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红土地上劲吹“多彩文化风”
新华网福州9月4日电(王凡凡 刘默涵)红色文化、黄酒文化、生态文化、桂花文化、莲花文化、美食文化、雕版文化、客家文化……从8月22日到28日,“长征路上奔小康 福建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团对龙岩、三明两地当年红军主要活动区域进行了集中采访,一路走来,感受最深的便是这丰富多彩的“文化之风”了。
图为福建省高校学生在长汀县参加体验式旅游活动。 刘默涵 摄
走入长汀县城,首先就和红色文化撞个满怀: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医院旧址、毛泽东旧居、辛耕别墅、瞿秋白纪念碑等知名建筑遍布大街小巷,迎面不时遇见一两个或一群身穿红军服饰的人,一股独特的气质瞬间镇住时空,思绪也立即飘回到当年……
据介绍,近几年来,针对游客年轻化、休闲化等特点,长汀县开始推动红色旅游从瞻仰式旅游向体验式旅游转变,把一般的红色文物陈列展示转变为以红色年代的生活体验为核心的文化旅游,让游客“走一段红军小路、听一堂传统教育课、重温一次入党仪式、吃一顿红军套餐、看一场红色歌舞、学唱一首红军歌谣”,以此提升红色旅游的吸引力。
位于连城、长汀两县交界处的松毛岭,地势极为险要,是原中央苏区所在地瑞金东面的一道天然屏障和重要关隘。当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在中央苏区东线异常惨烈的最后一战,便是松毛岭战役,战斗持续7天7夜,1万名左右红军战士英勇牺牲,为中央红军战略大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
为了纪念这场“绝地突围”,连城县成立了由县长担任组长、24个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松毛岭战地遗址保护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了“松毛岭阻击战理论研讨会”,并先后投资修建了红军墓、纪念碑和纪念广场等。目前,以松毛岭战役为历史背景的6集电视纪录片《铁血脊梁》已经完成拍摄,电视连续剧《连城诀》即将开拍,有望形成又一波“红色文化热”。
五龙村黄酒文化园雏形已现
在毗邻“古田会议”会址的上杭县五龙村,“80后”的返乡大学毕业生廖炎河正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着手创建200多亩的“黄酒文化园”。
因为身处红色根据地的缘故,这一带农民自酿的客家黄酒近年被冠以“红军可乐”而闻名远近,成为游客必选饮品。廖炎河家世代以酿酒为生,他很小就跟着父辈学习酿酒技术,是这一技术的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回乡后,他花了半年时间改造了相关技术,克服了黄酒在运输过程中变质的难题。然后通过网上销售,把原先自产自销的黄酒远销至北京、上海、广东、四川、内蒙古等省市,年产值一下子突破了20万元。
从2014年起,廖炎河开始把新技术教给村民。接下来要做的是发动村民酿酒,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把黄酒做成产业链并进一步打造成黄酒博物馆和体验馆,商标名字就叫“客咖”。
“八月桂花遍地开,红色旗帜树起来。”听着这首耳熟能详红歌,记者们看到的却是真正的的桂花。
图为中华桂花园航拍全景(王雄 林楷煜 摄)
位于清流县林畲乡的中华桂花文化园始建于2008年,投资高达2亿元,面积1050亩,现已种植桂花六万多株,135个桂花品种,是目前国内品种最多、规模最大、桂花文化最成系列、最为完整的专业博览园。随着桂花开花旺季的到来,该文化园正与北京圆明园紧锣密鼓地筹备着专业画展,以迎接纷至沓来的游客。
建宁最美赏花之地坪上梯田莲海随着清风泛起阵阵涟漪。(王雄 林楷煜 摄)
不独有偶。离开清流不到半天,记者们便再次陷入花海。荷花种植已有千年历史的建宁,目前莲田面积已达5万亩,并晋升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作为配套,当地近年大力发展旅游业,除了种植多个品种荷花供游客观赏外,还修建了咏荷诗词石雕、观荷亭、九曲廊桥及莲文化展示馆等。而位于濉溪镇的大源村,更是建成了万亩梯田莲海,成为游客赏荷的最佳去处:登上高处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莲田之上,周围的小山若隐若现,如梦似幻,好似仙境一般,令人流连忘返。
在客家祖地宁化石壁镇,杨边村村民们则利用地理优势,活生生地打造出了一个彰显文脉乡愁的客家文化休闲公园,并通过股份分红、租赁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引进资本兴建了现代农业观光园,先后种植哈密瓜、草莓、葡萄等果树1000余亩,对外销售产品的同时,按季节组织采摘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在实现“生态美”的同时朝着“百姓富”大步迈进。据统计,2014年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107人,通过两年实施精准扶贫,已脱贫14户52人。
“无论是红色文化还是客家文化,无论是政府引导还是群众自发,这波红土地上吹起的‘多彩文化风’方向是一致的,这就是奔小康。而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不正是当年以毛泽东为首的革命领袖与无数先烈耿耿于心并为之流血牺牲的奋斗目标吗?”这是“长征路上奔小康 福建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总结会上,参加活动记者的感言之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