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新闻:一种有温度的新闻
以“罗娭毑卖报”报道为例
近来,湖南多家媒体报道的“罗娭毑烈日下卖报”的新闻,牵动着长沙千万人的心。这个连续报道使人联想到国外倡导的亲密新闻,值得我们研究探讨。
一、“罗娭毑卖报”的报道情动长沙
长沙市涂新社区79岁的罗娭毑,在长沙东塘立交桥烈日中卖报,并寒来暑往坚持20多年。偌大年纪的罗娭毑有两个患有精神病的儿子不能工作,不能自食其力,虽然有社会救助,但两个儿子要吃药治病,老人不得不卖报以弥补家庭的开支,以她瘦弱衰老的肩膀扛起这个家。
今年7月底8月初,湖南多家媒体报道后,老人被全城人牵挂。一位黄姓女士说,老人和我奶奶差不多大,看着心酸。她看到老人手中未卖完的报纸,便拿200元买下。许多爱心人士都来看望罗娭毑,给她家送去米、面、油、水果等生活用品。一位餐馆老板听说罗娭毑中午还要赶回家为儿子做饭,决定每天免费供应她家午饭。短短两三天就有30多批爱心人士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7月31日,湖南省四叶草慈善基金会志愿者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师为罗娭毑两个儿子看病检查。四叶草基金会表示愿意承担治疗和住院的相关费用。8月5日长沙市天心区民政局表示,已协调好长沙市第一和第三福利院,欢迎罗娭毑及两个儿子随时入住。
二、社会需要有温度的亲密新闻
亲密新闻虽然是国外最先提出来的,但它的意涵与我们提出的做有温度的新闻的意涵不谋而合,从“罗娭毑卖报”的报道,我们看到了亲密新闻回应社会关切并受到社会的欢迎。
1.亲密新闻概念的提出与罗娭毑卖报的报道
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让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隔阂冷漠,人性冷酷,世态炎凉。一切皆以经济利益来考量,父子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同学之间皆是如此。面对这个缺乏温情的社会,美国学者沃尔特?哈林顿提出“亲密新闻”的概念。他说:“要多报道普通人,把重心放到面对日常生活挑战的普通人”。驱动亲密新闻的问题,最简单的形式是:“人怎么生活,他们看重什么价值?”①
笔者理解的亲密新闻是:真实叙述普通百姓面对日常生活挑战,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人性力量和人格魅力的报道。这种报道主要诉诸情感,让人感到亲切并能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
亲密新闻可归属于我国的民生新闻,而且是对民生新闻的深化。以往的民生新闻偏重于为民解困的报道,而亲密新闻则是民生新闻中呈现百姓生存状态和生活状态的报道,而且突出报道那些善良和重情重义的人。
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老人罗娭毑,却面对自己已经年迈,而两个儿子患病不能自理的巨大挑战。她没有屈服,她没有放弃,她要用自己的勤劳与命运抗争,她看重的是亲情,与两个病儿难以割舍的母子之情。“罗娭毑卖报”的报道就是名符其实的亲密新闻。
2.转型中国呼唤有温度的新闻
当今正值中国社会转型期,改革向纵深发展,社会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各种矛盾丛生,人们焦虑,社会情绪躁动不安。这时,急需大众传媒为国民调整心态,舒缓情绪,安抚人心。衰减负面东西,强化正能量,引导社会情绪,呼唤有温度的报道。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有温度的新闻有多种,这里列举三种,第一种是能激励人奋发向上,勇往直前,努力工作,无私奉献的报道;第二种是释放爱心,传导温暖,向有困难的人伸出援手,热心救助需要帮助的人的报道;第三种呈现普通人不向生活挑战低头,表现出他们的人性美和人格魅力的报道。先进典型人物报道和励志报道属第一种;志愿者事迹报道和救助报道属于第二种;亲密新闻自然属于第三种。亲密新闻传递着人间的温暖。当然不止这三种,凡是能给人正能量的报道都是有温度的报道。
