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6年·第9期

浅析互联网时代维基百科的生产模式

程 艳,杨晓文
2016年09月28日14:56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Web2.0时代的到来,网民现在通过互联网传播信息的方式更加的多样化,每个网民既是信息的发送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由此在我们现在的互联网时代,知识生产模式变得越来越复杂,形式多样化,同时“不同知识的表达和贮存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笔者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梳理,并以维基百科的知识生产为例,总结出互联网新时代知识生产的新范式。

关键词:互联网;维基百科;生产模式

中图分类号:G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9-0094-02

一、网络的发展对知识生产的影响

截至2015年6月30日,由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总体网民规模已达到6.68亿,其中半年新增1894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8.8%,其中手机网民5.94亿,占网民总体的88.9%[2]。我国网民规模一直呈上升趋势,互联网的触角已经遍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传统的知识和创造主要依靠纸质读物来进行。这些知识的传播必须经过层层审核,过程复杂,而且知识生产只是单个领域的独立出版。这样极大地限制了知识传播的效率和及时性,也给一些需要获取这些知识的人带来不便。

互联网时代交流更加便捷,“小世界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使得我们对互联网时代纷繁复杂的关系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整个世界由原来的原子世界进入到比特世界。这样大大强化了知识生产的合作与协同,同时也为知识生产提供了近乎无限的原料。分布式计算的普及使大量个人电脑用户执行同一个生产任务,通过合力,可以大大提高知识生产的效率,也为新的环境下知识出版提供了更多的范式。

二、互联网时代知识生产的新方式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大规模用户协作,知识生产已经是当下新型的知识生产模式。英国学者吉本斯提出当下新型知识生产模式的特点有:问题导向、跨学科性、异质性、社会责任感和评价体系五个。新的知识生产体系更加强调人类和社会效应,与传统的注重经济效益有了本质的转变,凸显了知识的人本价值。对于网络出版,北京大学谢新洲教授曾这样定义:“信息通过互联网向大众传播的过程都叫网络出版”。按照这个定义,现今诸如Quora、维基百科和知乎等信息传播分享平台都是重要的新型众包式知识生产和传播方式。开放的内容生产机制和全民参与的特性使得知识广泛汇聚,促进了知识的交流和普及。但这种方式也存在一些缺陷,诸如信息权威性不够和虚假信息等。

三、维基百科知识生产特点分析

首先了解一个概念——“机制”。机制的定义是什么?百度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定义相近: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指生物机体结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其间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相互关系,在社会学中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在正视事物各个部分的存在的前提下,协调各个部分之间关系以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具体运行方式。现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指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3]。理解机制这个概念,最主要的是要把握2点。一是事物各个部分的存在是机制存在的前提,因为事物有各个部分的存在,就有一个如何协调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问题;二是协调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一定是一种具体的运行方机制,是以一定的运作方式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使它们协调运行而发挥作用的。

因此总结,机制体现的是一种组织内部的相互关系和一种组织规范,因此依据前人的定义,有学者提出维基百科的信息传播机制是“实现维基百科信息有效传播的内在方法和过程”[4]。在此机制中,维基百科的词条、创作者、受众和平台组成了维基百科知识传播的完整的机制。

维基百科在运营过程中出了创新的知识生产机制,还有强大的技术保障作为支撑。在维基百科知识协同生产过程中,各项技术保障功能如IP禁止、沙箱测试、页面锁定和更新通知等功能,给信息的编辑者提供了规范的信息展示方式,同时也保证了维基百科的词条不被恶意编辑和破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知识的质量,也保护了原创者的继续创作信息的热情和权益。

包罗万象的知识内容也是维基百科的一大特点。维基百科的词条内容是随着一个热点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同时在用户的合作下,不断涌现出新的词条内容,“维基百科”、“维基引语”和“维基书库”项目的实现也是众多信息编辑者不断努力的结果,同时也不乏一些在某些领域非常专业的编辑者参与维基内容的共建,使得信息不再局限于某一个时间和空间。“维基新闻”的开设也使众多权威媒体的新闻整合在一起,全面向全世界报道,使维基应用中的内容永远都紧跟世界发展的步伐。

在与其他以利益驱使的线上知识生产方式不同,维基百科始终保持中立的知识生产态度[5],尽量使信息编辑者不受宗教、地域和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干扰,使各种观点都能在维基百科中得以表达。这充分体现了对知识和人类思想的尊重,与前文中提到吉本斯的知识生产新体系的特点不谋而合。

维基百科是一种化整为零、不断集合大众的力量来进行知识生产的方式,美国学者杰夫?豪将这种方式成为“众包”生产。“众包”是一种集思广益的知识生产模式。传统的知识生产中知识的集中度和广泛性等都受到技术和观念等方面的 限制,“众包”生产体现了互联网时代信息共享和交流便捷的优势。

