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将映 张嘉佳:烂片时代的野心
明天,根据张嘉佳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即将上映,由张嘉佳本人担任编剧。电影描述了陈末与两个好兄弟猪头、茅十八在横冲直撞的生活里面临人生最大的转折点,梦想、爱情、友情都受到极大的考验。当生活一点点崩塌之时,往事也一点点揭开。
过去三年,张嘉佳同时筹备《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摆渡人》两部电影的拍摄,上《非诚勿扰》做嘉宾,卖小龙虾,虽然身体状况一度告急,但他似乎一刻也没停下来。
搭上青春与生命
“我这次连命都玩了,你还想要我怎么样?”
距离他凭借《刀见笑》获得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提名,已经过去了5年,小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出版也过去3年。2012年,小说里的文字以“睡前故事”的形式首先在微博刊载,收获众多读者。该书结集出版时,北京青年报记者在该书出版方的办公室采访他,他当时说,“写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救赎自己,让自己生存下去。”再次和张嘉佳会面,是电影公映前。他坐在自己的工作室里,灰白的头发已经很长。虽然这几年,他的人生又迈过一些坎,但此时,电影人张嘉佳已经不再是谈救赎的语气了。
“这几年,除了《桃姐》和《一代宗师》,我也没看到啥好电影。”过了一会儿,张嘉佳又以提问的方式重申,“这三年来,你说一部好(国产)电影我听听。”
他并未把这三年投身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和《摆渡人》归到好电影或者坏电影的范畴,但张嘉佳还是对自己的诚意之作感到自信,前者他担任编剧、张一白任导演,后者是他自编自导的作品,王家卫监制,梁朝伟出演。问张嘉佳,两部电影前后脚上映,都是取材《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会不会担心人物的故事有交叉,“或者担心观众……”记者的话还没问完,张嘉佳很快接过话去,“不会,你想,编剧这么牛,怎么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呢?”他信心满满。
“我是一个既没梦想,也没遗憾的人。我这次连命都玩了,你还想要我怎么样?”张嘉佳捻灭一根烟,反问道。他口中的“玩命”,有《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在高海拔地区拍摄、剧组成员冒着高原反应坚持拍戏,也有自己不久前进手术室做心脏手术的生死时刻,“医嘱让我休一个星期,我第二天就走了,我要剪片子。不只是努力,连青春和生命都搭上了。”
展现转身与野心
“不用对票房有怀疑,几千万的读者做后盾”
这一次,从看似繁荣的畅销小说界投身到看似繁荣的青春电影界,张嘉佳自觉看透了一些东西。“大家都扎到一个行业里去,看起来很繁荣,就会有问题。包括电影去年大爆,今年进入寒冬,挺好的一件事儿。”在他看来,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是真正能干事情的人有限,“到最后就是用作品说话,靠虚的东西就会淘汰出局。”
至于别人对他的担忧,他说自己并不害怕,“我跟大家讲过,不用对票房有怀疑,几千万的读者做后盾;像这种爱情文艺片,说白了,卡司阵容最大。算是给大家吃的两颗定心丸吧。”
电影上映前夕,有观众看了提前点映,“猫眼电影”上,已经有近两千条短评,除去奔着邓超、杨洋、白百何等演员而来的,还有张嘉佳一直以来的读者,在电影院回顾已经分手的恋情、已经逝去的青春。他们都给了超高分的评论;当然,也有一些观众在10分满分的情况下打出5分或者1分,并用两个问号表达了观影之后莫名所以的情绪,骂给好评的观众“眼瞎”的有,说“演得好尴尬”的也有。
此前的采访,问及张嘉佳对这部电影的票房或者口碑最坏的打算是什么,“不会有坏的打算。”张嘉佳回答说,一定会有负面的声音,但都在他的预料之内,“因为《全世界》就是想讲几个平凡人物的生活和故事。他们做了一些普通人不敢做的事情,做这部电影我也没想做得多深刻,多热闹。”
遭遇快乐与痛苦
“失控的三年,没读过书的三年”
“三年前跟大家开玩笑说,我是全中国最闲的人,五年出一本书,一本书十万字,两个月写完,还有四年零十个月在玩。多愉快。”三年前,《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出版,张嘉佳告诉北青报记者,33岁之前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离了婚,环游世界400天,花光所有积蓄。写这本书是为了生存下去,他也因此收获更广阔的人生,“感谢32岁男人失去的世界,才有33岁男人看见的世界。”
为电影奔命的三年,他得到了什么又看见了什么呢?“失去了三年。”张嘉佳说,“这三年对我来讲完全不在我生活的选项内。连觉都没得睡,酒都没喝了几顿,穿裙子的女生都没见过几个,整个人的生活就崩塌了,就不停地在工作。快乐的地方,就是能跟自己特别热爱的人在一起工作;痛苦的地方就是生活完全不属于自己。”
“这三年都没看什么有营养的书。”他说自己忙到只有在厕所才有时间在手机上看点小说,“把猫腻的《将夜》看完了,眼睛都快瞎了。”虽然办公室里摆满成套的日本漫画,但张嘉佳摇头说自己根本没时间,“游戏也没怎么打,人生进入了停顿的阶段。”
他说要给自己放假,“等两部电影放映完,我想醉生梦死过一段纨绔子弟的生活。因为我觉得我生活失控了。”问他,如果电影放映之后很多制作人排着队来找他继续工作,怎么办?“找我就非得理他们啊。拍《摆渡人》之前也有很多人来找我,之所以决定拍这部,是因为找我的人叫王家卫。”(记者 张知依)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