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微信公众号——“研究事儿”

温儒敏:关注普通国民的文学生活

堂主 研究事儿
2016年09月01日15:4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
小字号

人民讲堂又和各位小伙伴见面了,这一期还是以“文化自信”为主题。堂主这次请来的腕儿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先生。温先生师从朱自清先生的高徒——王瑶先生,曾担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9个年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多年,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和中国语文教育做出了很大贡献。年已古稀的他人如其名,儒雅聪敏,在如今普遍浮躁功利的文学界淡定从容。不过一谈到普通国民的“文学生活”这个话题,他却充满激情。他说,这是文学的“民生”,也是提升我们文化自信的一条路径。

文学生活是指社会生活中的文学阅读、文学接受、文学消费等活动,也牵扯到文学生产、传播、读者群、阅读风尚等等,包括文学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渗透情况,范围很广。事实上,每一个普通人都有文学生活,每天看报纸、上网、看电视,里面就有文学作品或者有文学因素的材料,每个人辅导自己的孩子学习,读一些古诗或者童话也是文学生活。历来的文学研究,多在作家作品、批评家、文学史家这三个点上“兜圈子”,很少把目光放到普通读者身上,而文学研究一旦走进普通读者中,就会豁然开朗、别有天地。

一、看看大家爱读什么书?

温先生4年多来一直在进行“文学生活”的研究,其基础是对文学阅读的调查。我们来看一些现象和数字,它们综合起来也许能展现当下中国国民文学阅读的全貌。比如中国的农民工虽然只有8%的人在闲暇时选择阅读,但他们的文学阅读量要高于一般国民普通的水平,尤其是建筑工地的农民工。

很吃惊吧?堂主也很吃惊。不过听温先生一解释您就明白了。农民工特别是建筑工地的农民工,没有电视没有网,就只能看看书刊喽。但是他们最喜欢读《故事会》,并不喜欢描写自己生活的打工文学。温先生他们的调查表明,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中国人读书最好的是在小学,到了初二就一路走下坡路,年纪越大读书越少。那初二的读书“黄金期”又读的是什么书呢?现在的初中生有90%以上都读过郭敬明的书,小四儿看起来明媚仿佛又很忧伤的文字打动了不少青少年,谈论他成为一种时尚,不知道郭敬明,您不图样但就图森破(too young too simple)了。

二、文学生产和传播有什么“法宝”?

另一个有意思的调查是文学生产和传播情况。为什么《知音》《读者》这些杂志能有比较固定的读者群?因为他们满足了一些特定人群的需要,有自己的风格“知音体”或“读者体”。40岁以下的年轻女孩爱读《知音》,高中生在家长和老师的支持下酷爱《读者》。家长和老师支持孩子们看读者,这又是什么鬼?深知中国语文教育的温先生解题:为了写作文!目前中国中学生的作文已经被“读者体”给同化了。话又说回来,这些杂志抓住了特殊受众的“软肋”,在文学生产和传播方面就有了自己的“法宝”。

三、网络文学离你有多远? 

温先生虽然年过古稀,但对网络文学的了解确实要甩堂主几条街,什么“红袖添香”、《极品家丁》、“脑补CP”,这些潮语估计很多年轻人也没全听过。温老师介绍了网络文学运行的规律,详细谈了网络文学创作的特点、网络文学和读者的关系、网络文学的通病、网络文学的运营、网络文学的监管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有几个例子让堂主记忆深刻。一个是为了体验网络作家的生活,北大中文系一些硕士博士化名为网络写手,上网体验,但没几个月就纷纷败下阵来,几乎每天不停笔,压力大、文字量大,他们的感觉就是太苦了。还有一个例子就是网络文学题材太丰富了,从“耽美”到“玻璃小说”,从“高干文”到“总裁文”,总有合适你的那一款。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温先生自己也在不断试图找到答案。在当下,读者不是被动的受众,而是主动的创作者,新的载体让“文学生活”无处不在,让它也变得有趣。还有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就是现代的“文学生活”更多地与文化产业和资本结合在一起,传统的“文学生活”似乎变了味道,这是进步还是倒退呢?

“普通国民的文化生活包括‘文学生活’,需要媒体从业者更多了解和关注,我们的文化生产也需要引导,更好地释放文化改革发展的活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加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我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前景不悲观,年轻人就更不必悲观了。”温儒敏先生最后如是说。 

(本次讲座部分内容来自温儒敏先生担任首席专家的“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项目。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撰稿:刘烨 编辑:张天培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