四、维基百科知识生产中的问题和对策

1.知识质量问题突出

由于“众包”的生产方式,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维基百科的平台编辑自己感兴趣的词条,限于维基百科现有的审查技术和机制,除了一些恶意攻击和恶作剧等内容的筛查和删除之外,其他一些信息的内容质量并没有进行很好的把控,使得只要不存在上述两个主要问题的内容都可以在词条中列示,同时很多没有事实根据的内容也在词条中向公众展示。这极大地影响了维基百科信息的信度和权威性,同时也增加了网络时代信息的“噪音”,使受众很难在海量信息中分辨真伪,增加了使用的难度。

因此针对这类问题,建立有效的信息质量评价机制非常有必要。例如编辑者的专业背景、信息来源、信息形式和协同程度等因素都是评价维基百科中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 同时对编辑者的专业背景审查机制也应该进行完善[6]。

2.权威的科学知识转化率不高

维基虽然已经被很多课题用作网络出版协同知识生产平台,很多科研项目都将自己的科研成果编辑成词条列示在维基百科中,但是目前并没有被研究者广泛采用来创造永久性的科学知识。协同知识生产对于很多研究者来说非常重要,但是这些共同创造的知识成果更新换代非常快,需要以非常快的速度将这些协作的工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知识成果[7]。当下很多科技成果都采用非常规的成果展示方式,例如通过维基百科等方式,由此在这样的新平台上产生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科学研究的成果。但是学术研究中的权威机构和图书馆等并没有采用维基百科中的一些知识成果,并且在维基百科中的知识成果也并没有通过权威的方式出版向公众传播,造成了这些工作成果转化成知识的效率降低,造成资源的浪费,使得知识从生产到发挥作用不能很好的衔接。

针对这类问题,应加强这些知识的规范,加强知识的协同生产和良性互动,加强与艾斯维尔、斯普林格等大型数据提供商的联系,将一些有价值的知识转移到这些数据库中,拓展维基百科在科技领域出版的应用。

3.数字版权归属不清

“众包”的生产特点决定了生产知识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容易分清的个体或组织,众人合作的内容使得版权的归属问题突出。类似于音乐版权中歌曲版权的问题,很难有人可以单独拥有一首歌的完整的版权,通常是歌词、录音和旋律的版权分开来归属于不同创作者。开放式的内容生产方式,使得任何人都能对原先的内容进行更改,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新的内容,使得知识很难以原本的内容体现出来,同时侵权方式更加隐蔽,使得群体创作方式的版权保护更加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维基百科可以采用相应的编辑登记制度,每一条内容的编辑和更改都有相关记录可以查询,在进行维基百科注册时使用实名制登记,做到有迹可循,争取最大程度上保护内容提供者的知识产权。集体版权管理制度也可以将分散的版权组织起来,当其他内容对维基百科的内容进行引用时也可以很好地对内容提供者的版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互联网时代知识的生产方式较传统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知识贡献出来,点对面的传播模式也增强了信息效用的辐射度。电脑网络作为能够加工处理和实时传播各类电态知识的数字化工具,作为人类社会规模最大、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人造共用物,使知识生产的社会投入产出过程高度集约化和简单化。在新的知识生产时代,应该增强信息的共享和组织,同时知识生产的面临的问题也日渐突出,一是信息呈现日益分散化、碎片化的趋势,形成一定的混乱和无序性;二是垃圾信息不断增多,需要对信息进行有效筛选;三是信息的大量积累,会很快呈现出过剩化的趋势。维基百科的案例中,对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机制虽然有弊端,但是其对现代知识社会的贡献不可忽视。众包的知识生产方式充分运用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整合了相关行业的资源,同时使知识生产的过程更加透明,开发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总体来说利大于弊。

参考文献:

[1] 赵涛.论网络时代知识生产方式的变迁与演替[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12).

[2]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

[3] 百度词典[EB/OL].http://dict.baidu.com/s?wd=%E6%9C%BA%E 5%88%B6&ab=12.

[4] 廖小珊.维基百科信息生产机制管窥[J].新闻窗,2010(1).

[5] 沙勇忠,阎劲松.维基百科:一种网络环境下的新型知识生产方式及其价值意蕴[J].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学报(情报资料工作),2006(4).

[6] 张博,乔欢.协同知识生产社区的内容质量评估模型研究——以维基百科为例[J].现代情报,2015(10).

[7] C·Von Hinten,A·Hense,M·Razum., 2008, A Wiki for Collaboration and Publication in Research[C].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science, 2008:790-794. 

(责编:刘雨霏(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