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16年第8期

以传播的仪式观解读“9·3”胜利日大阅兵

冯菲
2016年08月12日14:36 | 来源:视听
小字号

摘要:“9·3”胜利日大阅兵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举行的,其核心精神从以往阅兵的国家层面上升到了世界层面,不仅意义更加深远,而且规模更加宏大。“9·3”阅兵式不仅仅是“国家形象”的象征符,更是“爱与和平”的象征符。“9·3”阅兵仪式,是一种“现象的陌生化”,它使得“对于胜利的纪念”“对于战争的反思”和“对于和平的渴望”等的概念具象化。这种“现象的陌生化”,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激发出人们的敬畏感,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观看阅兵式的每一个人都是这场仪式的参与者、见证者,是传播共同体的一分子。

关键词:传播的仪式观;“9·3”阅兵;符号;现实

 

作为芝加哥学派的代表学者之一,杜威曾对传播下过这样一种定义:传播是一种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符号过程。①杜威认为传播是一种共享,是一种沟通,而不仅是表达,传播通过符号形态的建构、理解与利用创造了现实。传播是一种共同参与的社会实践,一种生活中无时不在的实践过程。②

受杜威的传播观的影响,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把传播分为两大类: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传播的“仪式观”并非直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传播的仪式观并不在于信息的获取,而在于某种戏剧性的行为,在这种戏剧性行为中,读者作为戏剧演出的旁观者加入了这一权力纷争的世界。③如果说传播的传递观核心在于讯息在地理上的拓展,那么传播的仪式观核心则是人们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此次阅兵,共有包括俄罗斯、韩国等在内的49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及高级官员出席,并且有俄罗斯、古巴、埃及、哈萨克斯坦等11个国家的方队以及阿富汗、柬埔寨、斐济等6个国家的代表队参加。另外,“9·3”胜利日大阅兵有一个突出亮点,那就是抗战老兵、抗日英烈子女和抗战支前模范代表作为两个乘车方队接受检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推动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觉醒,形成了伟大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继承抗战精神,牢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维护和平是对先烈最好纪念。

一、“9·3”胜利日大阅兵是“爱与和平”的象征符

符号是人类传播的介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结构主义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把符号界定为“能指”和“所指”相连接所产生的整体。能指是符号的形式,是能够为人类感官所感知的具体事物,而所指则是符号所指代或表述的对象事物的概念和意义。芝加哥学派学者米德始创的象征性互动理论,认为人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人的象征活动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文化的一种活力。④

在全球化背景下,决定一个国家能力的不仅仅是科技、军事方面的硬实力,还包括文化、意识形态、国家凝聚力、国家形象、信息能力等软实力。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表现、对国际事务的态度以及对自己国家行为的解释能力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该国的国家形象和声望。⑤而与其他仪式性事件相比,阅兵式以其神圣、威严和彰显民族自豪感等特点而更具“凝聚力”,在仪式过程中流露出的“庄严”“威慑力”等元素可以为提高国家形象服务。

传统意义上的阅兵仪式是“国家形象”的象征符,而这次“9·3”胜利日大阅兵,与传统例行的国庆日阅兵仪式有很大的区别。此次阅兵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其核心精神从国家层面上升到了世界层面,不仅意义更加深远,而且规模更加宏大。2015年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9·3”胜利日的阅兵仪式展示的就是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正义的决心,也是对先烈的一种更好的纪念。所以“9·3”阅兵式不仅是“国家形象”的象征符,更是“爱与和平”的象征符。

二、“现象陌生化”——从日常生活中激发敬畏感

马歇尔·麦克卢汉曾说过:就像鱼并没有意识到水的存在,媒介构成了我们的环境,并维持着这种环境的存在。一位智者曾经把艺术的主旨定义为“使现象陌生化”。有些事情是因为太熟了,我们已经对它们失去了感觉。但是,艺术能够把一些日常现象从其存在的背景中骤然呈现出来,迫使它们成为思考的前景。⑥

“9·3”阅兵仪式,就是一种“现象的陌生化”,它使得“对于胜利的纪念”“对于战争的反思”和“对于和平的渴望”等概念具象化。这些概念其实就存在于绝大多数人们的心中,但是人们自己并没有感知到,因为这些概念或者说这些情感只是日常生活中的背景,尽管我们的教科书中、新闻节目中、日常讨论中,这些概念都始终存在着。而“9·3”阅兵式使得这些概念从日常生活的背景中走出来,成为了我们思考的前景。这样一个神圣的仪式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甚至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而产生了一个专门的假期。这种“现象的陌生化”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激发出人们的敬畏感。

三、“信仰与渴望”是一种共同的理解

传播的仪式观把传播看作是创造、修改和转变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对从人类学角度来看传播的人来说,传播是仪式和神话;对那些从文学批评和历史角度涉及传播的人来说,传播就是艺术和文学。传播不是一种传递信息或影响的行为,而是共同信仰的创造、表征与庆典。⑦

