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中国动漫将迎来拐点 看世界动漫强国何以如此傲娇?

2016年08月07日10:06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世界动漫强国何以如此傲娇?

  ◎六角阳光

  被称为2016年“最值得期待的国漫”、“国产动画的脊梁”的动画长片《大鱼海棠》近期揭开了神秘面纱。这部在上映前吊足观众胃口的动画电影,一上映便打破了国产动画电影首日票房的最高纪录。上映仅三天,票房超过了2亿。然而,叫座不一定叫好,高票房不代表一定是部好电影,没几天,豆瓣评分就从8.1分跌落到了6.6分。

  虽然不少观众震撼于片子的画风、美术、配乐、音效、剪辑,但也有很多观众表示非常失望,有些犀利的影评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大鱼海棠》毁了一副好皮囊。”网上最大的声讨,莫过于“画风像极了宫崎骏,但讲故事的水平差了不止一个段位”。

  其实,从去年的《大圣归来》,到今年的《大鱼海棠》,国产动漫的进步有目共睹,尽管仍有诸多提升空间。与此同时,在资本市场的推动下,我国动漫产业将迎来新的“成长拐点”。

  然而,逐步成长的国产动漫市场,仍然与日本、美国、法国、韩国等动漫强国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妨来看看他们是如何打造各自的动漫天地。

  日本动漫

  进入ACGC时代,产业链完整成熟,周边产品获大利

  近十年来,日本动漫产业平均每年的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日元,已成为日本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无怪乎日本素有“动漫王国”的美誉。

  作为“头号”动漫强国的日本,其动漫产业的一大特征主要是以漫画为起点的巨大商业链。日本动漫已经进入了“ACGC”时代,也就是将Animation(卡通动画)、Comnics(漫画)、Game(游戏)和Cosplay(角色扮演)作为一个经济整体进行发展。

  总体上说,日本动漫产业是动画、漫画、游戏不分家,齐头并进。具体模式是这样的:漫画家在著名漫画周刊上连载的漫画成为人气作品后,会逐步进入电视动画化、DVD化(OVA)、电影化(剧场版)等多种媒体形式,并进一步被开发为庞大的衍生产品如玩偶、游戏等。近年来也有从小说、游戏反向推进到漫画、动画的成功作品问世。

  7月底刚刚上映的电影《海贼王》,无论是影响力和销量都是日本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海贼王最早连载于日本三大少年漫画杂志之首的《周刊少年jump》,逢周一发售,每期发行量为500万册左右。在日本国内,海贼王单行本的总销售量为2.6亿册,意味着平均每个日本人都有两本海贼王的单行本。换句话说,海贼王凭其中一本单行本就能打败哈利·波特《死亡圣器》的总销量,这是一个相当可怕的消费市场。单行本盈利是漫画盈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单凭一本销量可怕的漫画书是很难成功的。日本动漫产业成功的主要原因还是它自成一体的产业链,一本漫画从刊载,到出单行本,到动画化,到电影,再到游戏,甚至现在计划要打造的手机动漫时代,每一个环节都会经过考验和筛选,一环套一环,每一环节考验的突破将确保着下个环节的顺利实施,从而大大降低了市场风险。

  而这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又依托于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制作、竞争性和扩张性的出版传播策略,以及其多元化和创新化的周边开发。

  日本拥有大批的专业动漫作家和制作机构,并配备了专业的制作团队,同时又将庞杂的绘画工作外包出去,形成了分工体制下的生产制作规模化。而出版播出机构推行编辑核准制度,从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展开竞争,保证动漫的质量。

  一般情况下,一部动漫产品的出版、电影制作等如果能进入良性循环,那其周边产品的销售就势如破竹了。周边产品主要包括玩具手办、饰品和衣服等。以玩具手办来说,“海贼王”是一个旅途冒险故事,当中出场的人物相当多,在制作手办这个环节中很有优势。一次漫画创作带来粉丝,动画、电影作为广告的同时加深他们的爱,然后粉丝的爱在周边产品这个高端环节中被消费,整个产业链在这个环节中极大获利。

  与此同时,动画和漫画也带动着如汽车彩绘、手办、玩偶等产业的发展,还推动了音乐,尤其是声优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动漫新兴产业如主题餐饮、漫画咖啡馆、服装道具、动漫形象模型等也发展迅速,已成为当今日本最具成长活力的产业之一。

