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西部学刊》>>2016年6月下

传统文化符号在海峡两岸的“同构”

以“妈祖文化”为例

何 璇
2016年08月08日09:31 |
小字号

摘要:符号既有直接层面的意指,又有含蓄层面的意指,当符号的能指与含蓄层面的所指自然而然、不可分割地“胶合”,即可形成符号的“同构”。在相近的传播语境及文化体系中,符号的“同构”可以统一社会价值,增强文化认同,增进文化交流。

关键词:传统文化符号;同构;妈祖文化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6-2-0011-03

皮尔士作为符号学先驱认为“所谓符号(sign),或者说象征(representation)是某人用来从某一方面或关系上代表某事物的某种东西。”[1]传统文化符号则是指象征传统文化的意义表达。例如,“孔子”作为一个符号,其代表的不仅是一位古人,更是儒家文化的象征。罗兰·巴尔特说,一切意指组合都包含一个表达平面(能指E)和一个内容平面(所指C),意指作用则相当于两个平面之间的关系(R),ERC组合就是一个符号。[2]例如,“孔子”这个能指其直接所指是“一位古人”,其能指1代表孔子,其所指1代表一位古人。

但符号意指关系不仅包括直接意指,如“钻戒代表饰品”,而且包括含蓄意指层面“钻戒代表婚姻”。含蓄意指的所指是在有针对性、有目的的传播过程中生成的,并非天然存在。是通过两个符号间的相关性、相似性、相悖关系在传播中实现的意义的扩充和移植。[3]含蓄意指即指在一定的传播语境中,符号所指对符号直接意指的忽略,而直接代表符号含蓄意指的一种现象。例如钻戒的直接意指是饰品,含蓄意指是婚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忽略钻戒这一所指的直接意指为饰品,而是将钻戒与婚姻相联系。[4]

符号的能指与含蓄层面的所指可以自然而然地“胶合”,这一现象可称为符号的“同构”。罗兰·巴尔特在《符号学原理》一书中,将“语言结构以不可察觉、不可分离的方式胶合在一起的现象称为同构。”[5]但符号的同构必然在相似的传播语境及文化体系中才可实现。

由于台湾和福建地缘相连、亲缘相近、文缘相承,历史上许多传统文化符号经由福建传至台湾并传承至今。例如,象征“莆仙文化”的“妈祖”作为文化符号,在海峡两岸的含蓄意指相同,实现了文化符号的“同构”。

一、传统文化符号传入台湾的途径

中华传统文化根植于大陆,明清之际传入台湾,其传播渠道为统治集团主导的官方传播途径及闽粤移民自发的民间传播途径。

(一)统治集团主导的传播途径

从宋朝开始,大陆移民移居台湾,至明朝末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中华传统文化逐步传至台湾。1666年,陈永华受郑经之命在台南建成台湾第一座孔庙,传统文化自此在台湾传播开来。此后清朝统治者在台湾宣扬传统民俗信仰,采取“培养”“教育”的手段以同构社会价值观,维护其统治,致使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力度日趋加大。

当时的统治集团不仅运用学校教育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亦注重民间信仰的推广,意图通过民间力量构建社会取向,即将传统文化渗入社会性知识、信仰,经过同化纳入个体内在的认知结构。例如,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随军官兵在各地兴建妈祖庙,传播妈祖信仰,使得妈祖文化为台湾社会所认同。

(二)闽粤移民自发的传播途径

“妈祖”作为文化符号自宋朝起传播日广,东南沿海民众每有出海必拜海神,郑和下西洋时亦在船上供奉其灵牌以求平安。“妈祖”作为民俗文化符号,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民众崇尚及信仰的海洋之神,并传播至台湾及东南亚地区。台湾民众多由闽粤移民组成,且大多经由海路迁移至台湾,在渡海迁移时大都拜祭海神“妈祖”以求平安,迁台后每遇天灾闽粤移民也会拜祭妈祖以求庇佑,妈祖信仰在台湾绵延千年,信徒甚众。

二、传统文化符号在海峡两岸“同构”

(一)传统文化符号在海峡两岸“同构”的形成

在符号学领域内,符号直接意指层面的所指是一种约定俗成,例如“玫瑰”代表一种植物,在不同语境下其直接所指没有差别。而符号含蓄意指层面的所指在不同语境下会有所不同,例如,默多克掌控的“新闻集团”一词在西方传播语境下意味着垄断型的传媒商业公司,而在发展中国家的传播语境中则意味着传媒霸权。符号的“同构”强调符号的含蓄意指层面所指的唯一性,且不随传播语境的改变而改变。传统文化符号在海峡两岸同构的形成即是由于两岸的文化语境相同及文化结构相近。

意大利法学家詹巴蒂斯塔?维科曾提出“诸民族世界”是由人“构造”出来,就证明人类可以通过“礼仪”“习俗”这一强大而持久的洗脑机制构建社会。[6]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就通过教育、习俗、礼仪等方式使传统文化成为台湾的主流价值观,促进台湾社会形成了与大陆相近的文化结构。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结构主义要求某种思想和希望是固定的并且可以被理解的,这种思想或希望可以被群体内成员完全理解而不需借助与本源无关的任何因素。[7]在台湾,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及民俗信仰绵延百年,使得台湾社会对于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毫无障碍,可实现自然胶合。

