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前沿声音>>编采探索

新闻记者讲好故事六字诀

哈聪杰 苑立伟 
2016年08月17日15:35 |
小字号

好新闻重在讲故事,能不能把故事讲好,是评判一名新闻记者能力和水平的标准之一。

怎样讲“好故事”,方法和途径很多,其中要诀不妨概括为6个字:要、新、近、趣、美、深。

要:体现主题性

讲故事,要有主题,作为媒体,这个主题就是党中央及各级党委的主张。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正确引导舆论方向,把“要闻”做扎实、做细致、做透彻,也是各级党报分内之责。

然而,有“意义”的主张,不一定有“意思”,长篇大论的阐述,读者不一定爱看。这种情况,通过“讲故事”来表达,收到的效果会事半功倍。

以《沧州日报》为例,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目前正重点开展全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系列报道。其中,以“故事性”报道穿插其中,对于读者深入理解并参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北京现代沧州工厂,是沧州引进的一家重点企业,这家企业利用每天的早班车开展“车轮上的党课”活动。记者登上早班车,以新闻故事的形式,将所见所闻的“党课”记录下来,鲜活生动,有“理”有“趣”,给人启迪。下面分享其中的一段:

“咱们当中大部分人都是工科出身,对数字比较敏感,今天就从数字入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一名“90后”讲师郭梦南举起自己亲手制作的小黑板,上面五颜六色的图表标注出很多数字,“这是今年上半年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十大词汇,其中,提到‘发展’823次、‘创新’273次、‘经济’337次……”郭梦南的授课一开始就吸引了全车人的注意。

可以看出,“车轮上的党课”一点也不“轻”,也不“小”,这个故事蕴含着大主题,它使得平常看似板着面孔的时政要闻,变得好看、好记,易懂、易学。

新:体现时效性

讲新闻故事,时效性是它的生命。

新闻就是在和时间赛跑,并且由于新闻的发生通常早于新闻人和读者的认知,抢在第一时间把它报道出来,尽快把新闻事实呈现给读者,也是媒体的职责和生存法则。

讲好“新”故事,必须做到三勤:脑勤、嘴勤、腿勤。通过脑勤,更多地学习、认识和思考;通过嘴勤,更多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揭示问题;通过腿勤,更多地置身现场,打捞“活鱼”。

《沧州日报》今年7月21日刊发了一组故事:7月20日沧州大雨,这组故事描写的就是雨中百态。

眼看着水情见涨,公园办事处主任王金旗当即联系消防支队请求支援,与此同时,公园街道党委书记张德昌联系供电公司,为村里通上了电。见消防官兵忙不过来,干部们干脆把伞一扔,跳入脏水中摸索着下水道的位置开始清淤,有的甚至被杂物中掺杂的玻璃割破了手掌。

面对雨涝成灾,《沧州日报》派出大批记者冒雨分赴市区各重要节点和灾情较重的县(市),用头版重要位置和全部二版,全方位报道这一突发事件。有现场目击、有感人细节、有最新进展、有问题和举措,整组故事最终突出了一个主题:

在全市各地,各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防险、排涝——一场暴雨,让党群干群鱼水情更深。

面对当时已经出现的一些谣传,这组故事起到了解疑释惑、呈现事实和引导舆论的作用。加上新闻网站和新闻客户端的时时联动,在最快时间推出最有价值的报道,稳定了社会情绪,凝聚了社会力量,为最终打赢这场抗灾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舆论基础。

近:体现贴近性

把故事讲给谁听,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讲得再多、再细、再生动,如果主题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也没人愿听。

现在,一些读者不爱看党报,为什么?客观存在的时政要闻报道格式化、概念化、公文化,满脸“高大上”,群众看着费劲、难懂,是其中原因之一。

做到“贴近性”,要走好三条路径:想要贴近什么,就去熟悉什么;想要贴近哪里,就去走进哪里;想要贴近灵魂,就去直面和思考。

沧州市肃宁县有一位画家,此人名不见经传,但是画作精美。地方媒体撰写了一篇人物故事《乡村大隐裴振江》,下面是其中的一小段:

裴振江习惯蹲在地上构思,画室居中那个煤已燃尽的小铁炉子尚有余温,他把冻僵的手伸进炉膛里暖暖,顺手拽过地上一张报纸托着的旱烟沫子,拿纸条卷一个小喇叭筒,呛人的烟气里,他注视着画布在沉思,画笔、颜料随意扔在地上,他为纪念肃宁解放而创作的大型油画《擂鼓克肃宁》轮廓初显。

这一个小段,把一个人物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他是农村的,他是大众的,而他又充分张扬着个性。写出这样一段,不深入现场,不细致观察,不心为所动,是难以做到的。

让你所反映的个体或群体感觉熟悉、真实、无距离,是新闻故事“贴近性”的另一要义。同样是这则人物故事,其中还有一段对裴振江画室(就是村头一间小屋)的描写:

狭小的空间里光线晦暗,拥挤杂乱,再多踏进一只脚都无处安放,墙角歪挂着的几只瘪葫芦下面码放着不知何年何人捡回来的废瓶子。画架放在光线相对较好的墙边,地上一摞摞散堆的画报里有他时不时需要翻找查鉴的资料,之前我一直以为那是一堆废纸。