  韩国动漫

  政府扶持动漫产业,强化韩国本土文化特质

  20世纪70年代起,韩国为日、美等国进行动画加工,韩国政府从中看到这一产业的巨大经济能量。于是,1994年韩国政府推出了繁荣国产动画,鼓励动画企业转向国产动画片生产和出口的三项激励政策:在税收上给予特惠待遇,努力增强动画原创能力,打造本土动画品牌,尤其以国外市场为主要拓展领域。

  与此同时,韩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数码技术为重点,全力打造动漫产业。

  为此,韩国政府设立了一些相应的管理指导机构,如首尔动画中心、韩国文化内容振兴院等,对企业进行产业辅导,帮助它们成长壮大。

  2002年,韩国终于迎来了动漫产业的历史性转折。这一年,韩国首次自制影片产值超过代工产值,总产值1500亿韩元,自制部分8000多亿,另外形象授权衍生产品产值超过4000亿韩元。

  2003年韩国动画的销售规模为3200亿韩元,加上卡通等衍生产品,总的市场规模为7700亿韩元(约为2.7亿美元),占世界市场(736亿美元)份额的0.4%,每年向海外出口0.8亿~1亿美元。

  在“网游”领域,韩国也凯歌高奏。仅从中国市场来看,2002年到2004年,韩国“网游”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从最初的30%狂升到70%。在韩国“网游”的强大攻势下,欧洲“网游”在亚洲市场不断受挫。

  现在,韩国动漫产业不断壮大,其产量已经占全球总产量的30%。2003年,韩国动漫出口额为1000亿韩元,以这种发展势头,至2017年韩国将实现动漫出口额170000亿韩元的目标。

  苦心人,天不负。截至2016年,经过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后起之秀”韩国的动漫产品产值在全球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动漫业成为韩国国民经济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韩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动漫大国,并能逐渐拉近与美国、日本之间的距离,除了政府的政策支持,主要得力于运用了文化本土化的策略。

  首先,韩国动漫强调唯美的场景风格。例如,在第26届法国安锡动画节获“格兰披治最佳动画长片大奖”的长篇动画片《美丽密语》,该片向观众展示了浓郁的韩国风情:画面中既有过去低矮的传统住宅、出海打鱼的老式鱼船,也有都市中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这种现代与传统的对比展现了韩国近几十年高速发展的成果,同时也向世界传达了韩国的民族历史、个性和审美传统。

  其次,韩国动漫不同于美国动漫的那种清晰易懂的玩笑幽默、极度夸张的故事情节,它总是以一个个曲折的、连续的故事内容吸引观众,例如以《美丽密语》为代表的以表现“人文关怀、关注自然环境”为主题的动画产品。

  韩国动漫侧重的是故事内容本身,即以内容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去打动观众,而不是靠人物形象、动作的夸张幽默。韩国动漫在许多方面保留自身民族性格与文化特质,比如其倔强、坚韧、重礼等民族特点,同时巧妙地将东方的文化、故事用适合于西方人欣赏的习惯、方式去叙述表现,因此在国际上获得了成功。

  与此同时,火遍全球的韩国影视剧助推了漫画业的创作和发展。韩国漫画改编成韩剧,有两个耳熟能详的成功案例,一个是2004年宋慧乔主演的《浪漫满屋》,另一个是2006年的《宫》。两部韩剧的人物设定和故事架构,都让人耳目一新,功劳自然也要归于自身的漫画元素。

  而2016年韩剧更是有不少漫画话题。5月的韩国百想艺术大赏,话题作品《未生》独揽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新人男演员3项大奖,这部职场戏根据尹泰浩发表在Daum上的同名漫画改编而成。

  再者,两部有关吸血鬼题材的韩剧《橘皮马末兰果酱》和《夜行书生》在今年先后开播,均改编自同名漫画。

  美国动漫

  全球化定位吸引各国观众,拍摄续集提高“粉丝”黏性

  美国借助在电影领域的传统优势,动漫产业中发展最充分的是动画。据《美国动画大百科全书》统计,自1911至1998年,美国共生产动画片2286部。美国2000年到2002年与动画相关的零售市场的规模估值为:2000年58.18亿美元、2001年45.62亿美元、2002年43.59亿美元。这些美国动漫企业以其高质量、充满原创性、雅俗共赏的动画产品不断向世界渗透,在商业上获得了巨大成功。

