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新媒逐个看
"学习小组"微信公众号:上接"天线" 下接"地气"
“全国有超过1000万个微信公众号。综合看来,时政类和政务类的微信号活跃度排名靠后。”2015年,国内一位专注新媒体监测和排行的公司负责人曾这样表示。
当然,即使在时政微信公众号这片看上去活跃度并不高的红海内,也存在别样的风景。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的新媒体品牌“学习小组”,仅用两年时间,就积攒了110万“粉丝”,在互联网舆论场内形成了自己强大的影响力。一周前,“学习小组”一篇关于G20峰会的推文,短时间内就收获了百万以上的阅读量。
快速“读懂”总书记话语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即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真正有大事发生时,人们的“信息饥渴”依然不减。
2014年12月31日晚7点,习近平通过新闻联播向全国人民发表新年贺词。当时,“学习小组”的编辑正在苏州与家人度假。听了总书记新年贺词,这位编辑立刻匆匆赶回宾馆,用90分钟写下了对贺词的感受,并在深思熟虑后确定了题目。晚上10点,《习近平新年贺词释放5大信号》正式与“粉丝”见面了。
当时,“学习小组”只有不到10万的“粉丝”。而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冲到“10万+”时,距离推送只过去了89分钟。
从创办开始,“学习小组”就把首要任务定位为传播、解读好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这不是个轻松的活计:首先,要把总书记的讲话吃透,把握精神;其次,解读要既“快”又“清晰”。习近平总书记与全国200多位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当天新闻联播结束后一个半小时,“学习小组”的解读稿就已出炉,内容准确到位。
能做到快速、准确、深入解读,离不开“学习小组”运营团队长期的积累。
“学习小组”的核心成员,均是人民日报海外版各部门的骨干力量。他们在重大选题的选取、把握、操作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团队有一个数据库,每天对总书记的讲话、文章以及涉及总书记的海内外报道进行更新,总书记的所有著作,团队成员们都反复研读。
创新烹饪“融媒大餐”
运营新媒体,需要不断给用户带来新的体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稚嫩的童声诵出这首关于杭州的名篇,随后,一幅关于古今杭州的画面缓缓展开。
这是9月1日“学习小组”推送的视频《杭州,千年等一回》的开篇。随后,画面中出现了杭州的志愿者团队、场馆建设以及城市风貌,小切口地展示出这座城市对即将召开的G20峰会的期待。不到48小时,视频阅读量突破600万。
有心的读者注意到,视频结尾,出现了“中国故事工作室”的字样。“学习小组”编辑陈振凯说,这是人民日报海外版今年成立的另一个融媒体品牌,旨在实现报纸与网络、文字与视频等多方面的融合;名字源于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注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中国故事工作室已有3期作品。第一期,解析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髓;第二期,被《学习活页文选》选用;第三期的G20视频,实现了海外版史上首次新闻报道视频化。”陈振凯说。
“一方面,它符合主流媒体的特征,经常发布权威信息;另一方面,它又采用了时尚的传播形式,以最快的速度推送信息,话语非常‘接地气’。”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君超这样评价“学习小组”。
与“组员”一起进步
“一般的公号,都把订阅用户定义为‘粉丝’,在传播上是‘中心—组员’的架构。但我们更愿意把用户称为‘组员’,每个人都是小组的成员,我们希望他们更有参与性,与我们一起把这个品牌建设好。因为,每个人都对这个国家、对中国梦的实现负有重要责任,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能读懂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更要行动起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陈振凯说。
这样的工作已经在如火如荼地进行。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13个重大的、需要真正解决的理论问题,包括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如何看待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等。《求是》杂志刊发这一讲话的当天,“学习小组”就发出文章,号召组员贡献智慧,回答这些问题。短时间内,就收到了大量文字,其中不乏颇有建树的答案。
2015年,以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习得——习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系列报道为蓝本,“学习小组”推出了第一部编纂著作《平天下:中国古典治理智慧》。今年,第二部著作也将推出。
陈振凯认为,坚持从用户角度出发,持续给他们新的体验、提供有价值的内容,主流媒体在新媒体舆论场中一定会有一席之地。“‘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其实距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记者 申孟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