“9·3”阅兵仪式共有包括俄罗斯、韩国等49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及高级官员出席。其中有30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19位政府高级别代表,以及10位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应邀出席。出席国家遍布5大洲,其中,10个邻国出席,8个东南亚国家出席,周边国家出席率达70%以上。“9·3”阅兵仪式受到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热议话题。为什么“9·3”阅兵仪式会有如此高的关注度呢?一方面是崛起的中国已获得世界各方的认可,另一方面,对于“和平的信仰与渴望”是世界人民的共同理解。受阅的外军方队一些成员表示:“我们是为支持和平而来。”阿富汗代表队的领队沙阿?由索菲表示:“中阿两国数百年来从来没有发生过战争和冲突。但中阿两国各自也都经历过战争。我们到中国参加阅兵就是渴望和平。”

四、跨时空的群体行为——传播中的共同体

传播的仪式观不是指空间上信息的拓展,而是指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传播的仪式观其核心是将人们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在传播的传递观中,人们更多地是作为旁观者存在,而在传播的仪式观中,人们更多地是作为传播中的参与者。

在“9·3”阅兵式中,所有的中国人都是参与者,都是这场群体行为的一员,都是传播共同体中的一份子。阅兵当天,中央电视台全程直播,各个地方卫视也全程转播,部分境外媒体也对阅兵式全程转播。各大门户新闻网站全程报道,各大视频网站全程转播,各大社交网站也形成了热门话题和热门讨论。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空间的藩篱被全面打破,并非只有在现场的人,才是事件的参与者,坐在电视机前的你,坐在电脑前的你,拿着手机刷微博的你,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观看阅兵式的每一个人都是阅兵式的参与者、见证者,他们所感受到的兴奋、敬畏、自豪,不会比在现场的任何一个人少。所有人,不论身处何方,都在同样的时间,参与这场盛大的阅兵式。我们抱着对于和平同样的信仰,我们感受到同样的情绪感染,我们是这场传播中的共同体。

俄罗斯2014年5月9日曾在首都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式,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9周年,以及在二战中为抗击法西斯而牺牲的英雄和遇害的无辜平民。习近平总书记携夫人彭丽媛出席阅兵式,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也首次亮相莫斯科。此前,中央电视台已经计划并向外宣布将会直播红场大阅兵,加之一系列新闻预热已调动起中国亿万观众的热情,然而阅兵当天却毫无征兆地取消直播,放一些过往的视频资料,腾讯网的视频直播也在阅兵开始后的几分钟停止。众多观众的热情瞬间被浇灭,大家把自己视为“传播中的共同体”,无法参与到盛大的仪式中,产生失望是在所难免的。

五、从“历史的回望”和“未来的展望”中重塑现实

凯瑞认为现实是一种大量生产的、具有表现力的创造物,是一种由人类生产并维系的产物。艾略克?伏格林认为历史的秩序是“秩序的历史”——人们赋予这世界重要性、秩序和意义等种种形式。恩斯特?凯撒拉认为人类生活在一个新的现实维度,这是一种符号的现实。⑧

“9·3”胜利日大阅兵是一座承上启下的桥梁,一方面它带领我们回望历史,回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无分南北,无分老幼,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展现了空前的民族团结,全民一致,同仇敌忾,抵抗侵略。而在如今的和平年代,当今的年轻一代,对于那段历史没有切身的体验,所以无法产生深刻的感受。通过一系列符号的建构,通过对历史的不断“回望”和对未来的无限“展望”,可以重塑这一代年轻人的历史观,可以为当今中国人重构现实。对于历史的“回望”,让人们不能忘记参加抗战的老兵、支前模范,不能忘记为抗战胜利而付出生命的无数先烈,使人们意识到和平来之不易,唯有铭记历史,才会倍加珍惜。对于未来的“展望”,让人们意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战争只会带来痛苦,唯有更加努力地去维护和平,才算不辜负这个时代。

以史为镜,面向未来。这也是此次阅兵式想要传达给世界人民的期望。如果说,我们塑造了我们的思想、生活和现实。那么,我们就不仅要创造现实,更要维系我们所创造的现实,而当其不适应时代时,就要修正它,使之趋于完善。

六、结语

“9·3”胜利日大阅兵不仅展示了我们对这场战争的记忆,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纪念之情,而且表明了中国人民向往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这场阅兵式,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于“和平的信仰与渴望”有着共同的理解和对“爱与和平”的向往。在这场神圣的仪式中,作为传播共同体的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传播的力量。

注释:

①③⑥⑦⑧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M].华夏出版社,2005:12,7,12,28,14.

②车淼洁.杜威、格尔茨对凯瑞传播仪式观的影响——解读《作为文化的传播》[J].东南传播,2011(10):61-63.

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3.

⑤李凯.全球性媒介事件与国家形象的建构和传播——奥运的视角[D].复旦大学,2005.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编:刘雨霏(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