就像后来读过这篇故事的裴振江所在村村民所说:“写的这段,就跟照的相片一样,活脱就是裴振江的那个小破屋。”正因为具备贴近性,这篇故事赢得了读者的信任和赞许。

趣:体现生动性

既然是故事,必须得好看——故事不生动,难以有观众。

生动趣味,是新闻故事的精髓。做到这一点,对新闻记者又提出了更高要求。

天下文章一大家,新闻与文学的写作,往往相融互通,将文学创作的手法引入新闻,是实现新闻趣味性和生动性的主要途径之一。

这就要求新闻记者,不单单要好好地锤炼语言,还要去细致入微地体察和思考。

《沧州日报》摄影记者2012年8月2日曾发表一个图片故事,其中一张相片给人印象深刻。他其实是去拍一只孔雀,正在调整角度时,旁边一只花公鸡进入镜头,不经意间表演了“金鸡独立”,记者迅速按动快门,将一旁的孔雀和这只公鸡定格在一张图片上。在随后配发的文字中,这位记者写道:

孔雀虽美,公鸡并不服气,它的先天条件和所处的地位显然与孔雀有很大差距,但它的志向、勇气与精神,在这场看似无意的竞赛中,丝毫没有输分。

智慧,通常是一闪念,但背后是丰富的学识和经验积累。假如这位记者按常规出牌,将擅闯镜头的这只公鸡赶走,甚至嘲笑这只“小丑”,那他拍到的就是一只孔雀,虽然画面可能会美,但毫无深度,更无趣味。

美:体现观赏性

好的新闻故事,应当具备收藏性。面对日益强势的新媒体,着力打造观赏性和收藏性,应当成为传统媒体为之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笔者收藏了一篇故事,是《沧州日报》记者张徽贞写的《王者气 益民心》,刊发于2015年6月4日。

这是一篇人物故事,写的是一位企业老总。对于企业老总的采访,很难把握一个度,很容易形成“软文”,但是她写的不一样。且看她的开头:

一面之缘。听着零碎的故事,被他的哽咽打动。脑子里冒出来好些判断,都与先前听到的不一样。杯酒之后,光环之外,别人都说脾气“硌楞”的王益民,不再是传说。

之后,通篇皆是“故事”,偶有几句过度、点晴之笔,不着痕迹,美轮美奂:

世上的事情总有如宿命。有些人,注定是属于一个时代的,那些梦想、目标、智识,被时代引领推动着,进程会超出所有人的预想,让人不由感叹生活的深意。

整篇文章,文字是平实的却又是优美的,情节是简洁的却又是丰富的,感情是隐含的却又是深刻的,其中境界,没有多年历练,很难达到。

一篇好的新闻故事,背后往往有着作者自身素养的深厚积淀。不独语言要具备美感和节奏感,综合评价,从写作手法、思想水平、艺术水准等诸多方面,都应具备精品价值。

深:体现思想性

没有思想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没有思想的故事,同样没有存在的意义。

一篇新闻稿件是否具有思想深度,决定着它的价值。锤炼思想深度,是一名新闻记者的终身任务。在这方面,需要做的事很多很多:要加强学习,要开阔视野,要勤于实践,要善于总结,要举一反三,要触类旁通……总之不要懒惰,不要自满,不要让自己有丝毫懈怠。

沧州市青县曾发生过一件事:从外地退休返乡的老党员陈兆森,用自己的多年积蓄,又卖了一套房子,为村里修了一条长渠,使得周边4个村3000多亩耕地从中受益。记者由此写成一篇新闻故事《老陈修渠》,刊于2014年5月12日《沧州日报》。

当时沧州正在深入开展加强党的建设各项活动,陈兆森在其中就具备了典型意义。作为一名党员,怎样在群众中亮出旗帜,在干事中作出表率,通过陈兆森的义举,就仿佛给出了一个答案。老陈不是大富翁,生活也并不轻松:

在村里,陈兆森家原有两套住房,一套留给在外工作的儿子,一套他和老伴守着85岁的母亲住。母亲瘫痪25年了,离不开人,他和老伴儿贴心照顾。卖房子的事,老伴儿挺支持,还打趣说:“这回省得我再去打扫房间了。”对于老陈拿自家钱修排水渠,老伴儿沈恩云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不就挖个小水沟嘛,不值得到处去说。”

老陈自己也还有很多“麻烦”缠身,他在外工作时就是模范,多年劳累积下一身的病:望着一流如带的清渠,陈兆森表情温暖,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他腰间还带着治疗糖尿病的“泵”,需随时往身体内注入胰岛素;他因为低血糖常常虚弱得走不动路,身边常带着老伴儿塞给他的一桶饼干;他的心脏经过了几次治疗,可是还很脆弱……这些,他仿佛已都不记得。

读到这里,读者大概已能充分理解党员先进性的意义,无需阐释概念,特别是基层群众,对“大道理”兴趣不大,他们相信眼见为实,相信榜样的力量,而这,不单是这篇故事,也是整个新闻宣传工作,应为之付出不懈努力的一个方向。

(作者单位:沧州日报社)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