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中青报携手北京时间直播杭州G20 记者感慨学无止境

2016年09月19日07:15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杭州G20直播实战

  38场、58小时不间断直播,4天总播放量达1489.7万次——谁也没想到,G20领导人杭州峰会期间创下多个直播之最的竟然是有65年历史的中国青年报和她的新伙伴、刚刚闯入市场4个月的北京新媒体集团旗下的“北京时间”团队。

  这也是中国青年报、“北京时间”这两家属性不同、体制不同,甚至“年龄”都有很大差异的媒体携手后的首度亮相。

  8月31日深夜,中国青年报与“北京时间”发布了一条消息:双方将创新报道方式,全程全景直播峰会盛况。

  由此,中国青年报报道组成员的行李中多了一堆摄像器材,每个报道组成员都成了 “北京时间”App上注册的云记者。中国青年报记者陈婧说,原来总是很羡慕其他转型媒体在新技术运用方面走在前列,这次我们终于站在了“直播”的风口上。

  一步跨入“直播”时代,这家传统纸媒的跨跃,离不开其全媒体的尝试。2015年年初,中国青年报就设立了全媒体协调机制,很多新闻线索都要进行全媒体形态的生产。很多文字稿件见报前,就已经在网站、微信、微博,以及客户端传播;一个新闻线索,可能既要生产见报稿,也要生产H5,甚至视频产品。重大选题报道“一鱼多吃”已成为常态。

  虽然很多记者,尤其是年轻记者都能轻松运用新技术,玩转各种传播方式,小视频、H5随便搞定,但真的站在了“直播”的风口上,才发现“学无止境”。

  最近一两个月,中国青年报记者王烨捷已经尝试着在写文字报道的同时,拍个小视频,甚至还在一些直播平台上开了账号,玩票性地做了几次小直播。可当直播真正开始的一瞬间,各种意想不到纷至沓来。明明设备的各项数据正常,可导播平台就是接不到信号;刚刚“有图有真相”,准备松口气,网络又不行了;测试阶段好好的,可发布会开始时,存储卡满了,直播卡了。各种掉链子在58小时直播正式开启前频繁出现。

  除了技术带来的困扰外,最大的挑战是来自直播内容的选择。58小时的直播方案几易其稿,报道组每天晚上都要对第二天的直播方案进行打磨,不仅直播的时间表要精确到分秒,更要对直播内容的可行性、新闻性、受众的关注度等多个维度进行评判。这对长期靠笔吃饭的文字记者来说,都是崭新的挑战。

  好在新媒体的互动性给了报道组不断修正直播内容的可能。直播的互动性在于,每一次直播呈现时,观看人数、观众留言等实时数据都折射出这场直播的关注度。

  峰会开幕前,从早到晚都泡在机场的陈婧说,在奥巴马和普京抵达机场时,有多家媒体在做网络直播,但只有中国青年报·北京时间团队不仅在飞机抵达的瞬间开启直播的设备,而且在首脑的专机抵达前近1个小时就开始做解说。

  普京抵达杭州的那场直播,曾因信号问题出现了短暂停滞,虽然只有几十秒,但已经有观众急不可耐,电话打进后方编辑部,当画面恢复时,这位观众连续点了几个赞。后来,得知直播的是非科班电视人时,这位观众感叹,你居然能滔滔不绝讲那么多!

  陈婧说,面对镜头,他们变得不再紧张,完全得益于文字记者所受的逻辑训练和专业积累。没有这些“基本功”,就没有“转型”的基础。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报道,记者的专业积累和肚子里的干货都是最重要的。

  一开始被新技术来了个下马威的王烨捷终于在峰会的尾期“网红”了一把,她和中国青年报记者杨杰合作完成的寻找国宴同款——探秘杭帮菜获得了多个点赞。

  为了这次直播,出门前,王烨捷把所有之前遭遇到的技术问题都仔细过了一遍,信号测试、灯光……提前做足了功课,所有杭帮名菜都烂熟于心。这次走了心的直播大获全胜,“北京时间”团队的后期编导说,见证了一名文字记者成长为直播达人的过程。

  此次参与G20领导人杭州峰会直播的记者,大多是85后,直播初体验给了中国青年报新生代记者全媒体呈现的机会。他们也在思考,除了重大题材外,日常的直播该怎么做。入职一年的新记者李晨赫最深的体会是,未来的直播一定要用好互动元素,在题材上选择那些更容易交互的内容。

  站在直播的风口上,一切才刚刚开始。(刘世昕)

(责编:宋心蕊、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