传统文化在明清之际传入台湾,在统治阶层大力推动及闽粤移民的积极传扬下,影响了台湾的社会价值观,同构了台湾的意识形态。但传统文化在台湾的“同构”并非一直连续的,在日据时代,日本侵略者为维护其统治开展了“皇民化运动”,大规模破坏妈祖庙,查禁中华文化传播,禁止民俗信仰,造成了台湾社会传统文化的拆解。直到1945年国民党政府接管台湾,传统文化再次在台湾兴起,至1966年蒋介石发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在台湾掀起了复兴传统文化的风潮,运用传统文化再次同构了台湾的社会价值及意识形态。可以说,传统文化在台湾历经了同构—拆解—同构的过程,仍然极具生命力并始终作为台湾社会的核心价值存在。

(二)传统文化符号在海峡两岸两次“同构”的异同

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历经了“同构—拆解—同构”,一方面佐证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与传播力,另一方面力证了台湾社会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接受。第一次同构始于明郑经时期,1661年随郑经入台的闽粤移民约有两三万人,而居住于台湾的土著居民也约有两万人,台湾土著居民虽有语言却未有统一文字,难以形成自己的文化体系。帕若阿尔托学派认为“人不能不传播”,随郑经入台的沈光文、卢若腾等文人雅士自然而然地将中华传统文化带入台湾,闽粤移民亦将其民俗信仰传入台湾,此时台湾土著居民属于文化弱势群体,在客观上受到来自大陆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润及影响,又无自身文化与之冲突,因而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最初在台湾传播没有受到任何噪音干扰,顺其自然地实现了符号的同构。

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的第二次同构始于1945年国民党政府接收台湾之后,这时台湾社会已被日本政府殖民五十年之久。在日据时代,台湾社会的学校教育采用日语,民众交流使用日语,修建日式建筑,传播日本信仰,禁止台湾人说汉语及闽南语,大肆破坏妈祖庙等文化建筑,禁止台湾人的民俗信仰,意图使整个台湾社会“去中国化”,褪去中华传统文化对台湾社会的影响。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符号在台湾的传播会受到来自环境的变量影响,例如,受众个体的可说服性(即被日本殖民化的台湾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因而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在台湾社会的再次同构,将会受到来自不同文化元素的冲击,要实现符号的同构必然需要更持久、更强势的传播与引导。

虽然第一次文化同构与第二次文化同构都由台湾社会的管理当局发起,其目的亦均为维护统治集团对台湾社会的统治,但两次同构的传播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受众变量不同,虽然两次文化同构都使得中华传统文化成为台湾的主流价值观,但第一次文化同构使得中华传统文化以压倒性的优势根植于台湾社会,而第二次文化同构虽然重构了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主流地位,但在实际上必然与已经存在的其他文化并存。

三、传统文化符号在海峡两岸“同构”的价值

传统文化符号在海峡两岸的同构,实现了传统文化特质从大陆向台湾,并由台湾至大陆的双向转移或互动。这一方面增进了海峡两岸的文化认同,另一方面加强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

(一)增进两岸文化认同

海峡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是同质性文化,其内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妈祖文化”作为文化符号在海峡两岸传播数百年,且形成了在海峡两岸的符号同构,正是由于其所象征的意义为两岸同胞所理解。文化认同是个人或群体对行为模式、思想体系、价值观念、礼仪习俗的一种认同,拥有共同或相似文化背景的个体或群体更容易形成文化认同。文化认同不仅可以促进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属性的确认,更能促使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形成。根据“文化—规范—认同”的范式,相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可形成相似或相同的行为规范,在共同的行为规范影响下,可逐渐形成民族认同国家认同[8]那么传统文化符号在海峡两岸的同构,正是海峡两岸文化认同的象征,并促进这种文化认同向更深层次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方向发展。

(二)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传统文化符号在海峡两岸的“同构”,增进了两岸的文化认同也促进了两岸的文化交流。在“妈祖信仰”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下,自上世纪80年代,就有台胞赴湄洲寻根拜谒,至1997年在两岸名流的推动下开展了“湄洲妈祖金身巡游台湾”活动,进一步增进了两岸的妈祖文化交流。近年来由于两岸妈祖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大陆先后推出了品牌化妈祖文化活动,如“海峡论坛?妈祖文化周”“妈祖文化旅游节”“台湾妈祖文化论坛”等,以推动两岸妈祖文化交流朝着规模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传统文化符号象征着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风貌、民俗信仰、价值观念,虽然海峡两岸当下的社会价值、文化生态、意识形态有所不同,但传统文化符号在海峡两岸的编码、传播及解码并不存在阻碍,海峡两岸传统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大致相同,体现了符号的“同构”特质,并促进了两岸的文化认同及文化交流。

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历史制度主义视域下台湾文化政策研究1945-2012》(201463102020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彬.传播符号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隋岩.元语言与换喻的对应合谋——符号传播意义的深层机制之一[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1).

[3]隋岩,张丽萍.对“同构”的溯源与阐释[J].现代传播,2011(7).

[4]隋岩.符号传播意义的机制——对自然化和普遍化的深度阐释[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3).

[5]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6]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7]孙君.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8]李鹏.和平发展视阙下两岸文化整合的功能与路径[J].台湾研究,2010(2).

(作者系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心博士研究生、讲师)

来源:西部学刊

(责编:霍昀飞(实习)、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