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纪录片"文房四宝"锁定观众目光 大胆编排推高收视

2016年08月23日15:02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文房四宝锁定观众目光

  一支笔、一点墨、一张纸、一方砚——就是这样4件简单朴素的器物,承载了我们引以为傲的厚重历史。

  近期,大型纪录片《中国文房四宝》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安徽卫视相继播出。《中国文房四宝》拍摄历时两年,以板块式结构把笔墨纸砚融合到一起,包括《博采》《造化》《匠心》《时风》《传播》《遗产》6集,每集50分钟,该片纵览千年历史景深,横跨欧亚广角视野,是一部兼具中国传统文化共性和安徽地域特点的人文类大型纪录片。

  瑞士书法学员展示拓印作品。

  镇江古画修复师杨志贵展示“纸上走火”绝技。

  三丈三宣纸车间里。资料图片

  现代技术拍活传统精髓

  安徽是文房四宝的故乡,纪录片《中国文房四宝》的创作团队就是从安徽出发,历经两年的时间,踏遍传统的文房四宝原产地如宣城、湖州、肇庆、黄山等全国20多个城市,更远赴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家,不遗余力地挖掘与笔墨纸砚相关的制作者、使用者、收藏者、研究者,通过他们身上的故事,来体现器物背后中国人的工匠精神和情感寄托。

  谈到对《中国文房四宝》的创作历程,《中国文房四宝》总导演吴斯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首先要靠时间的积累,创作团队用了半年的时间调研、一年的时间拍摄、半年的时间剪辑,总素材量将近54T,最后再做选择、做减法,这是一项非常大的工程。

  另外,技术上的突破和拍摄视角的多样也让片子得到了更好的诠释。纪录片使用了4K技术,虽说时间和人工等成本放大了不止一倍,但呈现出的视觉效果却是高清摄像机无法企及的,质感和细节的呈现都非常完美;此外该片还用到了航拍、水下拍摄、微距、高速等多样拍摄视角与手法,让静物都动起来,不让它们死气沉沉的放在那里。“把笔墨纸砚有意地放大了拍,作成鲜活的、有生命的灵动体,处理成运动效果的拍摄。”吴斯介绍说:“比如,一张平常的纸大家看得非常多,但我们专门有一个重点板块做宣纸,两丈到三丈三的巨幅宣纸,实际上就是做了一个视觉奇观,小的东西把它放大了去做,给观众带来视觉的震撼。”

  一支毛笔在物理范畴中是一种柔软的书写工具,但却在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手中传递着刚劲有力的笔锋,王羲之的《兰亭序》流传千古、柔中带刚;苏轼的笔法丰腴舒展、性情抒发;颜真卿的书法大气磅礴、遒劲郁勃……《中国文房四宝》不为完全迎合观众感官的刺激,把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书写工具、传播符号,和那些最深沉的东西进行梳理、挖掘、传播。作为艺术文化、民族精髓,培养、塑造当下人们的主流价值观。

   大胆编排推高收视热度

  笔墨纸砚在很多人看来只是古人所用的书写工具,文房四宝在数字时代的当下也越来越成为小众市场,技术的革新导致人们不再用毛笔和砚台了,忙碌紧促的城市生活使我们更偏爱“无思”的娱乐综艺。而在这个暑期,《中国文房四宝》这部带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纪录片“空降”安徽卫视周五晚间黄金档,这也是继江苏卫视《本草中国》之后,第二部“闯进”一线卫视周五晚间黄金档的纪录片。安徽卫视这一节目编排可谓是大胆、果断,更需勇气和自信。

  对此,吴斯告诉记者,对于把一档大型人文类纪录片放到周五晚间黄金档播出,最初还是有很大压力的。意料之外的是,不论是在央视纪录频道的率先播出,还是在安徽卫视的接力播出,《中国文房四宝》的收视率和收视排名都在稳步上升。

  在吴斯看来,将《中国文房四宝》安排至周五晚间黄金档播出,培养和吸引一批新的观众群体进入频道的收视群体。“观众不见得不愿意去看纪录片,这不仅需要引导和大力的宣推,还要靠节目本身的内容来拉近观众接近度。对此,我们做了很多努力,比如,把毛笔与化妆笔、纸张与服装设计相结合,把现实中的时尚元素尽量多地融合进去,尽量避免太冷、太生硬、太晦涩,多些烟火气会让观众很容易接受。我们后期调查发现,越是跟观众在现实生活中接近的内容,收视率一般都会非常高。”

  安徽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禹成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道,纪录片本身就不是热闹的东西,它不是小品、相声,在短时间内能博你一笑,但它对中国历史、文化所起到传播等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我相信只要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对中国文化历史感兴趣的人,一定会喜欢我们这部《中国文房四宝》。退一步说,哪怕我们普及了20%的人,我认为这部片子就成功了。”

  吴斯透露,《中国文房四宝》于今年4月参加了法国戛纳纪录片节,受到多方关注。如今,该片正在做英文版,下一步将与五洲传播中心做海外的发行。(郝天韵)

(责编:宋心蕊、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