  从销售业绩来看,美国动漫企业海外销售额往往占了总销售额的30%以上。美国动画电影受到全世界观众的追捧和喜爱,因为在制作之前,影片的发行就已将欣赏群体定位于世界各国观众。

  为了实现这种全球化的理念,美国动画公司在影片的策划及内容上,主要有以下举措:首先,美国动画电影多从世界文化古国的传奇故事中寻找创作灵感和素材,使影片更富有历史性和文化底蕴。同时,这也更容易打造出既具有普适性又具有美国价值观的动漫文化产品。

  例如有着中国古典文化风格的《花木兰》、富含法国风情的《美女与野兽》和再现印第安土著风貌的《风中奇缘》,这些影片都在世界动画市场上大获好评。美国动画电影制作者将这些异域情调的题材改编后重新发售到世界各个国家,赚得盆满钵满。

  其次,美国动漫产业强调商业性和娱乐性的高度统一,这样的定位也使得它与观众的联系更加紧密。

  与此同时,美国采用拍摄续集或者前传吸引观众中的回头客。

  例如,取材自漫威漫画的《美国队长2》在中国票房收入达到7.09亿元,使中国成为该片在北美地区以外票房成绩最佳的市场。有心人也许会注意到,迄今为止在华票房突破7亿的5部好莱坞大片中,除了《阿凡达》之外,《美国队长2》、《变形金刚3》、《钢铁侠3》均是续集片。有报道指出,成功打造雷神、钢铁侠、刀锋战士等动漫形象的漫威漫画公司,早在10年前便开始规划将要推出的系列故事,以备制片厂投拍。

  “给一部成功的影片拍摄续集,无疑更容易复制已有的成功,这是美国动漫中续集或前传越来越多的根本原因。”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影视制作系教授贾森·斯夸尔说,拍摄续集或前传有助于吸引观众中的“回头客”,已成为好莱坞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国动漫

  比起赚钱,法国人更关注漫画本身

  法国动漫,暴露年龄的作品当属《丁丁历险记》,在20世纪80年代,每个孩子都看过黑白盗版的《丁丁历险记》,直到多年后才知道原作竟然是彩色的。

  其实,法国动漫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动漫。好莱坞电影《雪国列车》就是根据法国动漫改编的。

  漫画对于法国来说,并不是什么新型产业,相反,法国的漫画历史可是很深厚的。既然历史如此悠久,为什么没有名头巨响的法国漫画在中国国内流行起来呢?

  因为比起赚钱,法国人更关注漫画本身。只要用无限的热情投入作品,不管你的画风如何,也不管你的故事如何,只要你的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够“好”,政府就会给你补助支持你的创作。

  这是一个最宽松也最困难的政策,法国的新人漫画家不会在第一时间考虑如何迎合市场加入哪些商业元素,反而总在考虑如何完善自己的作品。这种做法和日本甚至和中国都是大相径庭的。法国这种与众不同的漫画氛围下必然诞生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法国动画突破传统创作思路,在批判与颠覆中体现一种平衡美。自中世纪以来的法国文化传统强烈地影响着法国的艺术家们,即使是面对动画这一大众文化形式,动画创作者也依然将其作为展现自己个性及法国文化特点的载体。

  法国漫画主要分为四大类型,包括线条清晰型,如著名的《丁丁历险记》;“大鼻子”型,夸张、幽默的漫画形式,如《蓝精灵》、《幸运的鲁克》;写实型;还有一种类型是近几年才开始展现的一种异于过去的风格,漫画作者用非常现代化的艺术来诠释漫画。除此之外,也出现越来越多推陈出新的方式。但是不管漫画是哪种风格形式,最重要的是剧情,故事好,再通过非常优秀的风格向大家展现出漫画真正的内涵。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法国的传统漫画除了纸质出版,也有了电子模式,达高集团也联合推出了电子阅读平台。在电子阅读平台上有9000多部作品,涵盖英语、法语和其他语言。漫画改编为影视剧最早是在美国市场上发起的,从1915年法国就开始有漫画作品被改编成了真人电影。

  达高集团的《蓝精灵》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蓝精灵的人物形象,通过各种运营,每年产生的收入大概是7亿美元。最开始漫画改编为动画片,然后销售DVD,之后通过网络运营,同时也改编成电子游戏,最终目标是通过衍生产品以及活动配合图书的制作,并通过定期举办不同的互动活动,让读者见到他们非常喜欢的人物形象。

(责编:燕帅、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