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6年·第9期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江可可
2016年09月27日16:03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20世纪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格局中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应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有机系统。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制度自信同时也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的基本。制度自信并非凭空而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具有怎样的优越性,可以通过追溯至马克思生态思想以根究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思想;生态文明建设;制度自信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9-0036-03

继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党和人民要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全党要坚定这“三个自信”以及文化自信。其中,制度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与民族前途。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每个中国人理应为我国制度而自豪。但我们在为经济成就而满心欢喜时同时也不能忽视了已然恶化的生态问题。

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乃至全球都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面向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在此领域是否同样应该坚定制度自信,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制度自信又从何而来,可以通过回顾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以寻觅科学的理论依据。

一、我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美丽中国”

生态危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但此过程中伴随着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问题。我国用将近三十年多的时间取得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经济成就,与此同时也集中产生了发达国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阶段性生态问题。

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5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5年74个城市的PM2.5平均浓度比2014年下降14.1%,可以看出我国的两型社会建设已有些许成效。但公报同时显示,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近八成的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超标。

针对河流和湖泊的水质监测显示了六成监测点地下水水质较差或极差。由此可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体系尚未完成,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够强,环境保护问题依旧任重而道远。

我国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保持着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今天,我们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日趋紧缺、生态遭受破坏的严峻局面,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为促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自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首次以国家党代会总报告的形式被纳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总体格局之中。“美丽中国”就是于此背景下作为执政理念而提出来的。“美丽中国”既是新时代党中央进行生态建设的执政理念,又是诗意化的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美丽中国”的本质内涵就是中国特色的“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与人的和解”,是中国的人文之美和自然之美达到了和谐的完满状态。“美丽中国”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都得以缓解乃至消退,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构建,以建立一个生态良好、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社会和谐、人人都能以实现“中国梦”的现存的实在的乌托邦。

这种集聚人文与自然的双重和谐目标则恰恰正是马克思所言的“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的现时代呼应。由是观之,我国提出“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现了马克思生态思想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

二、追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繁荣发展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阶级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也孕育于其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之中。由于当时生产资料私有制带来的人与人的矛盾成为主要的显性社会问题,马克思在创立马克思主义时将主要矛头指向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而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一直渗透在他对资本主义批判的论述之中。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虽然没有被系统地提出,但是通过对其经典著作的回顾,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主要内容。

1.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是一切工人劳动得以实现的前提。一方面,马克思肯定了人类具有区别于其他自然存在物的主观能动性。他指出,动物只能按照自然规定的活动范围安分地活动,但人却是具有积极的能动性的存在物;但另一方面马克思也注意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性,他认为人的能动性选择也有可能使其陷于不幸之中。因此马克思同时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受制于自然的,即“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1]”

2.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

在阐述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时,马克思首先强调了劳动在调控二者之间的重要性,他指出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基础是生产实践。在他看来,正是劳动日益增进的社会力量促使各种发明得以实现,也使得人类利用诸类科学发明驱使自然力为劳动服务得以实现。马克思的辩证法无时无刻不贯彻在他的自然观中,在谈到劳动这一重要介质时,马克思强调目的仅指向于增长财富的劳动是有害的[1]。而后,他在《资本论》中更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的掠夺性是破坏土地肥力的根源,指出生态破坏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经济方式。

3.生态危机的和解路径

马克思强调资本主义经济的任何进步都是以资本家对劳动力和自然的无情占有为代价的。针对资本主义经济造成的生态危机,马克思提出危机消解的途径是对现有的经济政治制度进行彻底变革。马克思指出,只有生活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们才能成为真正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在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中他们能够通过最少的能耗,在符合他们的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2]。在他看来,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彻底克服异化现象,才能打破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双重矛盾。

三、基于马克思生态思想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中包含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进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文化制度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紧密相关的。

如今,党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位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性质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在生态领域凸显出来。而通过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追溯,我们会更加清楚树立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在经济层面,马克思关于当代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观点证明了我国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在生态危机处理上的优越性。马克思在论述生态问题时一阵见血地指出了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私有制。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是以生产劳动者的生产和生活资源被资本家无情剥夺为前提条件的。马克思认为在私有制经济制度条件下形成的自然观必然是对自然界的蔑视和贬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决定了资本的无限扩张性和以自然资源为代表的生产条件有限性必将成为难以调和的矛盾。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是危害环境的深层因素,因为提出要彻底地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并指明只有在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通路上才能实现真正的危机解除。

马克思的过渡时期理论表明,在从资本主义社会跨越到共产主义社会会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如此看来,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也正处于通向共产主义道路的过渡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能够摒弃资本主义唯利是图的生产方式,能够根据人民的共同利益平衡社会经济总福利和社会生态成本的关系,具有资本主义无法比拟的经济制度优势。

在政治层面,马克思关于生态危机和解路径的阐述证明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在生态危机处理上的优越性。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阶层、各民族的代表都可以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进入人民代表大会,从而使得各阶层、各民族人民的利益都得以发声。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就是唯一的话语权。而正如马克思所言,手中掌握大量资本的资本家,他们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在资本主义制度社会,由于资本的无限扩张性和自然资源有限性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而社会主义制度是将公众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消灭了阶级剥削和压迫,使各阶层各民族的利益都拥有发声权的先进制度。正因如此,我国在处理涉及全体人民利益的生态问题上能够加以重视并予以调和,能够排除资本主义生产与生态保护不可调和的矛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将人类与自然放在协调统一的位置,推动我国生态文明不断地健康发展。

在文化层面,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观点证明了诞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背景下的科学发展观在生态危机处理上的优越性。科学发展观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提出,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特征,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马克思高度评价了自然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人具有其他自然存在物更为优越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位对于我国将生态逻辑纳入我国经济发展的统筹规划中具有启发意义。

此外,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与劳动的论述过程中蕴含了其宝贵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他指出现存的任何民族和国家都只是土地的占有者,他们应该像好家长一般把经过改良的土地传递给子孙后代[4]。这种考虑到代际间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提供了理论支撑。由此看来,科学发展观是制度自信在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佐证,其中蕴含的既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又保证后代人的环境利益,正是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一脉相承和当代发展。

马克思生态思想是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时坚定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本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报告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理论的相互联系,强调制度是根本保障,理论是行动指南,道路是实现路径,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制度自信既是来源于科学的理论基础,又来源于在实践中不断的检验和发展。

我们要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真正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实践中不断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 马克思.资本论(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 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6-07/02/nw.D110000renmrb_20160702_1-02.htm.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7)[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责编:刘雨霏(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