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玉:未来会变成“数据新闻+”模式
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数据新闻主编戴玉
人民网深圳8月21日电(记者 燕帅)由人民日报社与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16媒体融合发展论坛技术分论坛在深圳举行。“数据新闻与可视化”高端对话召开,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数据新闻主编戴玉发言。
以下是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数据新闻主编戴玉发言全文:
刚才听到黄晨老师分享,感觉到技术人员在媒体里面比较稀缺,但是我们公司正好相反,我们绝大部分都是技术人员,这种体会可能是很不一样的。比如说我们做了《谁能代表我》的两会期间的选题,这个后面是一个算法来支撑,用算法来进行普通人跟人大代表之间的匹配。如何匹配?后面有算法来算。另外我们也开始走“温情路线”。数据新闻可能是冷冰冰的,但是我们自己写的文案走的是情感路线,比如说把戒烟报道和数据报道结合在一起。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地震全记录》的案例,我们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全球地震的视频,在地球转动的时候会展现全球的地震情况,会有一些黄色的点在不停地闪烁。我们展现的数据可能是上万条,但是实际上它的后台有一个全球近一百年所有的地震数据。这个地震数据其实上百万条,但因为我们要在移动端H5里面进行展示,所以我们移动端只给我们8秒时间展示全球地震数据,并且在这样一个移动端上面展示数据,也要求我们有一定的技术突破。
第二屏是一个互动页面,这个是把我们公司的技术人员挖过来帮我们做的。她平时是做数据库后台的,做前端是她的一个兴趣。她在写这个互动页面代码的时候,先由设计人员出一个设计稿,她用写代码的方式实现设计人员的设计。有的东西你设计起来很简单,但是实际上用代码来写,非常非常困难。比如说这个颜色,它要规定得非常仔细。另外这个位置,也是通过横坐标和纵坐标来写,所以不是像我们设计人员那样,把东西挪上去就设计完了。
所以最后在设计和技术高度融合上面,就变成了一个互动页面。这个页面是2000条数据,大家可以通过这个页面玩。比如说你可以点5—7级黄色按钮,你点完了以后5—7级地震数据就全部没了,只剩下7级以上的数据。你也可以去掉7级以上,只看5—7级地震数据,你可以跟这个页面有互动,可以玩的页面一共2000多条。我们也测过这种互动页面的极限,大概是1万条数据,在1万条数据上面,用你的移动端观看这个页面仍然是很流畅的。所以可以说,在这个数据的展示上面,其实现在移动端能做的事情非常的多,只是说我们现在没有一个选题能够展示这样大量和丰富的数据。
我们到了第三屏,展示的这个数据是地震次数。这个是我们根据原始数据库自己统计的,是由我们数据分析师来完成的,她来分析所有的2000多条中国的近40年的地震数据,统计出来这样的一个结果,每个省都会有一个统计结果。第三屏的下半部分是我们记者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以及自己的一些资料,加上采访之后,得到各地区地震的情况。
这样一个选题,大家可以看到有几个特点:
第一个是它展示的数据量非常大,后面有很多数据作为支撑,而且所有数据是在移动端展示的,移动端可能跟PC端不一样,得考虑流量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第二个是它的可视化呈现比较动态,最开始8秒是一段GIF,其中地球是怎么动的?从美洲开始动还是从中国开始动?动到哪儿停?这个都是我们自己要写脚本的。
第三个是数据的统计和展现上面,数据也是我们自己统计的。
大家可看到,一个H5里面的工种也非常多,第一屏是视频类的可视化人员,第二屏是我们请的技术人员做的,还有设计人员,第三屏是数据分析师做的统计,以及记者需要把新闻点提炼出来。所以我们需要产品经理,需要各方面部门人力的协调来完成这样一个作品。这只是我们一个最新的案例,我们以后也会有其它的案例跟大家分享,谢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