3.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有温度的亲密新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新理念,第一次用“社会治理”替代“社会管理”。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这表明,在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中,除了政府以外,多元行动者要进行合作管理,也就是说治理是一个由多元主体与政府共同担责的手段。多中心,网络化,合作管理,被认为是治理概念的核心。②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共事务需要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很多,多元主体治理能调动社会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比如社会福利的问题,我国社会福利的覆盖虽然逐年提升,但毕竟财力有限。像罗娭毑一家面临的困境,通过媒体报道引起社会关注,爱心人士献爱心,慈善机构和医院携手救治,民政部门、社会福利院随时接纳。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使罗娭毑一家走出困境。亲密新闻正回应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需求。
三、亲密新闻的操作方法
亲密新闻虽是有温度的新闻的一种,但它又有自己的特点。先进典型的报道偏重于工作上的敬业和奉献,好人好事报道侧重于助人为乐,为人解困;而亲密新闻则侧重日常生活中对待人生挑战的态度和人生价值的追求。那么,亲密新闻有别于其他报道的操作方法要关注以下几点。
1.主人公的选择:要讨人喜欢的正面人物
亲密新闻的倡导者杰克?哈特认为,主人公要讨人喜欢,不是不能写坏人,但主人公要另选他人。一个自恋狂杀了自己的孩子,新手或许就揭黑,老记者写的主人公却是检察官,把杀人犯送进监狱,还和妻子收养了对方的两个孩子。你说这主人公讨不讨人喜欢?为何坏人不能当主人公,因为反社会者不会教我们如何生活,广大读者不可能产生共鸣。③
讨人喜欢的人标准不一,最主要的是他应是人们日常生活可以效仿的标杆,可亲可敬,面对生活的困难不妥协,勇于担当,是个生活的强者。当然他应当性格开朗,有一颗善良的心,如此种种。罗娭毑正是这么一个可爱的人。
2.讲好故事:叙述不寻常的人生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但只有那种历经坎坷,具有不寻常人生经历的人的故事才能动人心弦,感人肺腑。亲密新闻是从普通人身上发掘不寻常,回答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古老问题:人应该如何度过他的一生?④不寻常的经历才是故事的素材,才能成为新闻。
罗娭毑是个普通老人,她的不寻常处就是本应安度晚年的她,却在79岁高龄时还得为儿子的生活劳累奔波。
讲好故事,一是不能编造,不能发挥想象,这个故事只能是非虚构的故事。二是细节刻划很重要,比如罗娭毑满是沧桑的脸,烈日下瘦小的身材等。三是叙述语言要朴实无华,多用平实的语言,少用形容词。
3.诠释人性:探索人物的感情世界
人性是什么?有若干不同的解释版本。李泽厚先生的解释既深刻又通俗易懂。他说,人性即人之所以为人:人活着→如何活→为什么活。⑤张立伟研究员则有个进一步的诠释:“人活着”是生理事实,“为什么活”有各种思想学说,宗教教义或社会要求,而中间的“如何活”,我看正是新闻的天地。⑥这就是说,专门表现普通人生活的亲密新闻,重点要叙述主人公如何生活,以及他生活的追求,生活的意义。
既然人性包含着人如何活,那么人如何活就体现了人性。人性有善恶之分,亲密新闻应当表现的是善,要通过主人公如何生活来诠释善,善又连着爱。因此亲密新闻又要探寻主人公爱的情感世界。“罗娭毑卖报”的报道,正是表现了她人性的至善,她的伟大的母爱。至善至美,大爱无疆,受众感动的就在于此。
亲密新闻,因为偏重于人性善和爱的表达,让报道的主人公走近受众,受众感到亲密,感到亲近。它不失为当前媒体应当关注和倡导的一种新闻表达形式。
(作者单位:湘潭市广播电视台)
注释:
①[美]马克?克雷默,温迪?考尔编.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280-281.
②朱春阳.我国需要什么样的新型主流媒体[J].新闻与写作,2016(04).
③[美]杰克?哈特.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8.
④⑥张立伟.从深度报道到集成报道——去碎片化的主流新闻范式[J].新闻记者,2016(07).
⑤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M].北京:三联书店,2005:244-245.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