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中秋赏月直播中的第一次 每分钟百万以上网友收看

2016年09月19日07:1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直播中的第一次

  坐标:北京

  时间:2016年9月15日,中秋夜

  始建于明末的宛平城,见证了370多次中秋月圆。这一次,著名的卢沟晓月成了手机直播的主角。从傍晚5时30分开始,90后姑娘李晖就举着自拍杆,从卢沟桥一路走来、登上宛平城楼,不停解说。

  两小时后,距离卢沟桥30公里的世贸天阶上的 “天幕”(一块大屏幕),成了真正的天幕,从晚7时30分持续到晚10时30分,全程直播中秋圆月从初升至天顶的过程。

  “顶楼准备,各部门准备,全场倒计时3-2-1。”“北京时间”演播厅,导演谷珏话音刚落,眼前屏幕上出现了摄影师在天台拍摄中秋月亮的画面,中国青年报和“北京时间”联手打造的“中秋明月夜,天涯共此时”大型直播活动正式开始。为了这场直播,她和整个团队准备了近一个月。

  里约奥运会一结束,谷珏就接下了中秋直播的任务。她介绍,此次直播以“北京时间”演播厅为总直播室,同时在北京卢沟桥、北京世贸天阶、江苏扬州设置分会场。中国青年报记者陈婧、李晨赫在演播厅与国内外10多名驻站记者连线,形成覆盖多地的中秋夜直播。

  这场直播有很多第一次。

  李晖曾是一名电视台主持人,这是第一次做手机直播。“我以前播新闻,见字出声就行,现在直播,没了提词器,全靠你一个人。”她说,“手机直播最大的优势就是灵活,能特别及时地将现场信息传给观众。而且直播时你和现场会有互动,常常有意外收获。”

  李晖刚走到城楼下时,一个走路还不太稳当的三四岁小孩,拎着一袋月饼,踉踉跄跄地送给一位坐在轮椅上的长辈。“这一幕特别温馨,是前期无法准备的。孩子爸爸还告诉我,孩子走路特别像卓别林。”

  晚上7时30分,卢沟桥的中秋晚会开始了,李晖和其他三组手机直播要把主镜头让位于摄像机。北京新媒体集团视频采集部总监姜力负责卢沟桥晚会的直播,这是他第一次在城楼上举办大型晚会。

  姜力说:“卢沟桥的直播团队将近40人。昨天上午10点我们就来了,转播车、卫星车……因为今天的晚会是在完全天黑的情况下直播,所以只有昨天晚上一次对光机会。我们一共架了8台机器,城楼上6台,卢沟桥边两台,配置和大型晚会一样。”

  姜力说,“这是一场真正的直播”,现场信号直接传回演播室。“今天晚上预计有3万人在卢沟桥周围。通常我们做网络直播用4G信号,但是今天那么多人同时用手机,信号没法保证,所以用卫星传送。”

  与此同时,在世贸天阶,我们第一次和“天”距离那么近,天上的月亮和屏幕上的月亮同步升起。

  世贸天阶的直播团队由6个人组成,只有一个是80后,其余全是90后。此次直播是通过天文爱好者在高处架设两套赤道仪和天文望远镜——HEQ5pro赤道仪+锐星CF-90APO天文望远镜(600mm)和HEQ6pro赤道仪+德国APMAPO天文望远镜(1200mm)实现的,直播通过天文望远镜对月球进行跟踪拍摄,实时捕捉月球画面。

  主持人葛亮从小就对天文感兴趣,每次去天文博物馆都要用天文望远镜看月亮。他说,这次“超级月亮”指的是通过高倍望远镜观赏清晰的月球整体及局部的画面,“能看到环形山、被陨石砸的坑,等等”。

  导演唐明翰告诉记者,此次直播共有四路直播流,其中,一路呈现圆月全貌,一路呈现月球的局部形态,另外两路分别是世贸天阶现场的街头采访和天文爱好者对月亮的解说。

  团队之前进行了多次信号测试,直播前一天晚上还彩排到很晚。唐明翰说,为了保证直播流畅,他们最终选择了4G背包。这是目前被广泛用于直播的一项技术,一个像充电宝一样的小型电子仪器中可以同时插入4个运营商的SIM卡,可以保证视频和音频稳定传输。

  刚接到中秋节当天要到世贸天阶进行直播的任务时,葛亮的第一反应是“中秋又不能休息了”。但当他来到现场,看到街头满是牵手的情侣和阖家赏月的家庭时,他觉得十分温馨。已经在北京生活了6年的葛艺,正在慢慢融入这个城市。他希望有一天,在北京过中秋的他不再是“独在异乡为异客”。

  中国青年报记者陈婧、李晨赫的中秋夜也在工作中度过。直播前两天,她们才接到任务,中秋节当晚要到总直播室客串“连线主持”角色,与报社各地记者站的记者连线互动。直播是晚上11时30分才结束,第二天0点后,她们才走出演播厅。

  “北京时间”互动平台及自制节目中心主编张建强说:“据不完全统计,当晚的直播每分钟都至少有100万以上网友收看。”(蒋肖斌 蒋欣 张敏)

(责编:宋心蕊、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