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2016年网络媒体“走转改”活动

【网络媒体走转改】老红军李光的“新长征”:22载资助1700位学生圆读书梦

蒋欣
2016年09月12日08:03 | 来源:中青在线
小字号
原标题:【网络媒体走转改】老红军李光的“新长征”:22载资助1700位学生圆读书梦

李光向受助学生发放助学金

中青在线贵州遵义9月10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欣)96岁的李光一生共经历过两次“长征”。

第一次长征时,他才14岁,穿过枪林弹雨,走过雪山草地,历时1年零6个月,将自己的名字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胜利永远连在了一起。第二次再长征,他已74岁,踏遍家乡贫困小学,宣讲革命历史,22年共耗资40余万元,资助1700多名学生完成上学梦。

“在旧社会成长的我曾失去了读书的可能,今天看到孩子没有学习机会,我很心痛。作为一名老党员、老红军,尽力帮学生实现读书梦,是我应尽的责任。”李光常说。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突破乌江天险进驻遵义城时,还是一名放牛娃的李光加入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成为一名红军将士。李光还记得,他入伍后经历的第一仗,就是四渡赤水的发端之役------青杠坡战役。

红军长征胜利后,1938年,李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随部队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1年,转业回到家乡遵义,他先后在遵义市劳动局、建设局等部门工作,直到1985年离休。

上半生为“国”,李光吃过很多苦,下半生为了“国家的未来”,他不愿孩子们再吃苦。

1994年冬天,一次偶然的机会,已经年过七旬的李光到遵义市红花岗区海龙镇桂花小学参观。李光发现,学校的教学条件十分艰苦,操场上没有旗杆,教室的墙壁还是泥土墙,课桌椅也是由两个树墩加一块木板搭成,孩子们穿着薄薄的衣服,脸和手脚都被冻得通红。

第二天,他用退休金买了100套棉衣,连同5000元现金送到桂花小学。此后22年,李光对贫困学生的捐助再也没有停过,每年他都会向桂花小学捐助1万元支持贫困孩子读书。

如今已是遵义市一家英语培训机构教学部负责人的徐明椿就曾接受过李光资助。

徐明椿说,他幼时曾因家中无法交付学费而打算辍学打工。当新学期开学,徐明椿已决定不再去学校报到时,班主任打电话告诉他:“有个叫李光的好心人捐了一笔钱给学校,可以帮助你们继续上学。”徐明椿的学业才得以继续。

随着年纪逐渐增大,李光现已病痛缠身,步履艰难。2001年起,他被确诊患有直肠癌、皮肤癌等多种重病,经常要去医院接受治疗。家人都劝李光不要太劳累,李光总说:“这点病痛算什么?能够传承长征精神,让子孙牢记不朽的历史,时刻关注贫困学生,我就能够忘了病痛。”

20年间,李光走过遵义市巷口镇、海龙镇、深溪镇、新蒲新区等地,先后资助了1700多名孩子上学,资助金额达40万元。每个学期,他都会抽出时间到学校,坚持给孩子们宣讲红军革命历史,带领一批批青少年走进“红色之旅”。很多受过李光帮助的孩子都亲切称他为“红军爷爷”。

李光的外孙马征的名字,就是他取的。“征”字取自“长征”。在马征眼中,外公一直是一个“有点抠门儿”的老头。马征说,从他记事起,外公就一直穿着同一件已经洗得发白的旧外套,一年四季都戴着同一顶旧军帽,这么多年来,几乎没给自己添置过什么衣服。“外公自己艰苦了一生,把积蓄都捐助给了需要帮助的孩子。”

在李光家中,有厚厚的一叠信件,均是受助学生的感谢信。“李光爷爷,谢谢您给我们捐钱。长大以后,我也要像您一样,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因为家里经济困难,我一度想退学,外出打工减轻家里的负担。是您捐钱给我,并鼓励我好好学习,让我放下思想包袱回到课堂。如今我考上了大学,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为表彰“老红军”李光长期助学行动,1998年,遵义市已将其长期资助的海龙镇桂花小学、海龙中学两所学校更名为李光小学、李光中学。

李光说:“我要把红军精神传承下去,让子子孙孙都永远牢记这段不朽的历史。”他的长征路,还没走完。

(责编:宋心蕊、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