日来,乡邻掬泪忆英雄,玉碎光华在;热泪湿襟,思念遥无期……

该文开篇编辑先用诗句“雪舞悲歌山披素,寒风呜咽犹泣诉。”切入,如泣如诉,如怨如恨,情感明线一目了然。“山河披素同悲怆,风雪饮恨也断肠”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将读者带到了一个庄严肃穆的送别情境中。在这样的情感环境中,我们既能够感受到乡邻的悲切之情、不舍之情,也能感受到乡邻的敬仰之情,更能感受到作者、编辑的惋惜、敬佩之意,以及多种情感共同营造的情感氛围和文章气场。

该报道的第二段主要描写了现场,“来自十里八乡的人们,伫立窑前屋后、崖头峁顶。”这样的新闻表达,表面上没有作者或编辑的情感流溢,实则“明处无情却有情”,字字满含痛惜之情。人们纷纷赶来,为英雄送行,凸显了人们对英雄的崇敬和不舍之情,当然,也饱含作者的这种情愫。

该报道的第三段写道,“年仅43岁的白志林跳井救人身先去,生如春花悲歌行。”这句话又狠狠地揪痛了读者的心,如此年轻就陨落于此,天地真不分好歹,作者适度外露内心的情愫荡漾,激起了读者心中的世界观、价值观浪花。“一石激起千层浪”中的“一石”,就是“年仅43岁”的短暂,以及“生如春花悲歌行”的无奈。

该报道的最后一段写道,“连日来,乡邻掬泪忆英雄,玉碎光华在;热泪湿襟,思念遥无期……”又用古诗句的形式传达着人们的悲伤之情。在表达情感上,古诗词胜于现代文,因为其更适合于呐喊形式,人传达悲情的时候往往会哭喊,而古诗词的句法是适合于传达悲戚之情。将现场与读者一线牵连起来,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这种悲怆感也渗透于字里行间、文里文外。

这几段文字旨在表达悲怆之感情,浓墨重彩渲染环境,文辞华丽包涵悲情。文章的情感需要深堆厚积,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亦当如此。该报道对情感的表达也是不断“加码”,一波又一波的眼泪,一声又一声的哭喊,催人泪下,感人肺腑。

三、情感表达也要遵循真实性原则

从以上论述及案例中不难看出:要想写出打动受众的新闻作品,记者首先要对自己所反映的新闻事实所感动,至少应该被打动,并产生写作冲动,而不是将之当成“规定动作”“差不多就行了”。唯有记者带着感情采写的新闻,才能激发编辑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新激情与冲动,并穷尽一切办法和能力精雕细琢,把每一条小稿都当成大作编辑。

记者的感动,首先要带着感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扑下身子带着感情采访。没有感情,很难发现最动人的情节。没有感情,也就写不出能打动自己的作品。一篇文章如果连作者自己都无法打动或吸引,想打动读者只能靠星辰之外的运气。

其次,是对情感的准确把握。记者对某一事件各种细节了若指掌,对事件背景及影响熟稔于心,是奠定感情基调的基础,具体的新闻表达也应该围绕这个总基调展开。这样,情感表达才不至于跑偏、出轨。定好情感基调后,感情阀门都要围绕总基调进行,情感可以有所波动,也应该有所起伏,但不能脱离特定事件的情感基调。新闻作品的情感交替须平稳过渡,虽然会有大起大落,但终点依旧要回到总基调上,这是感情的相互辉映。

第三,要设身处地地考量故事情节。先把自己想象成新闻当事人,换位思考,然后再将新闻事件或新闻当事人的感情态势合理取舍,不偏不倚地表达出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表达内容、倾诉情感,就不会背离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也就是说,新闻作品的情感选择或表达也必须讲究遵循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既要表达真情实感、倾诉真情实意,还要把握情感之舵,驾驭好情感之舟,不迷离于感情漩涡,真正做到用事实说话。

总之,对于新闻表达的情感把控,一定要站在新闻本身的立场上综合考虑,不能让僵尸新闻、滥情稿件、弱情稿件主导作者的思想和新闻表达,更不能让其占领新闻阵地。记者、编辑要通过反复研判、仔细揣摩、细心考量,将新闻稿件的感情阀门调整到合理尺度,进行合理的表达,精彩讲述。

参考文献:

[1] 王子云.写到读者的心坎上[J].传媒观察,1986(5).

[2] 新华社.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2-20.

[3] 杨超.社区干部:能否少点“纸上文章” [N].宁夏日报,2014-06-19.

[4] 冯涛.永不消失的星辰[N].宁夏日报,2011-04-06.

[5] 兰乔瑾.新闻感情与感情新闻[J].中国记者,1997(2).

[6] 吴嵘.浅谈新闻报道中的情感表达[J].西部广播电视,2014(3).

[7] 周维.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与审美表达[J].现代视听,2012(7).

(责编:霍昀飞(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